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270|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学习 赵勇;李汉文 《经济转型背景下评标委员会制度研究》的感触和体会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 11:06: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学习 赵勇;李汉文
经济转型背景下评标委员会制度研究》的感触和体会

以下,简称 《赵李文章》。

该文章仔细回顾了中国采购招标的发展史,谈及的问题十分的深入,值得我和大家认真学习。

本人是1986年初进入天津机电设备招标公司的;因此,有条件谈谈自己的亲身体会;为该文做一个补充说明;有个别地方,本人的看法可能和作者的不一致,仅供参考。

按照《赵李文章》的说法,

我国评标制度的历史轨迹是这样的:
1.第一阶段(1949~1978):计划经济阶段
2.第二阶段(1979~1983):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
3.第三阶段(1983~1999):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阶段
4.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规范评标阶段

我所经历的初期,相当于第三阶段,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阶段。而本人亲历的事情,主要是进口设备的国内招标和后来开展的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有关工作。

《赵李文章》漏了一个重要情况:1985年国务院发出13号文;

    我曾经写道:(参见:《中国采购与招标发展史上若干“第一”
    http://bbs.ebnew.com/read.php?tid=82536


  第一个重要推动作用的文件:国务院(198513号文件

发文单位:国务院 文号:国发 [1985] 13号 发布日期:1985-01-29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国家物资局关于开展机电设备招标工作有关问题的请示的通知

决定成立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采用国内招标逐步取代层层审批办法,是改进机电设备进口审查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当前流通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改革。

后来,国家经委;国家计委等部门发出过诸多文件,指导和规范招标工作。

国家先后成立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和8大招标公司。

第一个招标代理专职监管机构——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

  经国务院国发[1985]13号文件批准,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于1985年6月在北京成立。同年,国家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重庆、西安、沈阳8个城市组建了8家机电设备招标公司,成为我国第一批从事招标工作的专职招标机构。

    1985年6月29日,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同志主持召开了第一届招标中心理事会扩大会议,并宣布招标中心
  1985年6月29日,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主持招标中心扩大的理事会,宣布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成立。


作为8大招标公司之一的天津市机电设备招标公司,为什么能够不断发展,招标事业为什么能够不断发展 ?

我体会,除了有中央部委的文件以外,还有诸多具体的地方因素,特别是人的因素

第一,天津市有关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当时,天津市主管副市长张*立*昌(注:后来,历任天津市市长;市委书记;政治局委员等)题词:“在服务中把关;在把关中服务”。主管经委主任,李慧芬(注:清华大学1959年毕业;历任天津市副市长;)曾经大力支持招标工作,多次出席有关会议;各个部门的主管负责人,如计委,建委,银行等部门的主管副主任银行行长都十分支持……

第二、招标公司的领导比较有力。顾问是原经委科技局的局长;总经理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两个副经理:一个副经理兼总工,是1959年清华大学毕业生,历年当过天津大学老师,后来,参加过天津市石油化纤厂的建设,对进口设备熟悉,担任过分厂的总工;另一位副经理是老工人调干生,1958年天津大学毕业,对纺织行业很熟悉。

两位主要中层“部长”:一位“审查和信息部”的部长,是原先有关工厂的技术副厂长,不仅熟悉引进工作,而且,曾经作为“外派专家”,赴罗马尼亚支援建设工程。另一位“招标部”部长,是1960年研究生毕业,曾经在国防工业工作多年。

第三、招标工作人员比较得力。本人当时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年龄刚刚过40岁,年富力强。这时,本人随然没有听说过“招标”这个词,但是,已经经历过天津石油化纤厂(现天津石油化工公司)和天津美纶化纤厂(注:天津泰达股份的前身)两个工程,对进口设备有一定了解。

人员因素是一个重要因素。

未完,待续。本文既作为跟帖,也作为另发的单独新帖发表。

   

   



已有 3 人评分威望 收起 理由
王毅青 + 3 原创
汪才华 + 5
zxc1981 + 5 总版主 读后感

总评分: 威望 + 1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5

好友

5958

积分

风云使者

金点子奖 最爱沙发 优秀新人奖

沙发
发表于 2014-1-2 11:59:52 |只看该作者
向前辈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板凳
发表于 2014-1-3 17:08:40 |只看该作者
续 1

【天津机电设备招标公司于1987年成立了现代中国的第一个“评标专家委员会”(参见 :中国采购与招标发展史上若干“第一”)


