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标题:
造价7.6亿新船试航沉没莫非也是“破坏性试验”?【转贴】
[打印本页]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2-1-21 10:45
标题:
造价7.6亿新船试航沉没莫非也是“破坏性试验”?【转贴】
造价
7.6
亿新船试航沉没莫非也是
“
破坏性试验
”
?
人民网
2012
年
01
月
19
日
15:39
来源:人民网
-
观点频道
刘效仁
新年伊始,武昌船舶重工曝了个冷门。为
“
中海油服
”
耗资
7.6
亿新造的船舶
1
月
14
日试航时,不幸沉没。中海油服此前发布的在建海洋石油
682
船舱进水事故公告称,原因还在调查中。(
2012
年
01
月
18
日新京报)所幸该事故未造成环境污染。有网友称,
“
武船
”
打破了中国制造质量的新纪录。笔者则以为,武船可以再进行一次
“
破坏性试验
”
。比如,需要耗资多少亿才能打造不会沉没的船舶;再比如,该油轮沉没后会不会污染海洋等。
因为,我实在不能相信,一艘耗资
7
亿巨资建造的船舶,竟然在试航时遭遇沉没的厄命?中国的船舶建造技术好生了得。早在
15
世纪,郑和七下西洋使中国的造船业达到顶峰,一举成为无与伦比的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就是在当代,也只是稍逊风骚。咱们的航母不是已下海试航了吗?连航母都可以建造的中国,建艘油轮还不是小菜一碟。笔者不懂技术,至少我知道,航船这玩艺术最基本的技术要求就是在海上安全航行,不至沉没。就像生产飞机的,至少可以飞起来,不是一只不会飞的
“
死鸡
”
。我同样知道,早在郑和时代中华儿女就掌握了船舶不沉没的技术能力,何况当下科技昌明的新时代?
我不能相信,船舶制造业难道也有豆腐渣工程?近些年来,中国的豆腐渣工程被曝出不少,有在建的桥梁塌了的,有在建的商坐楼
“
楼脆脆
”“
楼歪歪
”
,也有护堤工程之类的豆腐渣。但船舶制造业似乎尚能
“
独善其身
”
,并未见有什么
“
豆腐渣
”
之类秽闻。因为与其他的高楼大厦与道路桥梁建设大多系农民工施工所不同的是,造船的老大哥可都是产业工人,是技术蓝领,不仅仅
“
咱们工人有力量
”
,咱们的工人也有良知,有质量意识,有制度规范等等,作为产品质量的坚强保障。既然如此,
“
中国制造
”
质量自然是一流的,决不至于粗制滥造,不至于偷工减料,不至于弄假作弊。莫非武船的产业工人都下岗了,换上了农民工兄弟?也早把技术规范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之类的优良传统丢弃了,早把良心践踏在了脚下?就像那个高铁,厨子承包农民工施工一样。
我也不相信,作为大型国企的
“
武船
”
钱多了烧的,非要拿
7
亿巨资砸水坑不可。不错,如中信建投分析师高晓春所示,船型不同造价差别很大,如果造价为
7.6
亿元,其实并不算高。自然,由于目前武船还未进入中船重工集团上市资产,因此不会对上市公司产生影响。但毕竟
7.6
亿不是个小数目,用这笔钱能建多少所希望小学,又能为孩子们买多少辆校车?既便是财大气粗的国企,也不能小觑了这笔财富,更不应该视国有资产如粪土!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武船之所以如此,系难能可贵的
“
破坏性试验
”——“
沉没性试验
”
。
前不久,合肥市在建的包河大道高架桥正在搭建的临时钢梁,突然发生坍塌,致多名工人受伤。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就称,这只是按照施工计划进行的一次破坏性试验。虽然有评论指出,把临时钢梁坍塌事故说成
“
破坏性试验
”
是极不成熟的表现,因为不管此说或真或假,都将置自己于一个越缠越紧的道德困境之中。但不能不指出,
“
破坏性试验
”
或是此番
7.6
亿新船试航沉没最好的借口。
只是,倘若郑和地下有知,会不会大骂子孙不肖?
保存时间
:2012/1/20
原标题
:
造价
7.6
亿新船试航沉没莫非也是
“
破坏性试验
”
?
