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30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上最牛的公章——五合章 系列文章

[复制链接]

435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1:40: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史上最牛的公章——五合章  系列文章

  
【收集转载者注:这是今年各个媒体有关报道;可能有重复之处。排列不分先后。】

五瓣公章.jpg (55 KB, 下载次数: 442)

五瓣公章.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沙发
发表于 2007-12-10 11:41:28 |只看该作者
全国上百媒体热议“史上最牛的公章”

“这是史上最牛公章”!11月29日,本报率先以深度文章《圭叶村:“五瓣”公章会审公共财务》报道了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财务审核公章被分成了五瓣,由5名村民代表各管一瓣对村里财务支出进行核销的事件后,《人民日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数十家著名媒体纷纷转载,除了贵州电视台等多家本地媒体跟进外,《华商报》、《重庆晚报》、《大河报》多家媒体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采访报道,《南方日报》和香港《文汇报》、光明网、东方网等媒体相继发表评论文章。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易等全国上百家网站转载了此文,网友们奔走相告,热情空涨。《南方周末》、《新民周刊》多家媒体希望通过本报联系圭叶村采访,“五瓣章”迅速在全国引起关注。

          媒体“三位一体”联动报道
  本报11月29日的《圭叶村:“五瓣”公章会审公共财务》发表后,网易率先在大稿特稿栏目以《看得见的民主:财务公章分5瓣5村民保管》全文转载,四川日报集团下的四川在线在转载此文时将标题改为《贵州“五合章”史上最牛的公章》,随后网民激动地套上了“史上最牛公章”的桂冠,在各大网站奔走相告,热情空涨,截至记者发稿时,网易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上排名第三,湖南红网却把文章标题改成《中国最牛的农民制造全球最牛的公章》置顶,让所有的网友及时参与讨论,在腾讯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首页,网友们的跟帖已经到达上万。天涯社区把文章推在首页,目前点击已经超过6万人次。记者在百度中键入“最牛公章”字样,找到相关网页约31700篇,据了解,鉴于“五瓣章”能够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新华网对此开辟专门的页码对“五瓣章”理财制度进行专题讨论。

与此同时《人民日报》12月3日在第十版以《理财公章分五瓣,花钱报销严把关》为题进行转载,并配发了三张图片,同日出版的《新京报》以《贵州一材财务用“五合章”》也进行报道,12月5日,《北京青年报》以《“五合章”代替“一支笔”》大幅版面转载了本报文章,另有《武陵都市报》数十家纷纷转载,除了等多家本地媒体跟进外,《华商报》、《重庆晚报》、贵州电视台、东方卫视等等多家媒体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采访报道,形成网络、报纸、电视“三位一体”的联动报道局面,在全国推动事件的迅速扩散。
   昨日,记者在新华论坛上看到,专题《“五瓣章”能有助反腐“防火墙”升级吗?》在“深度看点”栏目中排在第二,上百人对此发出自己的观点,大多数人对“五瓣章”理财制度大加赞赏,认为这样做能保证“小公章”不产生“大腐败”。

一个叫“深山客人”的网友称,看起来“土得掉渣儿”的办法有时却能收到奇效。通过这枚分成五瓣的印章对村干部手中的“一支笔”进行监督,一群朴实的农民实践着一种农村反腐新形式。这枚小小的印章完全有理由载入反腐倡廉的史册!

  网友“群龙无首”认为,公章竟能劈成五瓣分给五人使用,让人忍俊不禁,但细想却觉得这一办法“实在是高”。

 署名为“石滩坝”的网友发表评论说:掌管五部分公章的村民实际上就是一个“民主理财小组”,由他们对本村财务收支票据、账目进行审核监督,否决不合理开支,从实践的效果来看,有助于保证“小公章”不产生“大腐败”。


  有人说,这是真正有效、看得见摸得着的基层民主;有人说,这是解决困扰全国近70万行政村村务公开问题的一把钥匙;还有人说,应该向乡级、县级甚至更高一级的政府部门进行推行……溢美之词,溢于言表。而大量的网友为了让更多人目暏公章面目,面对贴子时,就一个字: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板凳
发表于 2007-12-10 11:42:20 |只看该作者
 能否推广成争论焦点


