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标题: 歪论“倾向性” [打印本页]

作者: Laochan    时间: 2009-2-13 17:43
标题: 歪论“倾向性”
歪论“倾向性”





投标人或潜在投标人常常因招标文件的“倾向性”而抱怨并质疑或投诉。

曾经,也常有潜在投标人打电话问我:“××项目招标人有没有倾向性?”

我总是十分肯定地告诉他们:“有。”

并告诉他们:“没有倾向性的项目是没有的。如果因为招标人有倾向性你就不投标,那么,你将永远没有生意做!”



一、招标过程是倾向范围逐步缩小的过程,是倾向性逐步增强的过程。

(一)招标实施前的调研、考察、咨询及技术交流等将使招标人产生倾向性:招标人一定会对某些设备及其供应商或承包人更满意一些。招标人更感满意的原因是:这些设备既能满足生产需求,性价比好,服务也好;这些承包人较能守信用,施工质量好。此时的倾向性虽然是初步的,甚至是模糊的,但却是编制资格预审文件或招标文件所必须的。

(二)编制资格预审文件时,招标人就把这种倾向性反映在文件中,以便获得较为满意的潜在投标人或一定数量的潜在投标人。

(三)资格预审的过程,即是留住招标人较为满意的一部分潜在投标人,排除一部分不令人满意的供货商或承包人。

(四)编制招标文件时,招标人也将这种倾向性反映在招标文件中,以便能采购到满意的设备和服务或找到满意的承包人。

(五)评标的过程,是使招标人的倾向性得以实现的过程。通过评标,倾向性进一步增强,倾向范围进一步缩小,缩小到13个中标候选人。

(六)当定标时,倾向范围缩小到中标人,倾向性发展到极致。



二、有倾向性是正常的,没有倾向性是不正常的。

对于一个企业或项目的负责人来说,有倾向性是正常的,没有倾向性倒是不正常的。只有两种情况才可能没有倾向性:

1.      该负责人是一个极不负责任的人。或

2.      该负责人可能是个“白痴”。



三、没有倾向性的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是无法编制的。

凡编过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的人都应该有此体会。可以说,倾向性是编制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的基础。当给一个技术参数打上“*”时,难道不是倾向性的反映!这个*”一定会将一部分设备排除在外,或将一部分供货商排除在潜在投标人之外。

  

四、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应尽可能地屏蔽倾向性

笔者常常奉劝招标人:“您有倾向性是正常的,但要放在心里,不要暴露出来,不要让潜在投标人察觉,您甚至可以”声东击西“,唯这样,您才能获得好价格。”

招标代理机构在项目前期就应该提醒招标人,告知招标人有关注意事项。在编制招标文件时,要尽可能地缩小和屏蔽招标人的倾向性。



五、潜在投标人和投标人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招标人的倾向性。

首先,潜在投标人和投标人要知道,招标人有倾向性是正常的,当您有一天成为招标人时,您也会有倾向性的。

其次,您也许有体会,单方面企图改变招标人倾向性的努力往往会收效甚微。若要改变招标人的倾向性,最好先改变自己。



六、倾向性不同于歧视性

倾向性与歧视性是两个概念,倾向性不同于歧视性。招标人不能对任何投标人或潜在投标人有歧视性,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中也不能有歧视性条款。

如何区别倾向性与歧视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作者: 汉瓦    时间: 2009-2-13 20:38
钱老师说得确实有道理,顶一下。
作者: lanchong    时间: 2009-2-13 21:17
Laochan 说的不仅有道理,是客观事实!
客观事实是:招标是采购,采购就是买东西,买东西就是东调西检,检完之后再一想,然后再决定买什么了,再去讨价还价一番。差不多就掏钱买了!这就是“倾向性”(可以说,“倾向性”无处不在!)!
所以,从客观上讲,招标只要有招标人(废话,没有招标人还能招标吗?)就存在“倾向性”!这是客观规律,谁也违背不了!否则,他就是白痴!
作者: 大力    时间: 2009-2-13 22:37
有倾向性是正常的,但要放在心里,不要暴露出来,不要让潜在投标人察觉感觉蛮难的,尤其是前一个阶段的被“倾向性”转换为后面一个阶段的非“倾向性”
作者: wlwxzhao    时间: 2009-2-14 09:57
针对招标人的“倾向性”,投标人应该“以亿变应万变”。
作者: rxl2004a    时间: 2009-2-14 11:17
钱老说的很实际,
现实中就是如此啊

实践出真言啊!