--
观点
--
人民网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6924463.html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2-1-21 10:46
[
转贴
]
陶短房:一条船、几个亿,岂能含糊了之
等风的旗
于
2012/1/19 11:42:05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
观察家
造价达
7.6
亿元的专用船只是否受损、如何受损,既关乎相关投资者的利益,也关乎全体纳税人的利益。
1
月
14
日下午,价值
7.6
亿元人民币的
“
海洋石油
682UT778CD”
发生重大事故,
1
月
17
日晚间,这艘用于海上石油开发服务的三用工作船船东
——
中海油服发布
“
关于在建海洋石油
682
船舱进水事故公告
”
,称该船在建造期间发生
“
船舱进水事故
”
,造成进水坐底,并强调
“
未造成环境污染
”
、
“
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中
”
、
“
正积极协助武船进行施救
”
。
1
月
18
日,船只建造单位
——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中船重工表示,该船
“
只是出现船体倾斜,并未沉没,施救工作仍在继续
”
。
据相关资料显示,
“
海洋石油
682UT778CD”
长
93.4
米,宽
22
米,深
9.5
米,虽不是什么
“
巨轮
”
,却也算是很难逃过视线的庞然大物。如此庞大的船体发生重大事故,很难不被关注,正因如此,从
1
月
14
日事发当天下午起,该船
“
出事沉没
”
的消息便在网上广泛传播。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自
1
月
14
日下午至
1
月
17
日晚间的三天半时间里,船舶承建方武船、武船的母公司中船重工、据称参与施救的上海市打捞局,以及船东中海油服,均对事故的发生三缄其口,武船官网上公布的电话更无人接听。
在
1
月
18
日的信息发布中,中船重工对
“
部分媒体不实报道
”
啧有烦言,然而一艘船出事故达
3
天之久,相关各方始终不发布正式信息,直到网络消息满天飞,官方公告才姗姗来迟,
“
实报道
”
缺位超过
72
小时,
“
不实报道
”
不满天飞才怪。
承建方也好,船东也罢,都是国有企业,还与上市公司存在密切股权关系,造价达
7.6
亿元的专用船只是否受损、如何受损、损失如何,既关乎相关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也关乎每个中国纳税人的利益。当然,倘消息属实,这艘仍然在建的船只系在港区出事,尚能施救,而船舶重工有关人士更强调
“
买了事故责任险
”
,但施救同样要产生费用,保险理赔将对今后船舶建造投保赔率产生重大影响,这些都将影响投资者和纳税人的利益,岂能含糊了事,不给公众一个应有的交代?
必须指出,中海油服和中船重工的公告、澄清非但姗姗来迟,且含糊其辞,前者未交代事发地点,以至于人们仍根据网络消息,认定事故发生在上海水域
(
据中船重工次日的公告,事发地为武船重工南通基地
)
;后者只强调
“
船舶未折断未沉没
”
,只是
“
倾斜十二三度并
‘
坐底
’”
,强调
“
坐底和沉没不是一个概念
”
,却对这次
“
坐底
”
的事故责任、损失细节和技术信息避而不谈。
“
海洋石油
682UT778CD”
是带有上市公司背景的国有企业集团承建、由国有企业集团出资建造并拥有产权的民用专业船舶,并非
“
保密单位
”
,其损失情况、责任细节、处理过程和结果,都属于理应公开的公共信息,作为利益攸关方的投资者和纳税人有权刨根问底,有关责任单位则有义务给予翔实说明,有关部门则应及时介入调查处理,并尽快向公众发布独立调查结果,一条船,几个亿,岂能含糊了之。
□
陶短房
(
学者
)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2-1-21 10:47
[
转帖
]
沉船从此叫
“
坐底
”
一路艰辛
于
2012/1/20 13:54:50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经济风云
别出心裁地玩
“
坐底
”
概念,并非向公众普及
“
坐底
”
知识,而是有点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的意思。
18
日,中国船舶
(600150)
重工针对
“
在建船舶横腰折断并沉没
”
事件表示,该船只是倾斜后出现
“
坐底
”
现象,和
“
沉没
”
不是一个概念。(
1
月
18
日新华网)
船明明是沉到底了,偏偏不承认,非要讲字眼,玩概念,难道新船
“
坐底
”
,就万事大吉了?