    第一个评标专家委员会:天津机电设备招标公司;1987

     1987年,天津机电设备招标公司,成立了以天津、北京、河北等地为主,多个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以及部委的专家组成的52人的专家委员会。 该专家委员会以当时的天津大学名誉校长,学部委员史绍熙为主任。1991年11月,第二届专家委员会成立,加以补充,由市政府颁发聘书。

   这些专家有其特点:第一,是名副其实的专家,不仅有专业学识,而且,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望,或者说“权威”。第二,其专业和行业,包括了机械、电子、化工等诸多行业;如,光纤的西北工业大学简水生;焊接的清华大学的潘际銮;北京机床所的余启茂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的张国雄;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的燕棠;等等。

他们属于“政府”指定的专家名单。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以权力压人。当时,有一种说法:“审批,是计划经济手段;招标,是市场经济手段”。专家们主要以专业学识,提供服务,以理服人。

我听说同事讲的一个例子:天津招标公司接受任务,为四川地面卫星的光纤系统进行审查性的招标。负责此项工作的一位部队首长,认为进口的可靠,不放心国产光纤;于是,他质问说:“你能订立军令状吗 ?万一,出了问题,付得起责任吗 ?”而聘请的评标专家简水生坚定地说:从技术上说,国产的光纤,绝对没有问题。我敢担保!就这样,最后,说服了部队首长。在庆祝招标成功的宴会上,部队首长特地向简教授敬酒。

初期的评标专家,有的也是各个委办负责审批的管理人员;但是,来到招标公司,担任“评标委员”,就不再是以特定的负责审批的角度;而被要求依据招标投标的情况,客观、公正的提出意见。

有一个例子。某厂拟进口一台数控火焰切割机;当时的外汇估计价格约合人民币100万元。按照当时的规定,进行招标开标,有5家投标人参见竞争,其中,包括2家引进消化吸收进口生产线的国内制造厂。报价仅为70万左右。他们派出40-50岁年富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决心拿下此项目。

有一个投标人派出220多岁年轻姑娘担任投标代表。开始,大家并不在意。后来,他们讲到:该厂本来是军工企业,保密性质,不对外;为了响应国务院和部里的号召,总工率领一帮技术人员开发了民品。我们带有一盘录像带,简单介绍有关情况。各位评标委员和用户代表都来了兴头,大家立即要求观看。我们找来录像机和电视机,立即播放。大约10分的节目。概括介绍情况,可以说,连坦克车用的钢板都能很好的切割 ……最后,评标委员会决定:这家投标人中标。为了更加保险,决定“预中标”;由招标公司陪同最终用户进一步考查现场实际情况,在最后决定。价格仅仅为30万元。考察结果很快出来:这家投标人中标。几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那位投标代表,已经是该厂专门的民品公司的总经理了……。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43

好友

5454

积分

风云使者

知道了 看行不

最爱沙发 社区明星

地板
发表于 2014-1-3 23:03:20 |只看该作者
[s:125] 谢谢楼主写下这段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0

好友

2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无欲而刚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最爱沙发 终身成就奖

5#
发表于 2014-1-4 10:32:08 |只看该作者
所以说,那时招标代理机构专家库,还真不像文中所说:“招标代理机构专家库往往成为不规范评审活动的帮凶”。
俺觉得这句话不怎么准确。
无欲而钢 邮箱:wyqkk@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6#
发表于 2014-1-6 11:53:59 |只看该作者
2

在初期阶段(包括审查性招标和对外的机电设备国际招标),要发挥评标专家的作用,很重要的是取决于“招标人”的法定代表人的态度和做法。

大约是在90年代初,天津某厂与日本一家著名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

我曾经写过文章,文章长一点,但是,很有意义;值得一看:

我印象最深的几个“招标人”的领导人


说明:经历多年的采购与招标工作,许多往事已经淡漠了。但是,有几个“招标人”的领导人物的形象,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也许,有的时间、地点、细节会记忆有误,但是,主要情节肯定是准确的。现将有关的回忆写出,供大家参考。Gzztitc 2007年4月。

一、一个合资企业的中方总经理
他是一名复员军人。曾在天津市机械局的质量处、办公室做过工作。后来临危授命,担任了某某摩托车公司的经理,短短时间使企业扭亏为盈。他还在后来的中日合资企业里担任总经理的职务。后来,被评为全国机械行业的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