   但是,“五瓣章”能不能在其他乡村甚至更高级的部门财务管理中进行推广,专家和网友都有不同意见。

以“高度决定影响力”而著称的《南方日报》特约评论员洪巧俊发表文章对“五瓣章”民主理财制度大加赞赏,他认为,“五瓣章”理财制度实际上暗合“分权制衡”原理,虽然农民没有思想家、政治家的那些宪政理念,但民主无土洋之分,只要能推动民主,能取得权力相互制衡的作用,就是好的,就值得借鉴。洪巧俊说,公章分瓣法,实际上是让有执行权的没有监督权,让有监督权的没有执行权,构建了分离制约又能协调运转的机制。公章分瓣法与“行政三分制”(决策、执行、监督)的政府架构也不谋而合。“行政三分制”是通过合理分解权力,实现权力的有效制约,使决策更民主、科学,监督更有效、有力。让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形成整体合力和制衡效应,从而达到防止公职人员滥用权力的目的。从实践的效果来看,它有助于保证“小公章”不产生“大腐败”。这就是公章分瓣法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光明网发表的《民主土壤的培育比“最牛公章”更重要》说,“五合章”之所以成功是民主理财小组认真负责行使自身监督权力的结果,实现了乡村级治理从“为民做主”到“民自为主”的转变。东方网殷建光的文章认为,“史上最牛公章”,牛得好,牛出了民主的新思路,必然也能牛出管理的新气象。很有借鉴意义,华商报以《“最牛公章”牛在哪里?》为题发表评论称,这个“最牛公章”的确外表奇特,引人眼球,但如果对那枚漂亮的“最牛公章”过度阐释,我们难免会被“史上最牛”遮蔽双眼,很容易忽略其“最直接的分权制衡”这一精神内涵。
 
 时事评论员岳建国在红网发表评论时,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说,村民想出了用几个人各持一把锁代替一个人掌控一把锁管理村组财务室的好办法,接着又把这一思路应用到对公款支出的把关上,仅此而已。这种现象告诉我们,权力必须适当分散、必须相互制衡这个道理,并非是某个思想家、政治家的一时灵感和专利,也不是某个国家、某个区域特有智慧的产物,而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个必然阶段,是所有国家的公民们在探索社会公平和正义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结果。

   同时有人也态度明确地反对推广“五瓣章”。红网一个署名为李清的评论员认为,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五合章”制,是一种无奈的、不完全的和缺乏保障的民主。著名的新闻评论员李六合也是反对中的代表,他认为“五瓣章”脱离时代,不宜推广。

   李六合说,在21世纪的今天,农民还用这种“土得掉渣儿”的办法——通过这枚分成五瓣的印章对村干部手中的“一支笔”进行监督,固然有助于保证“小公章”不产生“大腐败”,但做法脱离时代,不宜推广的理由有:一、现在社会已进入21世纪,很多东西都在向电子化转变,在时间就是金钱讲究效率的今天,而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把审核财务的一枚印章分成五瓣,显然是在倒退,不合时代和建设新农村的节拍。二、完全没有必要把公章分成五瓣,表面上来看是对“物”的监督,但实质却是对“人”的监督,这做法是对基层领导的极大不信任,毕竟绝大部分领导是可以信赖的。

此稿为12月6日见报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地板
发表于 2007-12-10 11:42:49 |只看该作者
“史上最牛的公章”出来后,全国目前近百家网站BBS转载了此文,网友们奔走相告,对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的“五合章”大家赞赏,至于如何推广,有人主张可行,有人却表示担忧。说实在话,很多人都不太喜欢读政治题材的稿件,但是作为记者,我们必须把历史真实记录,同时又要让读者愿意看。网友们高度的热情,让我们深深感动和欣慰。
  把审核财务的一枚印章分成五瓣,分别由5名村民代表各管一瓣,经他们审核同意后把梨木合起来盖上,村里花出去的钱才能报销,“五合章”改变了过去“一枝笔”的做法。但他不仅仅是这个村里的一个小事,作为最基层的组织,此举具有一定的典范和创新意义,于是我把笔锋往中央一直在提,而一直在探索的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的角度上来引。关于这个文章,从技术上来说,作为作者,我知道这个文章的成也在此,失也在此,这个文章必须展开讨论,但是我们的讨论不是很精,相对比较粗糙,而且有点点繁杂,看上去有点罗嗦。
  
需作一点补充说明的是,原稿上把该章的构想兼制作者写成了“谭洪源”,其实是一个叫“谭洪灿”村民。因为疏忽,造成了这点笔误。人民日报上发稿时,出现一个名字“张勇”,其实生活中这个朋友不叫这个名字,他根本没想到署自己的真名,我在初稿件里连我的名字也没有写,他看到这个稿件后,帮忙我们把这个稿件传出去时,而忘记加了与香港文汇报记者李睿的名字,所以也就成了这个样子。稿件在采写过程中,李睿参合作采写的付出了大量劳动。许多网站和论坛直接从我的博客上转过去了,造成没有尊重李睿老兄的心血的结果,作为当事人,我深表遗憾和歉意。