“
沉船
”
大家都懂,可要说
“
坐底
”
,大家就有些莫名其妙了。按他们的说法,
“
坐底
”
就是船
“
坐
”
到了河底,这与
“
沉船
”
的意思又有什么区别呢?
显然,别出心裁地玩
“
坐底
”
概念,并非向公众普及
“
坐底
”
知识,而是有点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的意思。其一,
“
坐底
”
是不是就能保住了面子?正在建造的船舶,忽然一下子沉了,在公众惊诧的同时,恐怕有人会坐不住,会感觉没面子坏了名声。于是,要想方设法顾全面子、保住名声。
其二,
“
坐底
”
是不是就能免除责任?如此大的经济损失,拿
“
坐底
”
来说事,是不是有敷衍塞责的嫌疑?没有
“
临时工
”
就换个新名词逃避责任?
其三,
“
坐底
”
是不是就能没有了损失?价值
7.6
亿元的新船,连
“
处女航
”
都没开始就沉了,显然,即使用
“
坐底
”
偷换概念,也根本于事无补。
用
“
坐底
”
来
“
辟谣
”
,显然既挽不回面子,也逃避不了责任,更不能弥补损失。有关责任人也不可能万事大吉,倒不如老老实实承认
“
沉船
”
的好。
分享到:
|
转发到微评
|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水牛啊
影响力指数:
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2/1/20 14:14:17
跟帖回复:
沙发
凯迪深圳城市子版开通
NND
!偶就知道坐台。回复
|
引用
回帖人:
walkerliu
影响力指数:
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2/1/20 14:21:39
跟帖回复:
第
3
楼
坐底确实不同于沉没
否则还要事故状态下的抢滩干什么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阜东一老
影响力指数:
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2/1/20 16:01:30
第
4
楼
以后飞机掉下来就叫
“
坐地
”
或
“
着地
”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
walkerliu
影响力指数:
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2/1/20 16:13:14
跟帖回复:
第
5
楼
飞机有迫降和坠毁之分
当然了
都是事故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流氓时代
影响力指数:
5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2/1/20 18:31:58
跟帖回复:
第
6
楼
坐底和沉没到底什么区别呢?
如果水浅的话沉没也不一定没顶。
保存时间
:2012/1/20
原标题
:[
转帖
]
沉船从此叫
“
坐底
”
【经济风云】
-
凯迪社区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f=w&ctid=58666&boardid=3&id=8061131&page=1&1=1#8061131
作者:
首批招标师
时间:
2012-1-21 12:09
窃书不是偷书,你们懂的……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2-1-24 09:52
最新官方消息:
在建中海油服船舶船舱进水已排出
船舶浮态已恢复正常
新华网
2012
年
01
月
21
日
12:44:0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21日电(记者
王敏)记者21日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获悉,该集团所属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
“
海洋石油682
”
号船舶之前发生船舱进水事故后,经积极施救,目前船舱进水已排出,船体已脱离坐底,船舶浮态已恢复正常。
中船重工有关负责人表示,施救过程安全,未对该水域造成污染。目前后续相关工作仍在积极开展中。
此前,14日中午,正处于建造和试验阶段的中海油服
“
海洋石油682
”
号船舶,在检修过程中发生进水坐底事故,船体倾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也未造成水体污染。事故发生后,有关方面迅速调集设备、人员进行全力救援,19日船体被扶正。
该船系中海油服所属的一艘在建世界顶级三用工作船,由武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南通基地建造,价值7.6亿元。
保存时间
:2012/1/21 19:35:05
原标题
:
在建中海油服船舶船舱进水已排出
船舶浮态已恢复正常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1/21/c_111456500.htm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2-1-24 09:52
7.6
亿元的新船
为何试水就沉了
新华网
2012
年
01
月
19
日
08:45:37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武船建造的一艘价值
