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9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采购招标监管应纳入国资监管改革顶层设计——为《采购招标监管研究》作序 &nb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0:24: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采购招标监管应纳入国资监管改革顶层设计——为《采购招标监管研究》作序



采购招标监管应纳入国资监管改革顶层设计——为《采购招标监管研究》作序


2015-07-15 魏礼群 中国政府采购杂志




中国政府采购杂志
微信号 cgpchina
功能介绍 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由财政部主管、经济科学出版社主办,接受财政部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的政策与业务指导,以指导宣传、服务政府采购工作,搭建政府采购信息交流平台为宗旨。
研究采购招标监管,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要回到国企国资改革上来。国企国资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几十年来艰苦曲折的发展历程印证了它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党的十八大为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与国资监管职能转变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强化国企采购招标监管带来历史性机遇。


多年来,国资监管越位与缺位并存,急需调整改变,而国企采购招标缺乏有效监管可能就是国资监管职能缺位、职能弱化的主要表现之一。如何强化国企采购招标监管是当前国企改革和国资监管改革顶层设计所急需的。《采购招标监管研究》一书的面世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为国资监管职能转变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思路。


经过长期努力,国企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但也存在着某些不均衡。从已经曝光的中石油、三峡集团、华润集团等大案要案典型剖析,问题主要表现在选人用人、产权交易、采购招标、对外投资四大方面,成为权力寻租的高发区。


对其他几个方面的问题,国资委或财政部门相继陆续出台了基础制度规范,其管理作用正在逐步发挥出来,而唯独采购招标环节,则成为最明显的短板,尚处于监管真空地带,形成了“一无统一制度、二无监管队伍”的现实局面,除江西、重庆、温州、义乌等地监管机构有一定探索外,其他地方鲜有动作;个别国企的探索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不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普遍性。


对企业采购招标发生的一系列腐败案件,囿于“三定方案”职能所限,监管机构只能寄希望企业自律,靠自身加强管理,靠市场的力量发挥作用,监管机构依靠强化保值增值考核,通过一种间接的、迂回的方法倒逼企业加强采购招标管理、堵塞基础管理漏洞,而从实际效果看,收效不够理想,监管机构所担心的“越位”实际上演变为一种“缺位”。


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状况?究其原因,一方面,国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靠企业自律收效并不明显,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市场失灵”;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主导我们思想的是一种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采购招标属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监管机构不好干预、干涉,也担心监管机构借监管寻租、大权独揽而产生更严重的腐败,因此各级政府普遍未授权国资监管机构承担采购招标监管职能。


当前,我们启动改革,首先就是要消除认识误区,转变思想观念,对国资监管的传统理念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反思和改造。否则,新一轮国企国资改革便难以达成预期目标。国资监管机构以出资人的身份,伸出“有形的手”弥补市场失灵,主要负责采购招标的一系列制度设计、提出标准要求,组织委派采购总监试点,开展宣传培训等方面工作,责无旁贷;而采购审计、采购监理、采购绩效评价等监管操作可交由专业审计等机构具体实施,实现制度设计者和操作执行者的分离,以避免借监管寻租、借监管干预企业运营,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有效的路径。


同时,对国企采购招标存在的种种的问题,一方面既不能悲观失望、妄自菲薄,认为病入膏肓、一片黑暗,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迷信现行采购招标制度,认为“一招就灵”、盲目乐观,任何的法律都有其历史局限性。法律是山沟沟里都要执行的规则,是最低的行为要求。因此做好采购招标仅靠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是远远不够的,只能达到及格水平,必须根据自身实际形成更加严密适用的制度标准体系,与时俱进。


容易被曲解、被变通的制度规则,可能就不是好的制度,主要源于制度本身的不完备;虚假招标的发生,有执行层面的原因,也反映出法律的漏洞和局限。不断增强制度的刚性和约束力,加强国企采购招标监管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
我们应当以一种积极有作为的姿态,不断完善制度规则,打造制度的“笼子”,要相信制度规范的力量;不断增强采购透明度,打造阳光交易,要相信市场竞争的力量;不断强化监管手段,找到七寸所在,亮出真招实招,要相信社会监督的力量,这应当是我们的正确选择。


在透明竞争、规范运作方面,政府采购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局部试验,天津政府采购中心被公认为最佳成功范例,显著提升了采购招标的公信力。他们实现了采购流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透明,对“透明度”做出了最好的注解,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透明竞争、精简高效的采购招标监管制度,其经验可资借鉴。如果采购招标的透明度达到较高水平的时候,舆论监督、公众监督、供应商监督就会有效发挥作用,这才是真正有效的监督,其效果可能优于审计监督。


透明竞争是现代采购制度的灵魂和基石。一些国企在透明规范的采购制度还没有建立的背景下,贸然推行集中采购,这是一种危险的选择,往往欲速而不达,实践中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透明竞争优先于集中采购、透明竞争远比集中采购重要、集中要以透明规范为前提。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注意把握好推进这项改革的方法和步骤,注意兼顾好制度设计的刚性和弹性,避免“一统就死”,做好改革方案设计,少走弯路,避免出现大的反复和反弹,贻误改革进程。

(本文节选自原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魏礼群为《采购招标监管研究》所作序言的第五部分。)


《采购招标监管研究》内容介绍:

本书作者高志刚结合其在国资管理和政府采购两个领域的跨界经历,不仅从微观技术层面,而且从宏观体制方面,提出国企采购立法、强化国企采购招标监管的紧迫性,主张将采购招标监管作为制度防腐的治本措施,纳入国资监管改革顶层设计。


采购招标领域的专业书籍种类繁多,大都是从探讨谈判技巧、培训招标程序等业务操作层面展开。本书首次以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的独特视角,结合我国采购招标行业现状,提炼总结市场发育较为成熟的财务审计、工程监理领域的理念和经验,全面阐述了采购审计、采购监理、采购绩效评价、采购管理咨询的内涵和方法,分析了采购招标监管的未来发展趋势,理论探讨与实务操作兼顾。
这是国内系统研究采购招标监管制度标准体系、探索构建新型采购招标监管体制机制的第一本专业书籍,本书借鉴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填补了采购招标监管领域研究的空白。


全书共15章,主要内容包括采购审计概论、企业采购审计实务、政府采购审计、采购价格审计、采购合同审计、采购监理、采购绩效评价、采购管理咨询。最后,还附有编著者高志刚近年来发表的有关国企采购招标监管方面的文章。
《采购招标监管研究》将于近期出版,敬请关注。

采编部电话:010-68580916
投稿邮箱:cgpm@vip.sina.com
发行部电话:010-685859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沙发
发表于 2015-7-16 10:30:55 |只看该作者
文章说的很好。


但是,我怀疑 :是不是 “监管”也应分离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117

积分

精灵王

社区劳模

板凳
发表于 2015-7-16 15:42:40 |只看该作者
当前,国内的行政体制改革碰到的很大的问题就是行政权力界定、监督、纠正、惩处的混乱。
体制内的自我革命太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4-18 07:40 , Processed in 0.0774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