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2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谨防供应商挂羊头卖狗肉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4226

积分

精灵王

招标师徽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7:54: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有的施工单位,投标的时候名头很大,评审他的投标文件时,各方面也都很不错。但目前市场上好多施工队都是挂靠在大公司下边的非专业施工队。这些施工队没有工程师,没有技术人员,没有机械设备。要是让他们中标了,工程项目能否按时完工?工程质量如何保证?”在谈到招标过程中应对施工单位进行考察时,某省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对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施工单位提出了这样的质疑。

两年前,该省有一个工程建设项目,投入资金额比较大。上级领导给政府采购中心下达任务,要求政府采购中心一定要保证所中标的施工队伍有很强的工程执行能力,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

  项目开标前,共有13家工程单位递交了投标文件。评标专家对13份投标文件进行了严格的评审,认为大部分投标工程单位对招标文件的要求都做到了基本响应。为确保投标企业的投标文件所描述的情况属实,政府采购中心在项目中标结果公布的前一周,对这13家投标企业进行了考察。有意思的是,当考察到“中国XX建筑总公司青海分公司”时,经打电话询问,得知他们的公司在一个小区里的居民楼里。实地考察后发现,这是一个单元房,门口挂了一个牌匾“中国XX建筑总公司青海分公司”。很显然,投标文件上写着的十几个高级工程师、几十个工程安全人员等不太属实。政府采购中心工作人员要求查看他们的财务表、往年的工程记录等,他们全都拿不出来。而这家施工单位投标文件的各项条款都响应很好,报价也是最低的,若不是实地考察了解,中标单位还真有可能是他们。

  该政府采购中心主任介绍说,为了获得良好的考察结果,他们专门制作了表格,对于表上的内容要全部填写,一轮考察下来,最终合格的供应商只有7家。随后,他们又对这7家供应商进行了第二轮考察,重点考察他们的施工业绩、样板工程等。经过两轮实地考察和评审专家的严格评审,最终一家施工综合能力较强的企业中了标,报价合理,工程按期完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666

积分

圣骑士

沙发
发表于 2010-9-13 18:18:37 |只看该作者
挂羊头卖狗肉

这个是现在很多单位投标的代名词,事实上现在也有很多单位就是靠贱卖资质,挂靠收取管理费等手段谋取单位的业绩,而不去考虑挂靠单位的实力。而使得很多单位在中标后靠耍赖等手段实施合同,为业主带来很多的不便。
  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111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招标师徽章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板凳
发表于 2010-9-14 08:01:05 |只看该作者
问题是如何从根本上防止发生。
请访问我的专栏:https://www.zhihu.com/column/c_13695202689525596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0

好友

2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无欲而刚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最爱沙发 终身成就奖

地板
发表于 2010-9-14 09:02:34 |只看该作者
它本来就是个分公司,没有法人资格,资质和人员都是总公司的,当然什么都拿不出来。资审的时候就应当刷下来。分公司不独立核算的连个财务也没有,独立核算的财务也就是几个人的费用流水帐。资审时就能够发现,还有它中标的份吗?

楼主这个案例有些牵强。现在假的东西确实多,但类似这样的挂羊头卖狗肉的是混不到开标的。

还有,这个不是“供应商”,是“承包人”。招标之前习惯上称:找一家“施工企业”,或“施工单位”,或干脆就叫“施工队”都可以,就是不能叫“供应商”。招标过程叫“投标人”,在合同中是“承包人”。

招标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将这些个名称搞准确,这个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无欲而钢 邮箱:wyqkk@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0

好友

2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无欲而刚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最爱沙发 终身成就奖

5#
发表于 2010-9-14 09:10:46 |只看该作者
政府采购工程类也应该进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招标投标活动,即“进市场”。进入市场的施工企业是必须备案的,只要不是设定排斥外地投标人或收取高额备案费用,这个备案也是有道理的,如果这个项目进市场,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这样的“分公司”是不具备资格的。

前几天的社友说的为当地税收,竟然有监督机构指使招标人必须和中标人分公司签合同的情况是不规矩的,应当坚决抵制。
无欲而钢 邮箱:wyqkk@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好友

2996

积分

精灵王

管旋乐团~

招标师徽章

6#
发表于 2010-9-15 13:03:58 |只看该作者
习惯就好,社会上这种现象太多。挂羊头卖的是狗肉还好些,指不定卖的是什么肉呢

说到挂靠,对施工队或包工头而言,不挂靠怎么拿项目?吃什么? 他们的能力确实够大

另外,挂靠确实是贱卖资质,有资质的单位同时也会获得业绩,得到管理费。对于部分小项目利润又不高,还不如直接卖了资质来得快!

只是苦了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招标过程要擦亮慧眼,预防并洞察这些猫腻,防止问题发生。  这么说,估计会被人怨了
“一招两式”闯江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464

积分

精灵王

我是蜗牛的那个牛。

招标师徽章

7#
发表于 2010-9-16 10:47:56 |只看该作者

回 1楼(冰临城下) 的帖子

1楼的同学说得非常正确,我们就碰到过这种情况,投标时有一家国内很大的专业化工程公司,然后以最低的投标价中标,虽然评委对他们的价格感到疑惑,但找不出明显不合理的地方,这家单位中标后施工时采取了一拖二赖三耍横的手段,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后来才知道这家大公司把资质出卖给了几个混混,收钱后配合混混们投标。大公司尚且如此,中小公司的卖资质的情况就更多了。做招标也有两三年了,感觉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和投标市场比较乱,鱼龙混杂,监管太不到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8-16 12:39 , Processed in 0.0806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