bbs.ebnew

标题: 当下代理机构监管创新模式的思考 【原创】 [打印本页]

作者: ylsft    时间: 2014-5-2 17:53
标题: 当下代理机构监管创新模式的思考 【原创】
当下代理机构监管创新模式的思考

       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将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上日程,并要求中央编办对整合方案统筹协调、提出意见,在2014年6月底前正式出台方案。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小政府,大市场”的改革序幕由此拉开。人们对于公共资源项目交易“改革、创新”的热情再次被点燃,并迅速席卷全国各地,改革创新的内容也涵盖公共资源交易的各个环节。

       近日对公共资源交易项目选择代理机构环节监督管理的创新,被各地冠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一大亮点而不断见诸于报端。细观这些改革举措,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当地代理机构库;二是利用电脑软件,随机抽取分配代理业务;三是要求设驻地分公司或办事处,固定执业人员;四是更加细致严格的落实代理机构的职责;五是明确代理机构的代理业务程序;六是收取代理机构履约保证金;七是加强对代理机构的监督考核;八是政府代收代支代理服务费。
   
       诚然加强代理机构的“动态管理”,对代理机构业务代理情况实行“综合评价”,然后在公开公平的环境下对违规代理机构进行清退的设计框架,让人欣喜。但其中个别环节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让人质疑。

      一、建立代理机构库,随机抽取分配代理业务

       个别地区从规范招标投标代理行为,维护招标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治理招标人腐败为出发点,建立当地招标采购代理机构库,并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分配代理业务。此做法,的确削弱了代理机构代理项目时对招标人的过度依赖,对以前代理机构选定环节招标人腐败频发的现象起到了扼制作用,也相对规范了本区域内代理机构的代理行为。但制度的合法性、公平性、实效性,值得我们商榷。
   
       1、制度设计违背法律法规要求
   
        该制度不仅与《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第六条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可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工程招标代理业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限制或者排斥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依法开展工程招标代理业务相违背,更与《招标投标法》和《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关于招标人自行选择代理机构,招标代理机构在其资格许可和招标人委托的范围内开展招标代理业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干涉的要求相违背。同时,制度更是因个别招标人的腐败行为而直接剥夺了所有招标人选定代理机构的合法权力,此环节出现问题或者由选定的代理机构出现问题时,招标人会推脱一切责任,此代理机构是在你们库里由你们选定的,与我何干,不利于责任的追究。

        2、 抽取软件无第三方认证;公平性值得怀疑
   
       在“熟人时代”和“官本位”思想严重泛滥的今天,虽然“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但是“魔法”也是在与时俱进的。面对复杂难懂的电脑程序设计,在未经第三方认证的情况下,又如何保证电脑抽取软件的公平公正呢?莫让复杂的抽取程序给违法行为披上合法外衣,成为指定代理机构的合法幌子。这种未经认证的抽取系统,远没有原始的“抓阄”更实在、更能让人信服。

       3、代理机构库中数量不足易产生不公正因素

       首先,个别地区代理机构数量寥寥无几,即使制度设计的再公平公正、合理可信,对于库外的代理机构而言,被排除在招标人选择范围之外不就是明显的不公正吗?其次,在寥寥无几的代理机构中,又人为的控制不同资质(资格)代理机构的数量,造成较大项目代理权集中在几家资质(资格)较高的代理机构身上,对于库外其他资质(资格)符合条件以及库中其他的代理机构而言,又何谈公平公正呢?这种人为因素造就的不平等现象,又为权力寻租行为提供了生存空间。
   
        4、利用随机抽取方式防腐治标不治本
   
       代理机构具有“惯性行贿”的心理,在被选定为某个项目的代理机构后,为了后期能够继续从招标人手里接到项目同时也为了本项目后期合作更加顺畅,会继续按照行业潜规则支付招标人一定的酬劳。这种行贿的方式更加难以发现、难以查处。所以,这种抽取制度只能在牺牲法律尊严的前提下,起到改变腐败方式、降低腐败额度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环节的腐败问题。
   
