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lanch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2:08:17 |显示全部楼层
7楼网友转发的文章,原名叫做:

残酷的现实——2009年小小说一等奖

曾被多次转发;但是,作者到底是谁,我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沙发
发表于 2010-7-14 12:28:44 |显示全部楼层
和张二狗那篇文章类似的,是这篇文章:(最早出处亦不知):

我是一个幸福的博士生



     ……www.scdxs.net  川盟社区  2006-1-8 23:05:14  来源:不详





某日,网上出现了这样一个帖子——   



我是博士生,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我已成功的使自己由一个农家子变成了处级干部,现在不但有专车接送我的上下班,而且还住着一百多平米的房子月收入达到一千多块,还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太太,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感谢生活……    



然后,各式各样的回帖就出现



   A回帖如下:



  我是硕士生,我深知知识的重要,于是我选择了学医。我现在是某眼科医院的主治医生。月收入万元有余,我不但买了房,还轻松的供了车。医院最漂亮的护士MM,天天要求我跟她结婚。说实话,这结婚有什么好的……



  B回帖如下:



  我一本科生,现在一房地产公司搞策划,去年分红才十几万,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前年还分到二十多万,今年就成这样……



  C回帖如下:



  我是大专生。唉!也就算个高中文凭,找不到好的工作于是就做了报关员。我充分启用我的大脑。也有房有车了。与你们不同的是,这些都是我自己买的。想想挺不容易的,我儿子上美国留学的钱,我都替他存够了,下一步计划,就是找谁替我生个儿子……



   D回帖如下:



  你们吵什么吵呀?我没什么文化。初中都没毕业。找不到好工作,只好天天在家打麻将。由于没有文化,算牌老是不准。今年输了一百多万,对了,你们要是有兴趣,有空一起打牌呀。我家住在南方某某村的,我爸是村长。我的电话是1388****88888……



  F回帖如下 :



  我是文盲一不小心当上了董事长,手下只有二十六个上市公司,几个不孝子一开口就要300万去唱KTV……



  G回帖如下:



  我是法盲,一不小心当上了黑社会老大,手下兄弟几百个,掌管60多条街,若干店铺和娱乐城,每年收入几个亿。对了,由于没有文化,现在正请博士帮忙上市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板凳
发表于 2010-7-14 22:19:54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这篇看似与“招标师”无关的帖子,应该从至少两个方面深入分析:

一个是社会“残酷的现实”;上述分析尚不够深入和多方面;

另一个是从个人的角度,这方面谈的还不多。

有时间我再写一点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地板
发表于 2010-7-15 22:41:26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的大学同学》一文分析参考意见1



我打算陆续谈一点关于个人方面的参考意见。希望该同学能够”潜水观看”;或者,请楼主转告。



总的说来,我既对该“友人”(暂按此称呼)的遭遇同情,又对其态度表示某种程度的不赞同。



这里,首要的问题是: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



俗话说:“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那是有一定道理的。



“家家有家家的难处”,往往你看到别人的风光或者幸运,却想不到事情还有另一面。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他从团结一致对外抗日的愿望出发,又为和平解决该事变承担责任,导致不仅失去了“副总司令”的名衔和实权,而且,被软禁数十年直到1990年才解禁。但是,他心态平和,晚年潜心研究明史,活了100多岁。



他的原配夫人于凤至,在西安事变和后来最困难的时候,是一直陪伴在他的身旁的。本来,旧中国时候,一夫多妻是正常的;但是,由于后来张学良信奉基督教,不允许一夫多妻,从而,于凤至不得不和张学良离婚,以成全赵四小姐。于凤至后来一个人到美国,炒股获得成功。她也活了93多岁。



而赵四小姐,也陪伴张学良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活了100多岁。



也许,你会说,那是名人,生活条件好,咱们普通人怎么和他们比?