7.6
亿元的
“
海洋石油
682UT778CD”
船舶于近日沉没。上海市打捞局证实,在
1
月
14
日下午收到打捞求救,称该船已沉没,船东是中海油服。
1
月
17
日,中海油服公告称,该船投资约为
7.4
亿元,
事故造成该船进水坐底
,原因还在调查中,事故未造成环境污染。
(
《新京报》
1
月
18
日
)
一艘价值高达
7.6
亿元的新造船舶就这样
“
沉没
”
了,它不仅涉及财产方面的巨大损失,比如打捞沉船的巨额费用、修复的巨额投入等,还可能对国内船舶行业造成不良影响,其潜在损失也不小。从目前报道来看,试航沉船责任完全在生产方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已启动保险索赔程序,并且按照协议
“
该船在交付前形成的所有权属船东,建造方有妥善保管的责任,如发生对该资产的损失,建造方应承担相应责任
”
。看来,中海油服方面据此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但在笔者看来,即使有保险介入理赔,即使建造方
“
全部承担
”
责任,这一重大
“
事故
”
可能暴露出来的重重问题,依然令人纠结。
无论是中海油服还是责任方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都属于国有企业,其所造成的重大损失最终都会由纳税人
“
埋单
”
,所以公众有充分理由对这一事故进行
“
追问
”
。
建造一艘价值高达
7.6
亿元的石油船舶,绝非过家家那样
“
儿戏
”
,其设计的周密、施工的严谨以及技术力量的雄厚应该非同一般。如果一次
“
试航
”
就能导致沉船,不能不让人对其建造过程质疑。
另外,在这一涉及国有资产的船舶招投标过程中,武船又是怎样中标的?看起来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什么会犯下如此
“
低级错误
”
?为取得公众谅解,我认为,不仅武船方面有必要全部公开建造工程的诸多细节,招标者中海油服也极有必要将当时
“
招投标
”
的过程和程序一并公之于众。
为什么一些建设建造项目一旦姓
“
公
”
,就极易出问题?无独有偶,去年
10
月发生的造价
1700
万元的兰州市最豪华、最庞大的黄河游轮,刚刚下水试航就差点折戟沉沙,据称该项目还是当地政府重点项目。政府重点项目都如此
“
豆腐渣
”
,只能说明一些项目一姓了
“
公
”
,反而因为
“
公
”
而不值钱,可以
“
漏洞百出
”
。
保存时间
:2012/1/21
原标题
:7.6
亿元的新船
为何试水就沉了
-
新华时政
-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1/19/c_122604218.htm?prolongation=1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2-1-24 09:53
武船
7.6
亿元新船被曝试航时沉没
船东系中海油服
新华网
2012
年
01
月
18
日
07:20:11
来源:
新京报
媒体报道称上海打捞局已确认该船沉没,船东系中海油服
1
月
16
日,有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武船)员工在论坛爆料称,武船建造的一艘价值
7.6
亿元的
“
海洋石油
682UT778CD”
于近日沉没。
据财新网报道,上海市打捞局有关人士表示在
1
月
14
日下午
4
点收到打捞求救,证实该船已经沉没,船东是中海油服。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致电上海打捞局打捞处,相关人士未对此事直接表态,只表示应去问船厂,
“
他们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比较清楚。
”
不过截至发稿,武船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中海油服投资者关系部人士昨日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只知道这条船还在建造中,目前还未交付,对于其他消息还不清楚,若有消息会及时对外披露。
据了解,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集团持有旗下上市公司中国重工
97%
的股份,而中国重工(
601989
)于
2009
年在
A
股上市。
中信建投分析师高晓春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船型不同造价差别很大,如果造价为
7.6
亿元,其实并不算高。高晓春指出,由于目前武船还未进入中船重工集团上市资产,因此不会对上市公司产生影响。
随后记者查询了解到,中国重工(
601989
)昨日大涨
9.02%
,收盘报
5.56
元
/
股。而昨日的大涨显然是受到
A
股市场整体大涨的带动,数据显示,昨日沪指大涨
4.18%
。(记者钟晶晶)
保存时间
:2012/1/21
原标题
:
武船
7.6
亿元新船被曝试航时沉没
船东系中海油服
-
地方联播
-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2-01/18/c_111446073.htm?prolongation=1
欢迎光临 bbs.ebnew (http://bbs.ebne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