       二、设立驻地分公司或办事处

       虽然说招标代理市场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执业技能优劣是衡量代理机构代理能力的重要杠杠,但是设立驻地分公司和办事处,并不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代理能力的必要条件,此举只会徒增社会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大家一窝蜂的都赶往一个地区,集中在某一个时刻前完成公司注册,盲目的招兵买马、安营扎寨,这是需要不小的社会成本投入的。但是有没有那么多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来养活这么多代理机构?相信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随着市场的逐步降温必然带来代理机构分公司或办事处的大面积退出,抑或造成无底线的商业竞争行为出现。这种行为必然会直接侵蚀良好的制度设计,众多的代理分公司或办事处已经到了性命悠关阶段了,还会有谁关注什么职业操守、社会道德呢?此时制度设计、执行的“关键人物”必然成为新的糖衣炮弹攻击对象。长此以往,招标人在此环节出现的弊病又将在“关键人物”身上不断的呈现。
   
        诚然从提升代理机构代理水平的角度来说,必然要要求代理机构执业人员具备相匹配的业务能力和个人素质,这一点可以通过加强职业人员备案管理、审查备案人员资格时体现。在代理具体业务时,实行合格代理制,只要该代理机构派出合格的人员来做项目经理即可,而不必要求一定常驻本地。相信随着代理机构业务量的逐渐增加,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代理机构在本地招收合格的人员。所以,是否驻地办理分公司和办事处应由市场来推动,而不是由行政干预,凡事一刀切。
   
       三、收代理机构履约保证金
   
      既然采取违规清退的管理方式对库中的代理机构进行动态管理,如有代理机构违规,可视情节轻重进行警告、暂停代理资格、直至清退等处罚即可,又为何收取履约保证金呢?履约保证金中的“履约”是指代理机构跟招标人的约定还是代理机构跟政府的约定呢?如果是招标人跟代理机构的约定,自然由当事双方在签订委托代理合同中进行明确约定,也用不上麻烦政府出面啊。如果是政府与代理机构之间的约定,在排除代理机构与招标人委托代理产生的约定行为外,又会有什么约定呢?不会是便于政府另行收取中间交易服务费的约定吧?又或许,交易中心可以针对代理机构违规情况的大小采取处罚10元、20元、300元等等的方式进行处罚。那么这种处罚权设立的依据呢?谁又具有处罚的量刑权呢?在中央政府都实行简政放权的今天,此举有政府干预市场之嫌吧。

        四、动态管理违规清退
   
       各地都按照各自的标准建库,按照各自的政策管理自己的代理机构库,并对违规的代理机构进行各自区域内的处罚。省里有标准、市里有标准、县里还有标准,就连较大的乡镇也都有自己的标准,这些标准大家又都结合自身利益,量身定做。但是各地的处罚相对而言都是在各自的小区域范围内,同时又都会选择性的认同别的区域对代理机构违规情况作出的处罚。所以,信息不对称、标准不统一,在给代理机构增加违规机会的同时,也给各自区域管理部门带来许多权力寻租的机会。

       各地动态管理违规的制度框架是合理的,但是仅仅考虑小家不顾大家的现象是存在诸多弊端的。对于代理机构违规的情况,应当及时分类上报相应的资质(资格)审批部门,由审批部门作出权威性的处理意见,也只有这样的处理意见才能对代理机构产生震慑力,才能更加公平公正和公开。

        五、政府机构代收代支招标代理服务费
   
        目前代理机构收取代理服务费主要遵照三个规范性文件:《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计价格〔2002〕198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招标代理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03]857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部分建设项目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534号)。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之间的关系属于委托代理关系,招标代理机构作为受托人,为招标人提供招标代理服务之后,理应由招标人支付相应服务产生的费用。虽然在实际招投标活动中,多数招标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招标代理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的相关规定,在与招标代理机构签订招标代理合同时,约定由中标人支付招标代理服务费。但是,从未见到由政府“分档制定代理服务费用标准,定期支付给代理机构”的规定。不知当地政府此种创意是由何而来?