目前为止,新华网已经开辟专页,以题为《"分瓣章"能有助反腐"防火墙"升级吗》展开讨论(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07-12/01/content_7175136.htm),

网易给予全文转载:http://news.163.com/07/1129/16/3UFU1OP400011SM9.html

四川在线《贵州“五合章”----中国最“牛”的公章》为题,予以转载
http://www.scol.com.cn/law/sdbd/20071129/20071129121907.htm

红网配发了评论文章《从“五合章”看“分权与制衡”》(http://hlj.rednet.cn/c/2007/12/04/1387936.htm),

与此同时人民日报以《理财公章分五瓣 花钱报销严把关》进行报道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7-12/03/node_8.htm

新京报也予以报道: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 ... 2-03/014@082558.htm 

南方日报也发表了题为《“一章分五瓣”制衡权力的启示》的: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newdaily/pl/index.asp

腾讯网:http://news.qq.com/a/20071205/001933.htm

中央电视台网站:http://news.cctv.com/china/20071206/101237.shtml

北京青年报: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259350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5#
发表于 2007-12-10 11:43:28 |只看该作者
正如红网的评论文章所说:“这则消息还告诉我们,制度创新并不神秘和复杂,其风险和成本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大,只要有创新的意识、胆量和适当的环境,任何地方和任何群体都可以实施。”制度的创新有了,但是如何推广和完善?圭叶村的章更大程度上是财务报销审核章,它最大的用途是监督村干部乱用钱,它的运行才是真正的财务公开,我个人并不主张把一个单位的行政章这样“四分五裂”,但是用这个办法来监管财务,是可行的。但是如何避免消极的不利的因素,怎样做才更科学,我们期望更多的人从更深入的角度展开讨论!

1、“一章分五瓣”制衡权力的启示
南方日报 洪巧俊

  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把审核财务的一枚印章分成五瓣,分别由5名村民代表各管一瓣,经他们全部审核同意后盖上章,村里花出去的钱才能报销。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五合章”改变了过去“一枝笔”的做法。

  其实这个做法不仅改变了以往的“一枝笔”,也管住了村干部的腐败。不要小看了“不入品”的村官,官小权力却不小,要不,一些地方竞选村主任也不至于拿百万元去贿选。一枚印章分成五瓣,这种做法看起来“土得掉渣儿”,但就是这土的办法管用。说得好听点是一群朴实的农民实践着一种反腐新形式,是农民很朴素也很有效的民主理财方式。在圭叶村把一枚印章分成五瓣之前,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区西郊乡阎砦村已有“三瓣章”,做法大同小异。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庞洪铸教授说,这是群众行使自身管理和监督权力的一种体现,是对权力的一种制约,是村级民主的一种体现。

  “五瓣章”、“三瓣章”,实际上都暗合“分权制衡”的原理,虽然他们的脑子里也许还没有“民主、权力分立、权力相互制衡”这些高深的宪政理念。我在农村生活了几十年,熟悉许多农民“土得掉渣儿”的做法。比如一个村仓库,至少有两个仓库保管员,大门上就至少有两把“铁将军”看门。再比如村民调口粮,扶秤的是一人,旁边还站着一个专门看秤的人,这个人实际上是监督扶秤的人,防止秤砣不按会计报的数字向前或向后多移。这些现象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权力必须适当分散、必须相互制衡。“缺一把锁开不了门,缺一段章下不了账”。农民质朴、憨厚,但也有狡黠的时候,比如选举村干部,每个候选人都有一个小木斗,斗上贴着候选人的名字,每个村民的手心里都捏着一颗大豆,村民们大多把藏着大豆的手放进每个“候选斗”,大豆丢进哪个斗,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要我说,这种“狡黠的选举办法”才是最公正,最能反映民意的。的确,农民没有思想家、政治家的那些宪政理念,但民主无土洋之分,只要能推动民主,能取得权力相互制衡的作用,就是好的,就值得借鉴。

