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切客闹 发表于 2016-9-4 11:08 原件造假很难现场判断,很多足以以假乱真,评审专家靠肉眼几乎是判断不了的。除非造假水平急低前后矛盾一眼 ...
bidboy 发表于 2016-9-5 10:20 我个人认为对于原件真假评标委员会确实没有能力判断。招标环节最好做有无的,好坏的判断而不做真假的判断, ...
sdsytssm 发表于 2016-9-5 14:21 公示成交人的技术规格、业绩、资质等等全部有可能造假的投标文件的部分,让他自己承担责任。 如果是没有造 ...
曹锦江 发表于 2016-9-6 12:04 道出了真实的窘境
bidboy 发表于 2016-9-6 13:05 目前走北京市建委的电子化招标系统的项目,北京市内的建筑工程业绩已经不需要投标人提供任何证明资料了, ...
曹锦江 发表于 2016-9-6 15:38 毕竟没有全国联网,对于外省初次入京投标单位,其业绩的数据查询仍旧一头雾水,真假难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