       郭万达说,政府要更包容,更透明,要更好地让渡权力,减少公权力对市场的干预,购买更多的社会组织服务,来实现权力的有序转移,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规体系,让企业、个人及政府在法治的框架下运行。(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对于招标投标领域,政府的干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体现的较为明显,如何针对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下存在的顽疾进行有效的治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但是任何形式的改革创新尝试,都不能让法律法规出现倒退,都不能与政府简政放权的思路相违背。任何意义的改革,都不能以牺牲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为代价,在问题频发的招标投标领域,遵纪守法更显的尤为重要,任何形式的践踏行为,都将得不偿失。莫让无法问责的制度改革,成为违法行为的合法外衣。


       本文发表于《招标与投标》杂志2014年第二期。因我至今没有见到当期杂志,此稿内容不是最终编辑部通过的稿子。但是,应该基本没有变更。

      高注 :色彩是本人加描的,仅供参考。
作者: heluhua    时间: 2014-5-2 20:29
代理机构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政府如何监管代理机构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代理机构需要处理与招标人、投标人、政府的关系,其中与政府的关系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是执法者和被执法者的关系,政府居于监管位置,管理不越位非常重要,文章做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近其兴起的交易中心与代理机构的关系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交易中心与代理机构应当不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但不知为什么在一些情况下也成了管和被管的状态。还是领导强调的,把市场的交给市场,政府与企业应当依法律建立关系。精华贴。列入版主推荐贴,招标精华贴汇总,招标理论参考栏目。
作者: 王毅青    时间: 2014-5-3 08:48
刊登的基本没动,有段落和标点符号的修改。
粗略对了一遍:
“郭万达”前面增加了:“经济学博士、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常务副院长”。
在“而不是由行政干预,凡事一刀切”后面增加了:“这都是值得业界深思的问题”。
“此举有政府干预市场之嫌吧”改为了问句“呢?”
“莫让”改为了“不要让”。

这个文章必须顶。

中国制定政策的人与既得利益的人一直分不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违法违规现状极难改变。

有时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观望中。。。。。。。。。。。
[s:125] [s:56] [s:84] [s:89]
作者: 王毅青    时间: 2014-5-3 08:55
我自己就经历过。
要求必须设立分支机构,还要扣上岗证,经常去机构现场检查,结果一年半大小项目一个没有摇到(大家能信吗),分支机构场地、设备、人员费用从哪里来啊,逼着代理机构违法违规。
作者: ylsft    时间: 2014-5-3 11:48
其实,还应该加上一条:

入库代理机构资质买卖的乱象。已入库的代理机构(当地业务人员),为了获取更多的被项目选中机会,就主动的去联系别的代理机构甚至直接购买已入库机构。
作者: ylsft    时间: 2014-5-3 11:49
标题: 回 王毅青 的帖子
王毅青:刊登的基本没动,有段落和标点符号的修改。
粗略对了一遍:
“郭万达”前面增加了:“经济学博士、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常务副院长”。
在“而不是由行政干预,凡事一刀切”后面增加了:“这都是值得业界深思的问题”。
“此举有政府干预市场之嫌吧”改为了问句“呢?”
. .. (2014-05-03 08:48) 
感谢王老师核对,如无出入,就不在进行更正了。
作者: 中诚.ら    时间: 2014-5-3 15:51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不一直都是这样子的么
作者: 首批招标师    时间: 2014-5-3 20:57
中国特色的摇号,我宁肯相信母猪爬树!
作者: zbdzbd    时间: 2014-5-4 08:32
[s:125]  [s:125]  [s:125]
作者: ylsft    时间: 2014-5-4 08:34
标题: 回 首批招标师 的帖子
首批招标师:中国特色的摇号,我宁肯相信母猪爬树! (2014-05-03 20:57) 
我相信,公正摇号的数量,还是比会爬树的母猪多的。呵呵;
作者: johnie1980gz    时间: 2014-5-4 10:30
文章反映了政府一个常见的思路:管理不好的不是从制度和方式方法上去找原因,而是一刀切。就像交通拥堵,不是去研究如何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而是限号、收取拥堵费,好像一收费就什么都解决了,如果这样能解决问题的话,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通通收费罚款就可以了。
   
       具体到文中提到的一些问题,粗略谈谈我的看法:

       一是建立当地代理机构库——与改革趋势不符,今后对于公共资源交易的市场主体,趋势是不得通过设置注册登记、设立分支机构、资质验证、投标许可、强制担保等限制性条件阻碍或者排斥其他地区市场主体进入本地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二是利用电脑软件,随机抽取分配代理业务——首先,于法无据,凡是行政监管行为,必须法律赋予其权力方可为之;其次,这是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随机抽取表面上是公平了(实际上是否公平另当别论),但是影响效率,养懒人、影响招标代理通过改善自身服务去争取业务的积极性。这个也是典型的企图用看似简单的办法来解决复杂问题的、不负责任的监管思路。
   
       三是要求设驻地分公司或办事处,固定执业人员——简直违法,不需多说。

       四是更加细致严格的落实代理机构的职责——思路是好的,关键是缺乏标准,缺乏有效监督。

        五是明确代理机构的代理业务程序——纯属多余,明不明确是一回事,是否有效监管是另一回事。

        六是收取代理机构履约保证金——于法无据,而且形式多于实际。

        七是加强对代理机构的监督考核——如果没有实际的监管方式创新、制度创新和标准化,类似的口号再多也是空话。
   
        八是政府代收代支代理服务费——于法无据,而且形式多于实际。

       总结:

        一、改革应于法有据,且应符合改革的总体形势。

        二、改革不应流于口号,而是多注重实际,可以通过识别风险点去设置有效的监管方式。
   
        三、让市场的回归市场,政府应更多得关注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方式创新去进行有效监管,避免懒人思想,企图用一刀切来解决问题。
   
        四、公共资源改革关键也在于“四化建设”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市场化。
作者: ld5087    时间: 2014-5-4 15:32
标题: 回 王毅青 的帖子
王毅青:
刊登的基本没动,有段落和标点符号的修改。
粗略对了一遍:
“郭万达”前面增加了:“经济学博士、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常务副院长”。
在“而不是由行政干预,凡事一刀切”后面增加了:“这都是值得业界深思的问题”。
“此举有政府干预市场之嫌吧”改为了问句“呢?”
.......
"
中国制定政策的人与既得利益的人一直分不开
"这句话说得太好了!
作者: sjn1206    时间: 2014-5-4 15:51
政府如何改变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手段,我想肯定不是单靠上面开几个会,下发几个文件,或者专家学者们几句口号呐喊就能改变的。什么东西用久了,都容易产生“惯性”,而且“惯性”还有高度的传染性和可复制性,政府只是没有做到更好。
版里很多大咖,社会地位高、行业威望高的不在少数,你们接触的政府管理者、企业负责人、行业人员的数量肯定更多,级别、层次更高,政策很多时候都是由这些中坚力量具体操手的,这些人基本年纪在35-50岁之间,愿意、能够接受科学可行的招投标管理想法的人肯定也不在少数,从你们开始影响身边的这些人是否可行,是否难度很大?
作者: lalahiyo    时间: 2014-5-4 17:39
     大家都知道改革难。其实我们在做招投标一行业的,都知道结症在哪儿,但是就是使不上力。“利不十不变法”,这个老佛爷拒绝维新的借口,估计现在还是很多人的挡箭牌。

       代理机构本来就是很有中国特色的中介组织,当初设立这样的组织时,就有点不足,他应该是工程咨询业的一个工作内容,而不是单列出来成为一个只搞招投标的企业。现在代理机构由于这个不足,在社会上的名声不好,背上了各种暗箱操作的黑锅,成为达到非法目的的合法手段,这估计是当初制度设计者没有想到的。
  
       但是现在,工程行业的现状不改变,或者中国基础建设这块儿还畸形高速增长,一时半会,代理机构的坏名声和以此各种限制的地方规定,是不可能消除。而且,改变利益格局,是一件劳心劳力不讨好的事。大家还记得《招标投标法》后的《政府采购法》出台过程吧,据说,国务院的协调会议上,连喝水的杯子都摔坏了多少。这还是在高层,高素质、高水平、高眼界的一群人,在涉及自身的利益时,同样丝毫不淡定。
  