央视前一段陆续播出了100多位百岁寿星。我看多其中数个,总的印象,这些人往往受到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坎坷不平遭遇;但是,他们心态平和,从容面对,从而渡过幸福的晚年夕阳红。据说,这些内容已经编辑成书出版了。



正巧,在我的校友网上,我也刚刚想写一点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在我们面临毕业时,正是“臭老九”盛行的非常年代。不少同学面向三边,上山下乡。而他,被分配到了青海省的互助土族自治县。领导热烈欢迎,让他随便挑选单位,结果,他选择的当时最大的单位之一:有6名员工的农机供应站。……他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多少年后,他会从一个大学领导岗位上退休。



我们不是算卦先生,无法预测一个人具体的命运;但是,在人生40多岁的时候,还是属于中年,今后的日子很长,选择机会也会有许多。就看你是如何面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5#
发表于 2010-7-16 12:18:53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的大学同学》一文分析参考意见2



第二、应该正确认识时代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要求



旧中国和解放初期老一代知识分子中流传的观念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由于那时传统的旧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几乎没有人信它了。



现在,如果一个人所谓的“学问”再大,但是,不会使用计算机,不会“上网”;也许,人们称他是“现代文盲”。



人们认识到,除了学习好技术好等“智商”条件以外,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还得需要“情商”;



目前,人们对于中国教育的问题和弊病,议论也很多;过多的重视“分数”和文凭,也许就是其中之一。本来,高考取得好成绩,升入重点大学,那是人生的一次新开始;而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过分的宣传“状元”如何如何……此外,过多的“标准答案”,更是束缚了青年人的思维。……对学术论文的数量要求,胜于对其的质量要求;我们的硕士博士数量可能居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大学真正的排名,却进不了世界前50名。我们几十年,出不了一个“大师”,出不来诺贝尔奖……



这里面事情很多,不能一一论述。



对于知识分子来说,类似在考招标师问题时,钱忠宝先生说的:“职业道德+证书+能力+才等于一个完美的从业者”。



情况不明,不便于瞎说;但是,我感到,楼主的那个同学,只是偏重“功课好”“考试分数高”或者“技术业务强”等,还不是全面的。



目前,人们议论的两件事情,突出了现代知识分子需要加强的“生活能力”问题。



一个是北大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改为卖肉;两年的时间过去,其创办的企业营业额已经达到2亿元人民币。其又创办了“北大毕业肉贩创办“屠夫学校” 设肉类切割专业 ”。



作为个人意见,我并不觉得这是北大毕业生的学习榜样;但是,作为个人,我以为,起码,他没有北大的名牌所拖累,也没有被生活逼得无奈,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另一个例子,是“高分低能?政法大学毕业生买错车票流浪南昌成乞丐”的报道,不很清楚背景;但是,这件事却绝对反映出个人的一定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6#
发表于 2010-7-17 21:01:37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的大学同学》一文分析参考意见 3



关于个人的“选择”问题: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选错郎”,那还是有一定哲理的。



这里说的“行”,首先应该是大的“行类别”。



对于“大学生”或者说“知识分子”,主要是三种选择:



第一是当公务员,走“仕途”;以追求“影响”“权力”和“待遇”等为重点;



第二是:搞技术,做学问;以个人兴趣、特点、发挥作用为重点;



第三是:经商,做买卖。以“挣钱”和过上更好的生活为重点。



这三种方式,对个人的要求不同,达到的效果也不同;各有利弊。



从楼主的介绍来看,那个友人的特点是学习和钻研等,而不善于也不喜欢“交际”,所以,他选择的是第二种,在大的方向是没有错误的。



但是,每一大类,又分多种小的“行业”,比如大学或者中学教书,那就和研究所不一样。由于不了解详细情况,不好判断具体的选择是不是有错。



目前的现实生活中,每一种单位都在变化中,纯粹的做学问的单位,即几乎不存在了。“事业单位”的研究所,不少也变成了“部分拨款”或者“自筹”;有的改为企业编制,需要自找市场,自找课题,自寻资金……



看来,那位友人,也许是被领导看不上而淘汰(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或者是自身不适应这种变化。



在我初步看来,他面临选择时,有两大缺点和两大优势:



缺点是:



(1)            年龄超过35岁,超过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的“硬性标准”;



(2)            个人性格上的缺点和不足:不善于与他人交往、相处,“情商”比较差………



优势是:


1)毕业20年,有过比较好的知识基础,又有了比较多的实际工作经验,岁数不大,只是40岁出头。这样的人才是不很多的。

回想起当年,我也是40岁出头来到了招标公司的。事先,我连“招标”这个词都没有听说过,更别说想到以后的发展变化了。……

    2)虽然他遇到了诸多的困难,但是,从楼主简单的介绍里,我感到:他遇到了一位好老婆,一位具有中国传统妇女优点的女子:朴实、勤劳、勇于承担,任劳任怨……


如果,他继续对这样的女人埋怨,发火,那就是太不懂事了!俗话说:“患难时候见真情”,他应该珍惜:这是他一生最大的收获,最宝贵的财富!如果他努力奋发而起,老婆将是他最有力的支持。


如果,他不猛醒,认识到这一点,我觉得,那就不配称为男儿。而这样优秀的女人,最终也会离他而去。那时,再后悔也晚矣!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7#
发表于 2010-7-17 21:04:26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的大学同学》一文分析参考意见4



为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我希望楼主和那个友人和我一起重温两个名人的有关事迹,看看名人在成名之前,是如何看待和处理问题的。



首先,我们看看袁隆平。他是目前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最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而且作为农业“杂交水稻”方面的成就,对于楼主和他的同学,应该更接近“专业”。



百度上有袁隆平的详细介绍。我只摘录有关的部分:



出生日期: 193091日 】



【在50年代,他曾就读于于西南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农业大学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   



19538月,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服从全国统一分配,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


【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  ……



【以史为鉴之七十年代:袁隆平——建国以来贡献最大的农学家   



据老一辈说,真正重新吃饱饭,是在七十年代末,以前的稻子是高高的,风一吹就倒,换了矮水稻以后,粮食真是翻了出来。报纸上曾引述农民的话说:我们吃饱饭,靠的是两,邓小平和袁隆平。袁隆平的水稻南优2号,比以前的水稻单产增产20%,于1973年研究成功,1976年开始推广。八十年代,国际组织给他的奖项多得像米粒一样。中国有九亿农民,他一个人,相当于干了两亿农民的活。有人预估,他的种子共创造效益5600亿美元。假设其中分零头给他,那么他的资产就会大致与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590亿美元相当。   



那么袁隆平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截至1998年,袁隆平的月工资才1600元。   


由于他做人老实本分,1953年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在那里,才华横溢的袁隆平的职称一直没有提升,工资一直原地踏步,房子依旧窄小阴暗,向上爬的机会被他那些会拍领导马屁的同事抢走了。他唯一的幸运是研究水稻。这是大伙吃饭用的东西,属于文革中保护品种,他住的又偏远,灾难没降临到他头上。  


1979年,美国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惊叹中国的水稻成就,向中国农业部的官员咨询杂交水稻的发明人是谁,他要签约用高价向发明人申请专利使用权。对此,中国种子公司官员义正言辞地回答说,这个发明专利权属中国国家拥有,农业部种子公司就是代表国家享有这一权利的唯一代表,要探讨杂交水稻技术转让问题,无须再找别人。   


1980年,圆环种子公司向中国种子公司支付当时可谓是天价的20万美元首期专利转让费,袁隆平一分未得。   



1980年,为配合本次专利转让活动,袁隆平以专家身份出访美国做了四个月的技术指导。回国后,他所得的工资数千美元,被农业部悉数收缴,然后重新发给他每天20元人民币的出国补贴。   



1981年,国家科委、农委重奖杂交水稻发明人10万元奖金。但单位转手分下来以后,袁隆平仅得5000元。 】(引文完)



……  ……


而袁隆平真正出名,还是以后的事情。


他未能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反而被却获得了筛选条件更为严格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称号。


1995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而据我所知,这可能还是第二批。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由此还提出对我国院士评选制度问题的深入思考。……


不管怎样,袁隆平本人是笑对这一切的。多年后,他有一句名言:


我现在是80多岁的年龄,60多岁的身体,40多岁的心态,30多岁的肌肉弹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8#
发表于 2010-7-17 21:08:30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位,是“我的大学同学“——钱天白



如今的年轻人,甚至中年人,可能不知道钱天白这个名字。去“百度“查查吧,他被称为“中国Internet之父 ”。虽然,我从没直接认识他,但是,早就从同学的口头听过……



摘录百度内容如下:


19879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19901128日,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的前身DDNNI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



1994521日,在钱天白教授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协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引文完)



据我所知,1963年,钱天白以优异的成绩(高考平均在93分),考入了清华大学的无线电系。



1969年,因为家庭成分不好,钱天白被发配到了东北辽阳一个盲人小工厂,才能没法施展,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就此消沉,而是以"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自勉。 】



【在钱天白的眼里,爱,不仅仅是一种缘分,而且更是一种责任,为了照顾、呵护重病缠身的妻子,前前后后耗尽了他近20年的漫长岁月。婚后不久,他发现妻子患有重病,于是便开始了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四处求医问药的旅程。多少年来,他用善良,用真诚的爱,用惊人的毅力和耐心,在尽一个丈夫的责任。1993年妻子去世后的三年里,他还沉浸在深深的缅怀中,在妻子的遗像前不断献上哀思,一直到入土为安的那一天。】



【钱天白多年来如一日地问寒问暖,细心服侍,使病榻上身患绝症的妻子,生前一直觉得很幸福。妻子去世后多年,钱天白也不再找女朋友,不再建立新家庭,一心专注于发展我国Internet的事业中。在京的女同学多次催促,替他介绍对象,他都无动于衷,而对岳父母孝敬之情依旧。】



钱天白教授,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年仅53岁。



……  ……



如今,当2亿多人的庞大的中国网民在互联网上驰骋的时候,当我们社区的网友在努力学习和热烈的讨论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先驱;更应该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9#
发表于 2010-7-20 12:34:10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的大学同学》一文分析参考意见 5



前面讨论的,无论是心态还是其他人榜样的经历,基本还是“务虚”的;要解决这个友人的问题,必须有人帮助他解决实际的事情。对于他的现状,首要的是找点事情来做。



我想到的,主要是他的同学。从楼主的短文中,可以体会到,起码,那个去看他的学友和楼主,就是两个既能够批评他的消极态度,又肯于帮助他的热心人。也许,还有其他……同学关系,是人生中的一种重要的特殊关系。应该说,他能有一些真诚的同学,那是他人生的另一种宝贵的财富!



联想到我参加过的一次同学聚会。一个有着极为特殊经历的学友激动的说,由于自己没有医保,得了“直肠癌”(目前,几乎可以90%治愈的病),无能为力,几乎绝望了;而一些同学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总共捐助他50万元,顺利地做了手术,目前,已经没有问题了!





联系到楼主说过“毕业20的话,我不由得想起,在我们毕业40年时,总结过的一点体会:



当人们毕业10年、20年的时候,如果同学聚会,则往往是:



比的是:谁找到了好单位;



比的是:谁的职务晋升得快,进步的职务高;显然,科长不如处长,处长不如局长……



比的是谁的职称高;显然,教授高于副教授,副教授高于讲师;而博导。硕导;专家,院士等等更高了……



比的是:谁的老婆漂亮(或者说的老公能干、有钱),谁的孩子聪明;……



比的是:谁的收入高,生活福利待遇好;



比的是:谁的房子大,谁的房子好……



由于有潜规则流行,在同学聚会时也反映出来:最风光的,可能是“官衔“最高的那一个同学;吃饭请客后最后掏钱的,一定是那个当老总、老板的同学。



这样一来,如果某位同学处境困难,则他很可能回避而借口消失……





也许,再过20年,大家才可能和我们的体会一样。



退休后,同学再聚会,也有一比;



比的是:谁的血压的高低;谁的血糖、血脂的高低;



比的是:谁的腰带的粗细;



最后比的是:谁的生活愉快、幸福,谁的寿命最长;……





真诚的希望,那位友人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继续发光发热;而且,在未来的20年以后,有一个真正的“夕阳红”!



罗里罗嗦说了这许多,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有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最后,想起一句谚语,打算与楼主和那位友人共勉:



“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是,鸡永远飞不了鹰那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10#
发表于 2010-7-25 22:24:57 |显示全部楼层
49楼和50楼的网友注意:

对“张二狗”那篇文章的内涵,你们可能没有真正理解;望再读一下。

作为“小小说”的“一等奖”,显然不是那么直接谈出意见和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6-8 03:44 , Processed in 0.0704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