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标题: 杭瑞高速湖南段停工数月 承建方资金缺口逾20亿 [打印本页]

作者: heiang2000    时间: 2012-4-13 01:20
标题: 杭瑞高速湖南段停工数月 承建方资金缺口逾20亿
河南交投集团省外BOT项目资金缺口逾20亿 数十公里施工标段停工数月
  杭瑞高速湖南段停工真相调查
  本报记者 姚海鹰 发自湖南长沙
  杭瑞高速湖南段停工事件,已将豫湘两省高速公路BOT合作项目推至风口浪尖。
  “从去年12月份我们就停工到现在,没钱开工。”4月8日,湖南益阳南县浪拔湖镇,中铁十五局岳常高速14标项目部的马朝清,指着不远处空荡荡的半截高架桥说:“工程还差40%没做,200名工人全走了。”
  无独有偶,与14标仅隔一条马路的15标则境况更糟,施工承建方湖南公路机械工程公司项目经理叶先生告诉时代周报:“前后加起来已停了1年多。”
  据了解,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有关杭瑞高速湖南段(从岳阳市至常德市,通称“岳常高速”)停工所引发的传言就充斥坊间,因工程质量导致停工的猜测更是甚嚣尘上,莫衷一是。
  近日,记者驱车实地了解,长达141公里的杭瑞高速湖南段,截至日前仍有30多公里的标段停工,施工方将导致停工的矛头直指项目业主—湖南岳常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岳常高速公司”),称因其资金链断裂,导致大量涉及工程变更的材料款、劳务工资等无法支付。而岳常高速公司则认为,“工程变更”等费用不可能做到与工程进度同步支付,并指责对方借此绑架威胁业主。
  由此,双方对峙数月,即使湖南有关部门出面斡旋也无济于事,岳常高速停工。
  然而,时代周报记者经多方采访查证,停工主因还是业主方资金供给不足。
  岳常高速公司董事长汪德民向时代周报记者保守估计,受银行惜贷、材料上涨等综合因素影响,该项目当前整体资金缺口在15亿元左右,公司欲向交通部申请“调概”解决。
  汪德民诚恳表示:“这个工程政治和交通意义重大,出问题了各方都不好看。”
  湖南省交通厅一人士指出,如果不能尽快解决20亿资金缺口,让停工标段复工、二期工程进入招标的话,那么,杭瑞高速湖南段的竣工通车将充满变数,而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河南交投集团”)首个外省BOT项目也面临失败之虞。
  跨省BOT项目遭遇停工
  停工事件造成的多重负面影响,让汪德民感到焦头烂额,身心疲惫。
  一年前,岳常高速公司前任董事长崔颖超因受贿被拘,身为党委书记的汪德民临危受命主持工作。彼时,建设资金困局已显,个别标段的施工方已出现停工苗头,汪颇感压力。
  “岳常高速的成败,事关河南在外的交通形象,这是集团首个省外BOT项目。”
  据汪德民介绍,杭瑞高速湖南段是河南交投集团省外投资建设的第一条BOT项目。2009年,河南交投集团与湖南签订投资建设岳常高速特许经营权(BOT)协议,项目资金自筹,经营期30年。负责该项目建设运营的岳常高速公司,乃河南交投集团全资投资的项目子公司。
  此外,岳常高速公司质管处处长王新增说:“这条高速穿过洞庭湖核心区,全程43%是软基,工程难度全国罕见,湖南看重河南高速公路的技术实力。”
  不仅如此,该工程还承担着终结杭瑞高速在湖南段多年“断头路”的使命。
  记者了解,杭瑞高速总长3405公里,其途经省份东段的浙江、江西、湖北三省早在2009年-2011年已全线通车,西段云南和贵州两省大多路段也已通车,而湖南段则成为名副其实的断头路,遭到社会各界诟病,凤凰卫视曾专题报道湖南段迟缓建设阻碍相邻省份的经济发展。
  此外,该段高速建成后,还将成为湖南省举足轻重的防汛生命通道。
