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标题: 学条例观争论有感(二):政府和政策要习惯于被批评、被讥讽甚至被骂娘 [打印本页]

作者: 汉瓦    时间: 2012-4-3 12:50
标题: 学条例观争论有感(二):政府和政策要习惯于被批评、被讥讽甚至被骂娘
政府和政策要习惯于被批评、被讥讽甚至被骂娘
——学条例观争论有感

    对《条例》的非议引发的争论很有思考的价值。有人引伸出了“批评和监督”、有人引伸出了“文革语言”、有人引伸出了“爱和深爱”、有人引伸出了“反对的声音”、有人引伸出了“发言的权利”等等。而我却从中想到了另外一个观点:政府和政策要习惯于被批评、被讥讽甚至被骂娘。

    我们曾经有过“两个凡是”的历史,那时束缚了多少生产力啊。改革三十年多来,在这个层面的思想和观念方面有了多少改变呢?相信大家应该有所感受的。

    翻开我们的报纸、打开我们的电视,我们看到了什么了?不都是歌功颂德吗?不都是在夸夸其谈吗?应该有的批评止于皮毛,应该有的讽刺止于表面,应该有的揭露止于临时工!只能在相对宽松的网络社会,见到一些有份量的批评帖。即使这样,在网络发帖,也面临着被跨省、被37条的危险。就拿《条例》来说吧,颁布的那几天,新闻中也不都是赞扬声一片吗?因此,我们的政府和体制,与生俱来,都喜欢并且习惯于听赞歌、看花功。

    是的,我们习惯于认为反对就是与我们过不去,就是与我们为敌,对反对者抱有天生的排斥感。殊不知,一棵大树既要辛勤的园林工人的养护,也需要啄木鸟的存在,才能健康的茁壮成长。就象一个著名的水利专家在回答外国记者时说的那样,“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

    而当我们放眼世界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发现,许多国家的舆论,对于政府和其制订的政策,充斥着反对的声音,甚至反对的声音远大于赞扬的声音。难怪温总理要说:“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因为,他也觉得反对的声音太少了!一个没有反对声音的国家,是可怕的,也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

    反对的声音,有各种各样,有批评的、有讽刺的、有骂娘的。“我反对!”——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在多党制的国家,在野的“反对党”从来都是“反对派”。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社区和论坛更是为反对者提供了一个平台。因此,政府和政策必须习惯于“被批评、被讥讽甚至被骂娘”。或许,他们的意见毫无道理,那我们也只须解释清楚一笑而过,而不必扣人帽子;或许他们的意见有几份中肯,那更应该虚心倾听了。不能因为他们是反对者,就动辄责问动机和目的,不能因为他们言语中的所谓的“讥讽”、“挖苦”、“攻击”等,而不顾他们观点中的价值含量,不能因为他们在论坛上的帖子有“激情”而认为无助于“治学”。网络论坛,不是人民日报,不是新闻联播,这些都影响不了我们的和谐大局。

    从来没有投过反对票的人大代表,会被我们讥讽,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没有了反对的声音,我们就容易陶醉在沾沾自喜之中;如果没有了反对的声音,我们就容易沉浸在无可挑剔的喜悦中;如果没有了反对的声音,我们可能再也听不到真实的声音!中国招标投标存在的许多问题的原因之一,难道不也是因为缺少“真实”吗?中国招标投标的问题也不需要大家用粉刷太平来掩盖!

    因此,我认为,我们作为专业的招标采购社区,就应该乐于见到一些有份量的招标采购专业方面对政府和政策有所批评的帖子,这不仅仅限于对《条例》的争论。我也相信,我们的政府和政策也会慢慢习惯于被批评、被讥讽甚至被骂娘。我们的政府和政策制订者,他们会有勇气直面反对,他们会有风度善待反对,他们会有智慧利用反对。我认同“如果爱,请深爱”,但我不认同“如果爱,就宠爱”,因为我知道,反对的声音就是另类的支持力量,就是另一种爱的力量!

    回顾头来,再看对于《条例》某些条款的争论,个人其实觉得参与者都是“反对者”,都在互相反对对方的观点,不是吗?这中间,有人喜欢正面解读和引导,有人喜欢反而质疑和挑刺,当然也有人骑墙的,呵呵,这其实都无伤大雅,复杂的中国招标投标的进步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在互相反对中进行的。只是希望大家能“以辩会友”,而不是“以辩伤和”。

    这次感悟,不限于《条例》了,有点扯远了,好在是帖子,不是论文。

    最后,再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作者: 学以致用    时间: 2012-4-3 17:33
[s:125][s:56]总版主汉瓦老师的慷慨陈词!楼主说得很好!
           我个人的意见:这与招标投标工作有点扯远了,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俺就不好说太多了。凡事都有正反和好坏两个方面,赞美和评判都应该有个度,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在中国,太多的年轻一代人喜欢以政府唱反调为潮流,标榜自己的思想先进来表达自己的参政议政愿望,只要有人批判dang和政府,他们就人云亦云,跟风,随波逐流,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是非黑白分辨能力和思考消化能力。来自上海的韩寒在发表《韩三篇》“谈革命 说民主 要自由”发表之后人气急剧飙升,打假卫士方舟子揭穿人造韩寒之后,韩寒的fans不单没有醒悟过来,还对方舟子进行人身攻击,这是可怕的社会想象!

        真的扯远了,学术论坛,还是学到学术探讨吧!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2-4-3 18:19
我感觉,这次争论,不是某些“愤青”的表演;而是对中国采购与招标涉及到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与研讨。



……  ……
作者: hyzong1972    时间: 2012-4-3 19:42
赞成,法律就是要严谨易于执行。
作者: heluhua    时间: 2012-4-3 21:02
信力建:回到百家争鸣时代
2011年11月29日08:59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信力建
虽然百家争鸣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但是这个时代,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最为开放和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时代。特别是对于学术发展和思想传播而言,确实是一个黄金的时代。在这个时期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以后的朝代里,几乎不可能不受到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的影响。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农家等等学派的思想,无一不对后代产生着影响。而中华文明的思想源头远非儒家一家,而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也就是因为这种博大和包容才使得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风范屹立于世界东方,成为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之一极。只是因为后来统治者为了建立自己的意识形态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抬高儒家,使得其他学说隐而不彰。而事实上,如果中华文明只有儒家一家,则其影响力和生命力都不可能使其成为人类文明之一极——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现在要想重新回到世界轴心,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选择只能是打破禁忌,重新回到真正的“百家争鸣”的时代。
作者: bz黄河    时间: 2012-4-4 08:44
在这个虚拟的空间,我们可以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甚至发牢骚、骂娘,但是一旦回到现实中,我们大部分人还是有所顾虑,比较克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感谢论坛给大家一个发泄的机会。呵呵

作者: 王毅青    时间: 2012-4-4 13:28
政府能听到就阿弥陀佛了。希望能听到。
作者: itswonder    时间: 2012-4-10 16:46
具体的讨论帖还没看到,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在微博里看到的台湾领导人马英九的话:

【马英九的建议】 “我建议大陆来台湾观光的朋友们,除了看日月潭、阿里山,也欢迎你们来看看台湾的媒体是怎么修理我的,我这个总统几乎每天都在媒体的修理中工作和生活,所以你们很容易看到这样的情景”。

此话是转的,真实性待查。但可以给我们一个提示:越是有权威、有权力部门和个人就越要经得起非议,越能从善如流。




欢迎光临 bbs.ebnew (http://bbs.ebne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