作者: 王毅青    时间: 2009-2-14 18:34
将敏感问题提明了,顶一下 [s:16]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09-2-14 20:27
歪赞“不得有倾向性”



倘若允许有个人意见,允许在招标问题上有“倾向性”,则是对单位“一把手”的权威挑战。


一个人一个主意,如何统一?在单位内部,最终还不是得由“一把手”来拍板?


一把手,在单位里,才应该是一言九鼎,说话算数的人物;大家都没有“倾向性”了,才能体现出一把手的意见,统一形成一致的倾向性。话虽然不能那么说,但是,一把手在单位内部就应该相当于“一霸手”。(当然,话不能这么说;应该说,民主以后,应该强调集中嘛)


倘若允许招标人有倾向性,那么,管理部门怎么办?面对各种各样的意见包括投诉,管理部门的官员,作为外行,如何判断哪一个是合理的,如何处理?那不是给上级出难题吗?


倘若统一规定,“不得有倾向性”,那么,遇到问题或者投诉,不用追问其是否合理,只要是有倾向性的,就判定他错误;……一切工作就都简化了。


固然,限于当前的技术条件,还真的不好对付那些“倾向性”问题。一些领导是绞尽脑汁了:


采用计算机抽取评标专家的办法,计算机没有倾向性,不错;


采用监控录像的办法,只要某个专家发表带有一点倾向性的发言,则小心你的“狗头”……


如果将来能够采用计算机来评标,那就更没有倾向性了;


如果,将来能够采用计算机来编写“标书”,显然可以大大避免倾向性;


如果,将来采用计算机来投标,一定更有效地避免“倾向性”!


干脆,将来所有的采购招标投标活动,一律不得有人参与,都由计算机完成,那一定极其完美……


据说,科学家研究提取人的大脑的信息,已经取得重大进展,预计50年后,就可以做到:很容易的导出人的大脑信息,保存到硬盘上;然后,编辑修改……把那些不良信息删除,再导入大脑中。


那种办法,肯定比日本电影《追捕》里让横路敬二吃药的办法灵。届时,你胆敢另出“倾向性”?我就给你强行删除!


可惜,这种办法的实现,还要50年,我是看不到了!!
作者: Laochan    时间: 2009-2-15 16:55
一切都由计算机来操作,也避免不了倾向性。因为计算机软件也还是人编的。随机抽取专家不还可以摒弃招标人不感兴趣的专家吗?

当今的中国招标已完全变味——甚至有的已变臭。
作者: heluhua    时间: 2009-2-15 20:39
我们自己到街上买东西都是有想法的,根据想法去看货,根据想法在货物比较中明确采购对象;但我们在招标过程中有人就忘记了这个道理,提出一些不着[边际的要求。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09-2-15 20:52
【一切都由计算机来操作,也避免不了倾向性。因为计算机软件也还是人编的。随机抽取专家不还可以摒弃招标人不感兴趣的专家吗?】

我说钱老,您怎么专门“哪壶不开提哪壶”呀?