  公章分瓣法,实际上是让有执行权的没有监督权,让有监督权的没有执行权,构建了分离制约又能协调运转的机制。公章分瓣法与“行政三分制”(决策、执行、监督)的政府架构也不谋而合。“行政三分制”是通过合理分解权力,实现权力的有效制约,使决策更民主、科学,监督更有效、有力。让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形成整体合力和制衡效应,从而达到防止公职人员滥用权力的目的。从实践的效果来看,它有助于保证“小公章”不产生“大腐败”。这就是公章分瓣法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6#
发表于 2007-12-10 11:44:01 |只看该作者
2、从“五合章”看“分权与制衡”
  村主任去县农业局开一个扶贫工作会议,“因为工作需要”,他买了一包11元的黄果树香烟,另外花7块钱吃了一顿饭,去的车费没要求报销,打算报一张10元的返程车票。有村民代表质疑说,“买香烟这个事情说不清楚”,不同意报销28元。村主任当时很气愤,顺手就把票撕毁了。这是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的一幕。该村把审核财务的一枚印章分成五瓣,分别由5名村民代表各管一瓣,经他们审核同意后把梨木合起来盖上,村里花出去的钱才能报销。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五合章”改变了过去“一枝笔”的做法。(详情见2007年12月3日红网)
  
  类似的消息在河北省邯郸县、河南开封等地也发生过,有专家当时分析说:“这一看起来土得掉渣儿的办法,实际上却暗合‘分权制衡’的原理。采用这种方式理财,算是真正实现了从结果公开到过程公开、从专制决策到民主决策、从纵向监督到横向监督、从对上负责到对下负责的转变。”有了这些转变,基层民主当然就容易落到实处,村组干部们要想肆无忌惮道挥霍村民血汗钱,起码不那么容易了,农村社会也将更加和谐。但笔者因此产生这样一个疑问:这么好的财务管理举措,为啥是乡下的农民们首先想出来的?
  
  类似“五合章”的举措中隐含的“民主、权力分立、权力相互制衡”等高深的宪政理念,村民们可能并不很清楚,可以排除不是直接借鉴过来的。真实的情况是,由于对集体财产、财务管理混乱局面的严重不满,村民们主动地想了无数办法来解决,即使一次一次都不能奏效,也没有停止探寻的脚步,最终,他们想出了用几个人各持一把锁代替一个人掌控一把锁管理村组财物室的好办法,接着又把这一思路应用到对公款支出的把关上,仅此而已。这种现象告诉我们,权力必须适当分散、必须相互制衡这个道理,并非是某个思想家、政治家的一时灵感和专利,也不是某个国家、某个区域特有智慧的产物,而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个必然阶段,是所有国家的公民们在探索社会公平和正义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结果。“民主无土洋之分”,也包含着这个道理。
  
  这则消息还告诉我们,制度创新并不神秘和复杂,其风险和成本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大,只要有创新的意识、胆量和适当的环境,任何地方和任何群体都可以实施。安徽农民创造出联产承包责任制,福建农民创造出以分林到户为精髓的林权改革;锦屏县的农民创造出防止村级权力过于集中的“分权制衡”,这些都是已经或有望对中国全局变革产生深刻影响的重大创新。对此,信息灵通、见多识广、知识分子成堆的城里人不知做何感想?

[稿源:红网][作者:岳建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7#
发表于 2007-12-10 11:44:36 |只看该作者
3、“土得掉渣儿”的“分瓣章”不宜推广 [http://bbs.cri.cn/simple/index.php?t445905.html  
李六合  

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把审核财务的一枚印章分成五瓣,分别由5名村民代表各管一瓣,经他们审核同意后把梨木合起来盖上,村里花出去的钱才能报销。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五合章”改变了过去“一枝笔”的做法。(12月1日新华网)

看了这个报道,笔者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农民还用这种“土得掉渣儿”的办法----通过这枚分成五瓣的印章对村干部手中的“一枝笔”进行监督,固然有助于保证“小公章”不产生“大腐败”,但总感到这做法脱离时代不宜推广。

其一,现在社会已进入21世纪,很多东西都在向电子化转变,在时间就是金钱讲究效率的今天,而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把审核财务的一枚印章分成五瓣,显然是在倒退,不合时代和建设新农村的节拍。毕竟时代要前进而不应该返古。

其二,完全没有必要把公章分成五瓣,表面上来看是对“物”的监督,但实质却是对“人”的监督,这做法是对基层领导的极大不信任,毕竟绝大部分领导是好的可以信赖的。因为“分瓣章”最后还是由人掌控的,现在监督领导的经验很多(比如严格实行财务管理“分权制”,建立财务审批、记账和保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制度等),把领导监督好了也就等于把公章监督好了,没有必要非要用“土得掉渣儿”的把审核财务的一枚印章分成五瓣。话又说回来,村民实在对村官信不过,可以通过选举把他换掉,何必搞“分瓣章”呢?