1996年3月17日,《中国机电报》有一篇报道《九万里风鹏正举》,讲述了他和他们公司的故事。下面【】内的,是引用该文章的原文。

1993年,成立了中日合资企业,他担任了中方的总经理职务。【合资初期,日方按照惯例把总经理的工资订的高高的,而工人工资的标准偏低。他据理力争,与日方代表几次长谈,硬是把自己的工资标准压下来,而把员工工资的的标准大幅度的提升了上去。

他说道:【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中外合资企业,要想搞好,首先是抓人,得把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一是管理制度要严格,二是员工的利益要维护,三是当领导的要以身作则;没有这三条,就形不成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营机制,设备再先进,技术再先进,也是白搭。
1995年,合资企业拟增加设备,扩大产能。日方要求继续进口日本的摩托车发动机。此时日元升值,中方提出,双方共同承担汇率损失,而日方坚决不答应。【他表示,“在企业经营上,中日双方是伙伴关系;在发动机进口问题上,中日双方是买卖关系,我不能损害国家的利益跟你日本作交易!”就是这么有骨气!
该摩托车公司(当时中、日双方各占50%的股份,)要上马一条摩托车发动机生产线。日本公司提出,提供全套专机生产线,价格为6亿元人民币。日本公司强调,这是成熟的技术,保证能够生产合格的产品。他认为,专机生产线只适用于一种型号发动机,不利于工厂根据市场需求调节产品,也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改造,就要引进由加工中心组成的柔性制造技术。正在此时,我们公司的老处长,向他介绍了国内开展招标的情况。
他坚持按照国际惯例公开招标,并且声明:“如果这事搞不好,我就引咎辞职。”冒这么大的风险干这事,在某些聪明人看来简直是“冒傻气”——“合资企业吗,钱又不从你自己的腰包里掏,日本人要包办,让他办就是了。搞好了,功劳有你一份;搞砸了,可以全推到日本人身上,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他还是那句话“我不能拿国家利益和日本人作交易!”
这样的事情多了,连日本的公司总部都知道了,一位高层人士评价说:“天津的X先生很厉害”。】(注:原文的姓用X来替代)
双方争论不休,最后决定,通过公开招标,双方专家组成评委会评标决定。
我们天津机电设备招标公司承接了该项目的招标工作。当时的总工和老处长亲自参与了全过程。整个项目分成四个包号,最后分别由各自最有优势的厂家中标。中标总价约为2·5亿多元人民币。节约了投资又买到好的设备,中、日双方都对这个招标结果很满意。
天津日报1996年2月15日,发表了记者李梦尧的文章《买方的权杖——关于招标的综述》。其中提到这个项目的事情。记者写道:“某家企业欲引进有关生产线,外方的报价是6亿元人民币。后来这个项目(转载者注:应为“打算”)实行招标,外方便一下子将报价降到4.6亿元。招标吸引来亚、欧、美洲的多家厂商,最后招标结果,价格仅相当于2.6 亿元人民币,是最初那家外商报价的43%。如果不是通过招标,以这样的价格成交是不可想象的。”
我体会到:这种对于合资企业的招标工作,有其特点。
首先,多数是中方提出,因为他们感到合资企业内部处理问题不公平,中方的投资者(实际上是代表中方的国有资产)吃亏了;而外方投资者,掌握了某种技术诀窍,中方无法应对。所以,我们给他们介绍了国际上通用的招标投标办法时,他们感到:这是一种通过竞争来解决问题,达到“公开、公平、公正”效果的方法,比较容易接受。
而另一方面,我们是接受合资企业的委托的,必须对合资企业整体负责,包括尊重并接受外方的合理意见。不能够用狭隘的“爱国主义”(实际那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来看待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依法办事,真正公开、公平、公正、客观的规规矩矩办事,那样才能得到合资企业外方的理解和支持、配合,从而最终取得双方都满意的比较好的效果。】(引文完)
我记得那位中方总经理的名字是叫:张鹏举。后来,他退休到了北京,还担任政协委员;再后来怎样,我就不知道了……
注:插入张鹏举的介绍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7#
发表于 2014-1-6 11:55:37 |只看该作者
九万里风鹏正举——
天津本田摩托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中方总经理张鹏举的先进事迹相关推荐

