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供应链有危机吗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44

积分

骑士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23:39: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飓风可以摧毁参天大树,但却不能奈何凄弱的小草



经济危机终于来了,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终于全面靠岸,就像预想的一样,并不十分坚固的堤坝终于飚上凶悍烈野的巨浪,结果可想而知,我们除了会用中国人固有的那种坚韧应对以外我们别无任何可以应对飓风的资本,我们除了善后还是善后,这也许就是典型的唯物主义带来的唯一的应对方案或者是措施。说这些多少有些事后诸葛亮之嫌,但我也是中国人,所以除了抱怨我还能做什么,故,我也再想,有这样的想法的人不止我一个,不管别人是不是这么想的,是不是这么说的,但我是这么想的,也想这么说,不想证明自己有多另类,只是想说出我的想法而已,并且仅此而已。

我们先说美国,再说中国公司,再说我自己,这样的顺序只是想在表达上标明一个逻辑,我认为这样的逻辑是有必要的,无外乎我的观点是从美国-中国公司-我这样的逻辑顺序过来的,这样顺序的潜台词就是我这样的观点是有依据的。

1、   先说美国

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原因我不在赘述相信读者比我还清楚,我们就从直击华尔街风暴开始。美国这个超级大的经济流氓终于能在这次经济危机中赚得盆满钵满,美元的急剧贬值的原因到现在我们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答案。美国又赢了,那些以高于目前汇率买了美国的国债的国家们现在想哭都已经找不到面巾纸来擦拭那悲伤的眼泪,就从汇率这一项,这个超级流氓部用再还那么多的外债了。坦白讲,美国国内,除了美国的地产和金融及其相关延伸行业外,美国经济的波动其实并不明显,它的经济再次热启动的脉络依然清晰;就依我们美国集团公司而言,今年下半年开始,由部分订单就开始延期或取消,延期的占总订单的12%,取消掉的占1.8%,其中延期的订单缴全部预付款的占90%,这些客户表示需求依然,只不过是推迟而已;取消订单的金额我这里不方便描述,但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不足以构成威胁。美国公司的安全库存依然健康,MAD(平均绝对偏差值)保持在3%。但对于生产受到影响的,是公司的资本现金投入,用俗话说,收缩银根,在保证既定的ROI(投资回报率)的前提下,对基本的层面的预算正在进行有原则性的缩减。比如:投机的库存、减少囤积非正常客户的高峰需求的产品、商务活动费用、非生产的采购预算、关闭利润低下的工厂、培训费用等,但有1条很明显,依然在研发的投入上保持大手笔,这也充分证明美国人的野心依旧。但危机毕竟是危机,从电话会议里不难听出,老板对裁员的态度是模棱两可的,这充分证明他们在这方面上布满了血腥的杀机(随时有可能启动每天上四天班的方案,圣诞快来了,他们不会考虑的)。同时,美国供应链管理部门总监助理贝尔克告诉我,他们部门以前那种车水马龙,供应商商榷盈门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还了。美国公司的现在的做法是收缩可利用的资本做高价值的产品卖给高价值的客户,分类管理的策略已经早早的挂在了供应链总监杜克先生办公室的案头。想必他现在就做梦也得分析供应链将何去何从。

结论――――国家得利,企业受损

2、 中国公司

中国公司是处在中国的大环境下的一间公司而已,也就是说,虽然在行政上隶属于美国,但主体业务依然在中国,但不妙的是这些主体客户在行政上大部分隶属于美国或欧洲或日本,经济危机的利刃依然悬于头顶,丝毫马虎不得,但,我们判断,从现在到明年2月底,部分订单只是推迟,但没取消,采购、备货、质检、计划排产等都是有计划、有秩序地调整,这些有计划地针对美欧日的调整只占整个公司业务的一成,大部分客户依然在中国,但影响最大的就是来自美国配套工厂的货,他们的交期向来不准,不难想象以后的交期会如何,所以在备安全库存方面,就不象美国公司那样从容了,但中国区的业务毕竟是整个集团公司增长最快最佳的区域,老板在资金上破天荒的改变了预算,在年初的基础上增加了2个点,的确可以洞察到他的红色自信心。数据可以说明,就供应链部门而言,库存增加3%,SQE大面积的执行in house宗旨以保证质量,与平时相反的是,目前供应商合作态度空前高涨,他们很怕失去客户,MRP运行良好,平时堵车的现象现在由于美国和欧洲的业务萎缩而变得顺畅起来,员工很怕裁员而斗志倍增,平时一个月的一次的team building而如今了可改为四个月一次,培训费用也由此缩减,部门的配合默契程度加强,例会出席率远远高于平时。公司可乘机裁掉一些平庸之辈,借此来改善内部绩效,合并或撤销那些臃肿的、乏善可陈的流程来提高效率,修理修理那些平时不听话的供应商和客户以儆效尤......

结论――――危机=危险+机会

3、我本人

一句话,我是持乐观态度的

(1)   虽然现在是经济全球化,但中国还没有像美欧日那样完全淹没在全球化的大潮,我们对于全球化经济来说,我们毕竟年轻,在危机面前,中国、中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帮不上什么忙,中国的信用体系绝对没有美欧日那样完善和健全,所以影响是很小的,中国的中产阶级很少很少,大部分是农民,他的信用的意识很淡漠,不足以形成草木皆兵。所以,由次贷信用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机对中国是警告或是提醒,并不会带来灾难性的打击

(2)   咱们国家的领导人也说了,拉动内需,中国人太多了,市场很大,中国移动每个月新增的客户就是大约500万,这个数据相当于欧洲芬兰一年的增长数量,上海近几年来每年投入400亿RMB来进行铁路投资,相当于奥地利全国整个财年的铁路投资,内需是保障

结论――――飓风可以摧毁参天大树,但却不能奈何凄弱的小草



但,这样讨论并不代表我们很完美,相反,我们有很大的问题,在目前情况下,凡是美欧日头疼的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我们不能像这篇文章开头说的那样,我们不能只会善后,得会善前,能善前多少就善前多少,但绝不能停下来看,就等着别人的经验,记住,那是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只能借鉴,我们不是他们,不能简单地拷贝,还得靠自己



对于生产公司,此时此刻,供应链优化的时候到了,优胜劣汰,去伪存真:

1、重新审核预算

2、分类管理,挖掘良好的供应商和客户,并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3、目前可以得到锻炼对柔性计划的制定,平时是没有时间的

4、建立新的公司文化

5、培养有竞争力的供应链团队(比如,外包)

6、执行考核目标,并可监督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064280100c1tj.html
   作者:马晓峰
你来了!你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7-26 20:33 , Processed in 0.0743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