其三,“分瓣章”这只是一个村的很局部经验,如果推广开来,其他地方和部门特别是高层管理部门都照搬照用“五瓣章”的管理办法来防止腐败,用蜗牛爬行的速度搞经济建设,那我们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8#
发表于 2007-12-10 11:45:05 |只看该作者
3:忆石文学论坛发表《从"中国最牛的公章"说理财与腐败》
有人把这枚公章称为中国最牛的公章,也有人把这枚公章称为“在中国,从根本上解决贪污腐败,取消一把手“一枝笔”制度,真正民主理财的里程碑。”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贵州博士网站,站长李从国先生说:“这是一针见血的民主,真正有效的民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主!”


  长期以来在不少数领导干部的眼里,“民主理财”算不得什么大事,他们不知道“民主理财”却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领导干部权利过大,特别是“一把手”领导下的企、事业单位,“一把手”掌握手中的“一枝笔”滥用手中的权利,乱花国家的钱,缺乏民主监督机制,造成了不少干部,个人主义膨胀,“眼无国法”“眼无群众”,这些干部被群众称为“瞎眼”干部。到头来造成单位损失和他个人的牢狱之灾。


  不规范财务管理会不自觉的把领导干部带到腐败的边缘,这枚公章的肢解,代表着权利从过于集中走向相对民主,它不是权利的削弱,而是群众知情理财,监督理财,从根本上解决贪污腐败,树立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威信,树立人民公仆形象的最好办法。


  不规范财务管理会不自觉的把领导干部带到腐败的边缘,这枚公章的肢解,代表着权利从过于集中走向相对民主,它不是权利的削弱,而是群众知情理财,监督理财,从根本上解决贪污腐败,树立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威信,树立人民公仆形象的最好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9#
发表于 2007-12-10 11:45:35 |只看该作者
4“最牛公章”牛在哪里?
  ■ 毕诗成

  这几天,贵州省锦屏县一个名叫圭叶村的地方突然名动四海,只因为他们村里的的财务审核公章被分成了五瓣,由5名村民代表各管一瓣,村里所有支出,只有经他们审核同意后把公章合起来盖上才能报销。这个与历史上的“虎符”有些异曲同工之妙的“五合章”,被网民激动地套上了“史上最牛公章”的桂冠


  尽管人家“五合”了一年,但我们还是如同发现“新大陆”一般兴奋不已。有人说,这是真正有效、看得见摸得着的基层民主;有人说,这是解决困扰全国近70万行政村村务公开问题的一把钥匙;还有人说,应该向乡级、县级甚至更高一级的政府部门进行推行……溢美之词,溢于言表。

  这是个新事物不假,这个乡村理财模式颇有些朴素的“技术含量”也不假,但如果以为我们就此摸到了基层民主的不二法门,未免有些盲目乐观。窃以为,这个所谓的“史上最牛公章”并不具有大面积复制的可行性,它能够作为“先进经验”推广的,只是章子里蕴涵的基层分权制衡的民主思维。
  “最牛公章”的核心就在于把村里的财务审核权分到几个村民手里,花每一分钱都让大家一起拍板做主,避免了一两个人暗箱操作导致的花钱随意,报账混乱——— 全部的看点仅此而已。问题是,这是有前提的:村里的人数必须足够少,否则五人不足以体现代表性;被选出的“把章人”必须人格过硬,并且要和村干部关系“不冷不热”,否则要么不好合作,要么得不到村民信任;村里的小组不能太多,最好只有五个,否则审定花销时难免偏了这个、轻了那个……随便哪个前提瓦解了,“五合章”便很容易整体“崩盘”。

  这些条件在每年经费只有五千元的圭叶村可能很微妙地维持了平衡,但对于其他村落,尤其对于乡镇、县级政府部门而言,却很难如法炮制。到了大的村子,如果有10个小组,是不是要把公章分成10份?到了比较富裕的村子,财务开支较频繁的情况下,是否要让把章子的随时待命?不管是10人聚齐,还是随时待命,成本是否大了些?更重要的是,按照现有村里财政制度,也有村主任、会计等表面制衡的因素,这些人也都是村民选举出来的,但为什么照样屡屡出现账目混乱甚至腐败呢?村民把希望寄托在两三个人身上被证明不可靠,又如何保证寄托在五六个人身上就可靠了呢?