·《机电新产品导报》1996

·《新闻天地》200802

·《中国石油和化工》2010

·《经济视角》2006Z1

·《邮电企业管理》19970

张鹏举同志现任天津迅达摩托车公司总经理、天津本田摩托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务董事、中方总经理。 19925,张鹏举来到天津迅达摩托车公司,面对产品大量积压、亏损严重、资不抵债,处于半停产状态的不利条件,他没有畏惧退却,而是团结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全体员工,在天津市政府、机械局的支持下,全面分析公司的自身实力及影响成功的各方面因素,积极探索引进外资嫁接改造的兴业之路,选择了世界著名的摩托车企业日本本田公司作为合作伙伴。他率领的谈判组使日方树立了合资建厂的信心,仅用八个月时间即促成了合资。1992128,天津本田摩托有限公司的签约成立,将日本本田公司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现代的管理及其名牌效应一步到位嫁接过来,使天津摩托车工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张鹏举开拓进取勇于创新,通过借鉴日方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企业实际,建立了新的竞争、激励机制,创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采用职能型组织机构,以岗定人,一人多岗、一岗多职;...  (本文共1)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机电新产品导报》1996Z1

保存时间:2014/1/3
原标题:九万里风鹏正举——天津本田摩托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中方总经理张鹏举的先进事迹_CNKI学问
http://xuewen.cnki.net/CJFD-JSSC1996Z1005.html

《中国招标》 199710  买方的权杖——关于招标的综述李梦尧  

【摘要】:正 在当今投资领域中,"招标"正在成为热点。一份统计资料表明,1986年至今,天津招标局先后接受委托招标项目近400,委托金额近60亿元。对于那些选择了招标的业主来说,他们得以节省的资金达4.6亿元,平均节资率为7.5%。正因为发挥了节约资金,提高投资效益的巨大作用,天津市
【关键词】: 招标项目 投资效益 投资领域 天津市 招标投标 巨大作用 受委托 委托金 统计资料 装修工程
【分类号】:F274
【正文快照】:
在当今投资领域中,“招标”正在成为热点。一份统计资料表明,1986年至今,天津招标局先后接受委托招标项目近400,委托金额近60亿元。对于那些选择了招标的业主来说,他们得以节省的资金达4.6亿元,平均节资率为7.5%。正因为发挥了节约资金,提高投资效益的巨大作用,天津市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8#
发表于 2014-1-6 11:57:24 |只看该作者
参考资料 天津本田摩托有限公司:张鹏举

现任职务:总经理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40年1月

出 生 地:天津市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文化程度:大专

民  族:汉

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情况:

县人大代表。

参加民主党派或社会团体情况:

1993年,中国啤酒协会副秘书长;

1994年,北京市政协委员;

1994年,顺义县县委委员。 

个人学习工作简历:

1960-1976年,解放军某部技术员、团工委书记、政研室代主任;

1976年-1992年天津市机械局质量处、科技处、办公室先后任副处长、主任;

1992年至今,天津迅达摩托车公司总经理;天津本田摩托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务董事、中方总经理;天津爱米斯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工作业绩及所获荣誉:

张鹏举同志自主持企业全面工作以来,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经过艰苦努力使企业一年上一个新台阶处于先进行列。1993年从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要求入手,当年步入天津百强企业行列。1994年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整体素质入手,实现产销量107449辆,利税1.72亿元,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国同行业排序前10名,在95年度公布的全国工业企业最优综合评价500家中列第14位。95年克服了摩托车行业大混战,日元升值等多种困难,通过产格管理和正确的经营决策,实现产量188000辆,销量182238辆、销售收入147960万元,利税25618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机械工业、天津优秀工业企业中仍处于领先水平。张鹏举同志具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党性观念,以身作则、廉结从政,团结领导班子,依靠广大职工创办了一流的企业。

1994年获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1995年被评为全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

进修考察情况:

1989、1994年赴美国、日本进修企业管理与国际营销、企业管理经济理论。

1993年在西北大学硕士进修班学习经济学。

1993、1994、1995、1996年赴日本、美国、泰国、巴拿马、瑞典、德国、意大利考察日本本田公司、考察摩托车世界状况、考察泰国本田。参加东京国际摩托车展览会考察发动机项目设备招标。

主要论著:

《用“平均质量等级”补充考核产品质量》、《全面质量管理是创优工作的中枢》、《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及营销对策》,参与主编了《走向世界的天津机械工业》。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中心  负责网页制作