  然而,就是这样一条集政治、交通等多重意义的高速公路,却在一期土建工程尚未完工、二期路面工程还未招标之际,出现了大范围停工事件。
  时代周报记者经多方核实,141公里的岳常高速一期土建工程被分为27个标段施工,合同竣工时间是2012年7月24日,工期36个月。但从2011年初开始,就陆续出现多个标段停工,其间,还发生过材料供应商堵门、法院诉讼业主等多例极端事件。其中,15标的停工时间长达1年多,其他标段一般都在4个月以上。
  外界担忧,当前一期土建工程的持续停工事件,将影响岳常高速的整体竣工通车。
  质量问题与停工假象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有关“岳常高速因工程质量问题停工”的说法就在网络和坊间盛传,难辨真假。
  而事实上,岳常高速自2009年下半年开工建设以来,曾多次被质量监管部门下达质量安全整改通知书。
  记者获取的一份由湖南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下称“湖南省交通安监局”)以【质监巡岳常〔2011〕1号】文件形式,下发给岳常高速公路公司的《岳常高速公路监督巡查整改意见通知书》显示,全线27个标段有13个标段存在七大施工质量问题,例如:24标段团结桥防撞栏杆钢筋连接采用点焊,焊缝未填满;22标段澧水特大桥主墩、盖梁钢筋搭接焊不规范等,每个问题都让人触目惊心。
  此外,湖南省交通厅还以【湘交质安〔2011〕68号】文件形式对另5个标段中的突出质量问题进行了通报,如:岳常高速7标段K34+436的通涵墙身未设置沉降缝,已出现多条裂缝;2标段、3标段、13标段出现偷工减料,未按设计施工,其预制箱梁湿接缝横向连接钢筋数量偏少;3标段建新二号桥将不同跨径的预制梁多层堆放一起,且上层梁骑缝堆在下层梁上,支撑受力点偏离支座部位或重心部位。
  然而,针对上述质量问题,岳常高速公司质管处处长王新增在4月6日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轻描淡写道:“有点施工瑕疵很正常,就是三峡工程也不可能十全十美。”
  当记者提出能否查看质量整改报告时,岳常高速公司则以负责人调休婉拒。
  王新增还特别向记者强调,社会上所说的停工是假象,这是为了解决洞庭湖区路基的沉降问题,对很多软基路段进行的“堆载预压处理”。
  “这种预压沉降处理大概需要1年时间,只有全部处理到位后才能进行后续施工,”王新增说,“所以,就出现了外界看到的停工。”
  停工隐情
  然而,上述岳常高速公司“因预压沉降导致停工假象”的说法,却遭到了多家桥标工程承建方的反对。
  “我们做的桥标工程不需要‘预压沉降’,怎么停了这么长时间?”4月7日,一位项目经理愤然指出,“说白了,就是资金跟不上,桥标和路基标都停了。”
  对此,湖南省交通安监局一位人士证实,桩基深达60米甚至几百米的高架桥等桥标,根本不需要做路基这种长达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沉降观测。
  多位项目负责人证实,停工标段的材料和劳务欠款一般都在2000万元以上,因项目业主无钱支付工程款,只能停工。
  但奇怪的是,业主岳常高速公司却面对记者的采访大喊冤枉。
  4月6日,合同处处长宁留军向记者斩钉截铁表示:“停工是施工单位自身造成的,我们不欠对方的钱,相反对方还欠我们的钱。”他特别指出:“中铁十五局承建的14标和5标两个项目,还欠我们近6000万。”
  宁留军提供的财务数据显示,14标和5标在开工预付款、材料预付款和借款三项,截至2012年2月底,共欠岳常高速公司2908万和2800万元。
  那么,为何施工承建方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还敢停工对抗呢?背后有何隐情?