话说的貌似科学,好听,动人,也许一下子就能够糊弄过去了呀……
作者: bidboy    时间: 2009-2-15 21:43
严格的说有倾向性的招标人才是好的招标人。
作者: eagle    时间: 2009-2-16 14:26
最近几日特别关注钱老的新旧老贴,
个人感觉钱老见的事情多了,对咱们国家的招标有点失去信心了.嘿嘿,因为钱老总是特别犀利的指出招标的弊端.
个人认为,世界万物从创造之日起就是有两面性的,不管什么,都是利于弊,凡事没有完美的,看您从什么角度出发.
既然是论坛么,而且好多新人特别渴望从咱们这个论坛上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希望钱老还是多给我们说说进步的方面~~
作者: bidboy    时间: 2009-2-16 14:41
引用第12楼eagle于2009-02-16 14:26发表的  :
最近几日特别关注钱老的新旧老贴,
个人感觉钱老见的事情多了,对咱们国家的招标有点失去信心了.嘿嘿,因为钱老总是特别犀利的指出招标的弊端.
个人认为,世界万物从创造之日起就是有两面性的,不管什么,都是利于弊,凡事没有完美的,看您从什么角度出发.
既然是论坛么,而且好多新人特别渴望从咱们这个论坛上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希望钱老还是多给我们说说进步的方面~~

进步的方面就不用钱老说了,过几天开两会的时候听听政府工作报告即可!
作者: eagle    时间: 2009-2-16 14:49
哈哈哈~~也是也是哦~~~
作者: Laochan    时间: 2009-2-16 15:29
引用第12楼eagle于2009-02-16 14:26发表的 :
最近几日特别关注钱老的新旧老贴,
个人感觉钱老见的事情多了,对咱们国家的招标有点失去信心了.嘿嘿,因为钱老总是特别犀利的指出招标的弊端.
个人认为,世界万物从创造之日起就是有两面性的,不管什么,都是利于弊,凡事没有完美的,看您从什么角度出发.
既然是论坛么,而且好多新人特别渴望从咱们这个论坛上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希望钱老还是多给我们说说进步的方面~~



老朽十分赞同你的“世界万物从创造之日起就是有两面性的,不管什么,都是利于弊”的观点。
例如,有关行政法规不把招标当采购,当作“防止腐败的利器”,有关行政法规违背《招标投标法》,剥夺招标人的定标权。但是,老朽也十分清楚,正是由于这两点,才使招标代理机构得以生存到今天,并且还可以生存一段日子。

作者: eagle    时间: 2009-2-16 15:33
引用第15楼Laochan于2009-02-16 15:29发表的  :



老朽十分赞同你的“世界万物从创造之日起就是有两面性的,不管什么,都是利于弊”的观点。
例如,有关行政法规不把招标当采购,当作“防止腐败的利器”,有关行政法规违背《招标投标法》,剥夺招标人的定标权。但是,老朽也十分清楚,正是由于这两点,才使招标代理机构得以生存到今天,并且还可以生存一段日子。
.......


唉...生活在中国这个有着5000年传统文件的发展中国家...有的时候很无奈...

连钱老都这样感慨...真的,有时候我这个新人也没有多少信心继续在招标这条路上走下去.
但是我个人是真的喜欢这个工作,不因为别的,就是因为招标能接触到各行各业,在工作中你就不得不去学习很多知识...比如医疗、IT、钢铁、大型机电、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嘿嘿尽管说的笼统,但是有的时候真的很有意思啊~
作者: 木兰花    时间: 2009-2-16 17:06
招标工作就像一扇窗户,打开窗,你能看到美好,也有可能遭遇暗流...
作者: plumliu    时间: 2009-2-19 11:46
看到楼上几位的肺腑之言,想到一句:痛并快乐着走在招标采购的路上
作者: linyond    时间: 2009-4-22 23:13
这里讨论的“倾向性”,建议分两个层面去讨论,一是良性的个人或小群体的爱好倾向,而影响到招标的方向,但这种较多的是良性影响;二是因寻租的作用下产生的倾向,这种情况较多的会产生不良影响。前面我们讨论的大家其实都挺第一层情况。第二层情况应当是当前招标监管部门以及招标代理机构努力避免的重要工作。
作者: 小王同志    时间: 2009-5-18 14:53
[s:125] 言人所不能言为智者  言人所不敢言为勇者  钱老师乃招标界智勇双全人




欢迎光临 bbs.ebnew (http://bbs.ebne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