保存时间:2014/1/3
http://www.cec-ceda.org.cn/qiye/q03/qj022.4.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9#
发表于 2014-1-6 11:58:59 |只看该作者
从那以后,我们还对合资企业开展过多次招标,情况就复杂得多:中日双方各出10名专家,意见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人多了,比较难统一。评标的人员太多了。有时,需要再分评标小组,吸收有关工作人员参加 ……
中方有总公司(法人单位)和分厂、分公司(最终用户)的矛盾,也比较令人头疼……
有一次,评标委员会争论不断,直到夜里2点才做出结论。
也有很多属于中外专家们意见一致的情况:
在另一家合资企业的国际招标中,有一台铸造用的“抛丸机”,是清理铸造后毛刺、废渣用的;估价100万美元。进行公开招标后,不少潜在的投标人购买了标书。但是,在开标前2天,原先的设计时选型参考的日本厂家,通过代理来电话说,因故不来投标了。剩余的5家参加了投标竞争。原招标文件附有参考图纸,是原日本厂家的示例图纸;招标文件特别说明:主要看技术要求;图纸仅为参考;要求生产供应厂商,必须要有成熟的技术,有实际供应能力。……投标人中一家,是意大利商家代理的。报价最低,不到50万美元。商务代表播放了视频录像篇,大约10分钟;并介绍说,在孟加拉国某地,已经有2台机器在使用。
评标专家想进一步了解情况。但是,商务代表说,我不懂。
要求派技术专家来说明和回答;
商务代表说,他们休假了,要一两个月后,才回来工作。
于是,陷入僵局……
于是,评标专家们再考虑次低的报价一方。那是个美国厂家,报价70万美元;对各项技术和商务问题,回答的都令人满意;于是,专家们决定:让其中标。
这下,意大利代理商生气说,你们不要最低价中标,招标不公!他告到天津市经委等部门……上级有关部门来了解情况。我介绍了上述情况,然后说:专家们评标是公正客观的;上级了解到日方总经理,他回答(大意)说,几百万美元的生产线,不能够买这样独台而没有任何把握的设备,专家们的意见是合理的。几经周折……最终,那家意大利代理商不告了。……
而对于合资企业,究竟招标和评标应该怎么办?我没有看到过明确的文件。如何确定其人选?是不要外国专家参加,还是也得报名参加“专家库”,随机抽取 ……?
而如果法定代表人有了问题,专家和招标代理机构多可能处于被动。
90年代中期,我的同事们从某厂回到招标公司,各个眉头紧皱,一言不发。我问:怎么了?也没有人回答。又过了几天,一位同事才悄悄地告诉我说:他们去某厂找厂长(法定代表人)办理招标结果的签字确认,以便发出“中标通知书”。不料,在会客室等了三个小时,厂长也没有出现。原来,该厂长(当时人称著名企业家;劳动模范等等),不满意招标结果;他撤销了原先的委托代理的授权代表,否定了招标结果;甩开招标公司,正在重新与外商谈判呢!?…… 一行人气得干瞪眼,也没有任何办法。……几个月后,也许是一两年后(记不太清楚了),我听说,那位著名的企业家,那位无视招标投标和法律尊严的“强人”,不久前被纪委“接到姥姥家去了”(采用的是,相声演员的对于“双规”的委婉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10#
发表于 2014-1-7 16:57:33 |只看该作者
续3
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过渡时期”的做法进一步思考。
应该说,这一阶段的做法,有些应该肯定;有些则是问题,需要坚决纠正的。
(1)对招标公司有审批权和与审查办合署办公的问题。我现在以为:在过渡阶段,招标公司有招标后进口批准直接办理进口的专用章,不再经过审查办而直接办理。那是由于刚刚“改革开放”,谁也没有成熟的做法;必需敢于闯,“摸着石头过河”;此外,我觉得,在实行招标做法的初期,不是单单靠几个文件就能推动的;必须有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权力”的推动。因此,这种做法,有其积极的一面。
    随着招标的不断开展,中央政府各个部门决定:政事分离;政企分离,那是完全正确的。
     尤其,后来,颁布实施了《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各方的权力与责任;权利和义务,都有法律规定明确了。如果,离开了法律,另搞一套,那才是最大的问题,才是最大的违法违规啊!
(2)招标初期的人工聘请专家的成绩应该肯定。主要是因为,数以万计的各行各业的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等被被信任,称之为“评标专家”而不在是“臭老九”,他们为了国家的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参加到评标工作中……他们的贡献是永远应该被记住的。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多招标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初期的人工聘请专家的问题,也应该明确吸取。主要是:a、聘请的范围有局限,有的更好的专家,特别是跨行业,跨地区时,如果人们不知道,就有可能不被聘请到。B、对聘请专家应该考虑的“回避”问题不足;c、责权统一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6-28 10:06 , Processed in 0.07651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