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标题:
过度招标
[打印本页]
作者:
Iyouzi
时间:
2006-7-20 14:27
标题:
过度招标
再好的事情,做得过头都会变味儿。招投标现在就有这个危险。
今年春天南航重组所引发的管理咨询"投标大战",就达到了过度招标的极致。为完成兼并、组建国内最大的航空公司,南航向管理咨询公司抛出的绣球,竟引来国内外18家管理咨询公司投标。其火拼场面令南航也始料不及,据说他们原本只向一家国内企业发出了意向。最终,德国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成为这次大比武的赢家。姑且不讨论买管理咨询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是否合适,这种几近白热化的争夺状况,一方面说明管理咨询企业的激烈市场竞争端倪已现,另一方面也让人们开始关注一个此前没有被意识到的问题:招投标的成本问题。在南航这个有利可图的项目的争夺中,许多竞标公司付出的以10万美元计的费用及人力成本打了水漂。一家第一轮筛选结束即告退出的公司庆幸说:"幸亏出局得早!"
以往的非公开采购,买方苦于大海捞针,视野内的提供方未必是自己最好的选择,采购人员的小动作也防不胜防;而卖方苦于无法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来源,因此"关系"营销这样桌子底下的小动作成为企业和销售人员的"核心竞争力"。招投标是寻找交易对方的一种方法,是国内外经济活动中常用的一种竞争性的交易形式。招标方和投标方作为交易中平等的主体,一个要择优买入,另一个则是要竞价卖出,从理论上讲,招投标以一种公开告示透明运作的方式,令甲乙双方知己知彼,最终达成的是双赢的合作。国内在1999年通过了第一部《招投标法》,确立了强制性的招标制度,招投标很快就在各地和各行业成为通行的采购方式。
但这种理论上有明显进步的采购方式,在具体操作上依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甚至完全走形了。
目前的IT市场低迷,买方市场大行其道。有的招标方似乎滥用了作为甲方的权利,试图广种而薄收,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采购风险,于是大至基建工程,小到广告创意,有的放矢的招投标活动变成了兴师动众"选秀"。有些招标方看到投标者甚众,就对招标项目寄予不合理的期待,或者过度挤压投标方的利润空间,或者提出过于"苛刻"的条件。而投标方为了"打单",则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甚至违心承诺,因为说"No"就意味着出局。这种"过度"的招标破坏了招投标方式所确立下来的双赢原则的利益平衡,"甲方至上"的导向致使乙方在招标过程中付出过高成本,而这些成本最终还是会被乙方以各种方式转嫁掉,造成"市场失灵"。
一方面,很多投标者最初虚张声势,实际投入很小,一看没戏掉头就溜。其投标经验是:有目标、有重点地参与,没有一定把握的项目,就别浪费感情。一"打单"老手说:"有时候招标方打电话问我们还做不做了,我们都想不起来还投过这个标--时间过去半年多,都忘了!"另一方面,"招标大战"往往演变成价格大战,投标方拼命压价,为提升市场份额不惜亏本投标,其"有效利润空间"被压到最低。但质量管理大师爱德华兹·戴明说过,价格标签"是模棱两可而且吸引人的,确定质量完全是另一回事。""打单"导向的招投标,使得投标企业只重售前、不重售后,甚至售前损失售后补,售前顾问空口许诺、实施时无法兑现等都是在过度招标的压力下产生的。在一些IT项目招标中,有的IT厂商会派出最出色的资深员工充当售前顾问,在众多对手中竭尽所能凸显自己的优势,以求脱颖而出。到具体实施时,却派出资历较低的员工进行操作,使项目实施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导致项目无法按期保质完成,成了"烂尾"工程。而最大的受害者正是想最大限度追求利益的招标方。
事实上,合同一签并拿到一定款项,主动权立马转移到中标方手里。一位业内人士说,中标方至少有三条退路:一、"软着陆",随着双方关系的深入,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委婉指出先前的承诺是不可能兑现的;二、以敷衍的方式对付,对方不满意就变一变,但招标方的要求其实永远实现不了;三、翻脸,大部分合同费用已到手,不必再对招标?quot;唯命是从",干脆放弃。很多工程的尾款难以拿到,结果是两败俱伤:招标方没有得到良好的产品与服务,中标方也有品牌诚信及收益方面的折损。
其实在国外,一对多的招标阵势其实很少见。要招标的企业通常会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找出2到3个最合适的目标企业,然后再进行筛选。这样,双方交流、评估的成本及最终的成交方案都基本上能控制在理性的尺度内。
现在的市场,大家都在强调"双赢"、"合作"。那是西方的说法,其实中国也早有古训"与人为善,与己为善"。所以,甲方虽然手里攥着钱,也不能由着性子折腾,毕竟活儿还要让人家干。
欢迎光临 bbs.ebnew (http://bbs.ebne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