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杨致远和大卫·费罗(Da&&vid Filo)在斯坦福大学就读时创建了“Jerry'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网站。当时,互联网还处于发展初期,用户基本上都是大学生和科学家。但后来随着消费者们也慢慢开始触网,新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次年,他们的网站更名为“Yahoo”。该名称是“Yet Another Hierarchical Officious Oracle”的首字母缩略词。当时,运营网站并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在 1994 年,雅虎成为了第一家进军互联网搜索领域的公司,但这种领导地位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雅虎在当时使用的是所谓的‘浏览树’分层搜索体系,但由于缺少智能化引擎的支撑,因此和 Google 公司的搜索结果对比,雅虎搜索引擎的反馈结果显得非常愚蠢,根本一无是处。最终,雅虎被迫对其他搜索引擎发起许可,例如 Google 和 Bing。
让人感到困惑的历史
如果你曾经阅读过雅虎公司在过去十几年中的故事,想必你会有种乘坐过山车的感觉。每一任 CEO 的离去所代表的都是一个谷底,而每一位新任 CEO 的到来都会再次引爆乐观情绪。
不论是联合创始人兼前任 CEO 杨致远(Jerry Yang)、蒂莫西?库格尔(Timothy Koogle)、带炽烈色彩的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带好莱坞色彩的特里·塞梅尔(Terry Semel)、斯科特·汤普森(Scott Thompson)还是现任 CEO 玛丽莎·梅耶尔,每一任领导人都为雅虎公司的前进路径而想破脑壳。每一任领导人为雅虎公司制定的企业使命也大相庭径。
这一切到底是谁的错?
当曲终人散,梅耶尔离开雅虎,且雅虎被分拆出售的时候,人们或许会开始质疑她是否为 CEO 的最佳人选。笔者并非这个群体的一员,从梅耶尔任职 Google 期间的表现及其对众多应用面极广的产品(包括搜索引擎、Gmail 和 Google 地图等)所施加的影响力看来,她的能力根本毋庸置疑。
那么,梅耶尔是否过于偏向媒体行业,以至于忽略了雅虎作为科技公司的核心呢?后者显然更加接近梅耶尔的老东家 Google 的战略,她为何会对其置之不理呢?她明明可以在上任期间出售雅虎公司的媒体业务,并用出售业务所赚取的资金以及雅虎公司手握的阿里巴巴 20% 的股权打造出优秀的产品。凭借这些条件,雅虎甚至可以进军硬件行业。
梅耶尔拥有从事人工智能业务的背景,她完全可以打造出雅虎专属的 Siri,甚至是和亚马逊公司的 Echo 相类似的智能机器人。如果梅耶尔能先知先觉,她甚至有可能先于亚马逊公司打造出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人。当然,想要进入硬件行业并非易事(这一点只需询问 Google 就知道),因此这个尝试或许也会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