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药品招标不能“唯低价是举”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4226

积分

精灵王

招标师徽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5:15: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日前结束的安徽省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中,一大包板蓝根(20小包)中标价仅1.4元。业内人士透露,照行业平均水平,一大包板蓝根刨除人工费用外的成本就高达3.7元。药价虚高固然应予以重击,但这种“亏本中标”行为也会给药品质量带来隐患,尤其需要警惕部分企业有意形成产品垄断而“报复性”低价中标。

  由于难以承受极低价中标,安徽省此次基本药物招标中,不少实力较强的大型中药企业选择了退出,如此一来,多数市场被地方小企业占据。行业人士担忧,药品极低价中标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一方面,报出如此低价的医药生产企业能否真正稳定供货还是悬疑;另一方面,博“低价”的恶性竞争最终可能导致真正重视药品疗效的“良心企业”生存环境恶化。

  尽管药品招标采购明确提出“质量优先”的原则,但该原则过于空泛,原因是对于中药质量的评价存在技术难度。目前国内也缺乏权威的质量评价体系,虽说有国家标准,但国家标准一般都是最低标准,即使都满足了国家标准,药品质量与疗效也会千差万别。如果冒着牺牲疗效与质量的风险换来了低价格,对百姓与医药行业发展而言无疑都是“双输”。

  近期,一边是中药材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一边是安徽省药品招标出现“极低”中标价,不少企业利润空间面临“前后夹击”。然而,令不少医药企业担忧的是,上述“唯低价是取”的招标模式很可能被更多省市效仿,毕竟低价名义上惠民,且能够为当地政府节约医保开支,但长此以往也很可能导致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无人愿意生产。

  今年以来,包括三七、太子参、金银花等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加上人工成本、管理费用的提升,不少中药生产商倍感压力。由于中药材价格目前不在政府管控范围内,因此中药材价格也很容易被恶意操控或炒作,如此一来中药企业的成本更加无法预测。再加上招标中企业恶意低价竞争,不少中药企业的供货积极性大大降低。甚至有人担忧,这些低价药品未来某一天会在药店货架上忽然消失。

  的确,药价虚高需要重拳出击才能解决。需要明确的是,药价虚高的祸根在于公共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体制,通过招标采购来降低药价本身就是“打错了板子”。如今,“板子”不但继续在打,而且力度越来越重。“亏本”中标可能会对药品质量带来不可估量的潜在威胁,不排除有铤而走险的企业,在原材料上偷工减料控制成本,危及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我国医药市场一直存在“多、小、散、乱”的问题,如今市场的竞争愈发白热化。不排除有的企业采取恶意低价中标的方式,将竞争对手驱逐出局,不惜以短期亏损的代价获得某一产品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形成垄断优势进而大幅提价,如此,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都将受到负面影响。

  低价值得鼓励,招标本身也没有错,但招标产生低于成本的价格就存在问题。未来需要对医药企业的合理成本进行考察评估,进而确定合理的利润空间,至于打击虚高药价,还是那句话,必须在破除“以药养医”体制根子上做文章。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8-17 04:47 , Processed in 0.07601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