  其实,正是因为在各级部门的日常决策中,太缺乏最基础的“分权制衡”,才让我们对于这个“能看得到”的民主形式兴奋不已,而不管它是否真的体现时代的进步。“最牛公章”的核心是把权力分成五份,让村民代表互相牵制,但对于现代民主制度而言,这只是一个最简单并且存在很多漏洞风险的形式,在小小的圭叶村或许可以暂时实现,但对更多的中国农村而言,还必须把希望寄于强化制度设计,在村级权力公开监督上、村务公开形式上、民众参与保障上更多体现村民的意愿,探索更健全的权力掣肘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最牛公章”在过程公开、集体决策、横向监督、向下负责等方面隐约存在的精神实质,才值得全面、深刻挖掘。

  村主任谭洪康有句话很值得深思,按照他最朴素的逻辑“民主就是为了实现大家的意图”———其实,村民自治所有的手段,都应该围绕这个最朴素的逻辑来展开;任何民主形式,不管多花哨,最根本的指向应该就是“实现大家的意图”。

  这个“最牛公章”的确外表奇特,引人眼球,但如果对那枚漂亮的“最牛公章”过度阐释,我们难免会被“史上最牛”遮蔽双眼,很容易忽略其“最直接的分权制衡”这一精神内涵。  

来源:华商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10#
发表于 2007-12-10 11:46:12 |只看该作者
5、民主土壤的培育比“最牛公章”更重要

光明网-光明观察  

村主任去县农业局开一个扶贫工作会议,“因为工作需要”,他买了一包11元的黄果树香烟,另外花7块钱吃了一顿饭,去的车费没要求报销,打算报销一张10元的车费。有村民代表质疑说,“买香烟这个事情说不清楚”,不同意报销28元。村主任当时很气愤,顺手就把票撕毁了。

  这是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的一幕。该村把审核财务的一枚印章分成五瓣,分别由5名村民代表各管一瓣,经他们审核同意后把梨木合起来盖上,村里花出去的钱才能报销。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五合章”改变了过去“一枝笔”的做法。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调动军队的“虎符”,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右半存朝廷,左半给统兵将领。调动军队时需统帅与将领两半符相合方可,此举目的在于防止个人独断专行,擅自调动军队。圭叶村的“五合章”与历史上的“虎符”可谓异曲同工,看似是出土文物的老办法,其实暗含着分权制衡、民主理财的新理念。

  “五合章”之所以取得实效,我看源于两点:

  其一,村民监督的阵线前移。虽然从中央到地方一再强调要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但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村民关心的内容不公开或少公开,即使发现了帐目问题,“生米也已煮成了熟饭”,村民就算经过清查帐目、司法程序或是层层上访严惩了当事人,但也难以挽回集体经济的损失,
顶多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

  实行“五合章”制度后,村级财务下帐报销时,须经过理财小组成员逐笔审计批准,且采取一票否决。这样民主理财就由原来的监督结果转变为监督过程,村民监督阵线的前移更有助于从源头上杜绝腐败。

  其二,村民民主监督的意识较强。其实原有的财务制度本身就有很多互相制衡的因素,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财务人员监督意识不强,和腐败“一把手”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最终使民主监督流于形式。

  正如当地朴素的逻辑,“民主就是为了实现大家的意图”。使用签字和按手印等方式,可以找人代替,使用公章做就更透明了。村民代表敢于“较真”,对“白条单”决不姑息。例如,村委会文书谭洪均应邀去县城朋友家吃喜酒,顺便给村里买了一个温水瓶,村民理财小组在审核财务时发现有票据与他去吃喜酒的时间为同一天,而且去处一致。村民理财小组讨论后认为,这类票据不应该作为公差报销,因此不能盖章。理财小组成员谭洪源说:“我们理财小组都是由村民选出来的,必须约束村组干部乱花钱的行为”。

  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来执行,“五合章”的成功是民主理财小组认真负责行使自身监督权力的结果。可以说,正是不断增强的村民民主意识,再加上较为完善的制度监督程序,最终实现了兼庄乡村级治理从“为民做主”到“民自为主”的转变。

  我们不能完全被“史上最牛公章”奇特的外表和构思吸引,它的出现是当地村民民主意识萌生和发展的产物。“五合章”只是权力监督和制衡的载体,对于想效仿圭叶村做法的其他村庄应该看到,产生“五合章”的民主土壤的培育比“五合章”更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11-8 23:00 , Processed in 0.08075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