  对业主的说法,施工承建方一位负责人尖锐指出:“业主这种说法是诡辩,完全不顾工程设计变更和材料价格上涨的事实。”
  据其介绍,因先前湖南交通规划勘测设计院的设计未能充分考虑洞庭湖区的施工难度,致使桥标承建方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大量“工程变更”,由此增加了数千万元成本。而且,由于近年钢铁、柴油、石砂等材料大幅上涨,至少又增加数百万元成本。
  例如,14标项目部张经理说:“合同金额原为1.6亿元多,我们做到60%工程量时实际支出就超过了1.9亿元,总支出已超过了7000万元,这些成本应由业主承担。”
  也正因此,对桥标处境了如指掌的业主岳常高速公司,才会予以“借款”安抚。但这些借款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难解资金干渴,多个标段只能停工。
  对此,岳常高速公司合同处处长宁留军向记者表示:“‘工程变更’和材料调差产生的费用,肯定不能做到与工程进度同步支付,施工单位管理不善突破费用必须承担风险,持续停工就是绑架威胁业主,还想把欠款抹掉。”
  据岳常高速公司总经理陈亚莉介绍,将采取三种措施应对停工,第一,上报两省交通厅并约见当事企业法人;第二,通过划拨银行履约保函,降低当事公司信用等级;第三,将施工方告上法庭。
  资金缺口高达20亿元
  停工事件的蔓延发酵,令岳常高速公司心急如焚,资金成最大拦路虎。
  “当前一期已投入70多亿元占总概算的70%,后面还有二期等工程没做。”4月9日,岳常高速公司总经理陈亚莉接受时代周报记者独家采访时,神色凝重。作为主管财务的总经理,她为解资金困局已连续数月奔走于银行和集团之间。
  她的难题在于,交通部2009年批复的杭瑞高速湖南段项目总概算为104.5亿元,众所周知,项目概算为钢性批复,不允许逾超。然而,当前整个项目实际已投70多亿元,工程进度才不过60%,剩下的30亿元显然很难完成二期路面和其他配套工程。
  对此,陈亚莉坦承:“余下30亿完成后续工程难度太大,肯定要超预算。”
  对超出预算的大概数额,岳常高速公司董事长汪德民向记者表示:“大概要超十五个亿吧。”而湖南省交通厅一位人士客观预测:“保质保量完成主体和配套工程,应至少还差20亿的资金缺口。”
  时代周报了解,事实上,河南交投集团在资金上一直全力以赴支持岳常高速建设。
  一位不愿具名的该集团高管于4月10日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按最初集团与湖南交通厅、中国人民银行、建设银行等部门签署的《投资框架协议》约定,河南交投集团确保25%以上自有资金,国家银行配套贷款为75%左右。但事实上,因银根缩紧,银行未能兑现“按工期进度”发放贷款的承诺,具体支行和分行因受限贷款额度,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未能保证项目贷款的足额发放。
  对此,总经理陈亚莉向记者证实:“集团已投自有资金25亿,超过35%比例,银行贷款才45亿。”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另一事实,导致当前资金困局的还有另一深层原因—河南交投集团当初承接该BOT项目时略显仓促。
  集团一部门负责人向记者披露,“2007年最开始招商做该项目时,只计划投70亿-80亿元,但后来概算出来却增加了20多个亿元”,此情况下,河南交投集团却贸然进入,未能充分评估投资与收益的风险。
  由此,总经理陈亚莉对岳常高速的运营较为悲观,她认为,至少通车之后的5年内,岳常高速每年皆会亏损经营,“就是说当年的收费还难以对付当年的还贷和运营成本”。
  而当下,岳常高速公司迫在眉睫的要务是,如何尽快筹措资金解决“停工事件”。
  董事长汪德民向记者介绍,公司已决定通过三条途径解决资金困境。首先,不惜成本向银行贷款,在施工方也垫付一定资金风险共担的情况下,确保停工标段能在4月20日顺利开工。其次,力图突破“工程招投标”的法规壁垒,争取由河南交投集团自己承建二期路面标工程。最后,向交通部上报反映实际资金困难的报告,争取调高工程概算。
  汪德民诚恳表示:“无论困难多大,都要确保2013年12月底的竣工通车。”

想请教下大家对此事的看法
 
作者: heiang2000    时间: 2012-4-13 01:30
先说下本人看法:
1、BOT项目的情况下,河南交投集团未能充分评估项目风险,应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交通部如果依照河南交投集团调高工程概算的话意味着这种后果将由“全民”买单,开此先河,后来者将跟风无数。
2、汪德民诚恳表示:“无论困难多大,都要确保2013年12月底的竣工通车。”为了政治任务不顾高速公路施工的客观要求盲目缩短工期,此工程成为”豆腐渣“工程的可能性极大。
作者: qinl    时间: 2012-4-13 07:08
[s:99] BOT项目的要求经营管理水平高,还贷和运营成本评估是个大问题。投资与收益始终考验着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实力。但是,[s:124] 争取调高工程概算来解决资金问题,谁都想!?




欢迎光临 bbs.ebnew (http://bbs.ebne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