      所以,看着呗,我希望在我有身之年,能够看到我所从事的招标投标行业能成为我们引进他,利用他的最初的目的。但愿!
作者: hhblcy    时间: 2014-5-4 19:46
“九龙治水反而治不好水,管理部门过多、管理口径不一致、监管部门定位不准等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招投标。”尽管国家发改委会同8部门联合对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管进行了统一部署,推动《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颁布,但并没有解决问题,《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叫喊了多年却迟迟未出台,看不到光明和希望!
作者: 王毅青    时间: 2014-5-4 23:17
希望寄托于新一代[s:125]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4-5-5 11:41
建议:

楼主把这篇原创的发表的文章,作为跟帖,记录到“本社区论坛网友被纸质媒体发表的文章”一文中:
http://bbs.ebnew.com/read.php?tid=63200
作者: bob1511    时间: 2014-5-5 16:35
代理的业务水平、能力如何评价管理我觉得还是相对容易的。

关键是代理为了获取业务,让招标人有意向的中标,这其中的问题是要从代理下手管理呢,还是从招标人管理呢?
作者: sjn1206    时间: 2014-5-5 17:38
标题: 回 bob1511 的帖子
bob1511:代理的业务水平、能力如何评价管理我觉得还是相对容易的。关键是代理为了获取业务,让招标人有意向的中标,这其中的问题是要从代理下手管理呢,还是从招标人管理呢? (2014-05-05 16:35)

       我一直认为招标人是管不住的,管好代理机构才是王道。现在很多政策前仆后继地给招标人戴紧箍咒,不仅剥夺他们本来应有的权力,诸如选择代理机构,更有甚者还给他们凭空增加义务,如标后监管第一责任人。这些都强烈地刺激了招标人,让他们本来就排斥招标的腻烦心理上又添了几把火。而且,机关事业单位作为一类很重要、比例很高的招标人,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相比之下,代理机构太好管了。作为一个中介咨询服务组织,本质上就是一个普通的市场主体,这个主体现在很畸形,光从市场调节这个手段就够他们整改好些年了,人员配备、资质条件、收费管理、组织管理、现场考评等等,单纯讲这些,至少也能提高它们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吧,专业了,守法了,“一处违法、处处受制”的后果,肯定能促使大部分的代理机构遵纪守法,不会(最基本上是不会主动)替招标人违法违规“殚精竭虑”。

     至于说,为了以后的生意的开展,跟招标人搭建良好人情关系、社会管理,会导致不自觉腐败。这个只是果,不是因。
作者: bob1511    时间: 2014-5-6 10:30
人员配备、资质条件、收费管理、组织管理、现场考评等等,从你说的这些方面对代理进行评价管理和提高其专业化水平相对来说是容易的。难的在于那些监督不到,管理不到的环节。比如常见的报名十几家,但投标的只有3、4家。评标过程中对评委进行暗示(目前这种现象随着代理不能进入评标现场,减少很多)。代理是向甲方提供招标的咨询公司,需要为甲方提供需要的服务。单纯守法、守规的代理能在现在的市场中生存好吗?

       说到对招标人的限制,确实目前的管理手段大多都是限制。但是对招标人的管理不仅仅限于限制这些方法。如何利用更加有效的评标方法,保证促进投标人的大量参加,促进招标项目的三公,我想将会是未来加强监督管理的方向。
作者: ylsft    时间: 2014-5-6 11:50
标题: 回 bob1511 的帖子
bob1511:         人员配备、资质条件、收费管理、组织管理、现场考评等等,从你说的这些方面对代理进行评价管理和提高其专业化水平相对来说是容易的。难的在于那些监督不到,管理不到的环节。比如常见的报名十几家,但投标的只有3、4家。评标过 .. (2014-05-06 10:30)
根源都是钱惹的祸,都是贪欲引起的起因。试想一下,如果代理机构代理不在收费,转而由政府设立专门的部门替政府投资项目提供代理服务(暂时抛弃政府伸手市场的关系不说)。招标人没有选择的余地,选择谁也没有利益的干涉,这个环节的腐败问题能解决不?
然后,我们说代理服务水平问题。国家针对这个部分的工作,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考核制度,技能达标办法,,,,,,。能说代理人员的水平就比现在低吗?
这样,也可以为招标节省不少费用。
呵呵;纯属个人遐想。




欢迎光临 bbs.ebnew (http://bbs.ebne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