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峡工程质疑问题调查 工程投资是否超预算成疑

[复制链接]

17

主题

0

好友

8541

积分

风云使者

招标师徽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4:08: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经济参考报  

  随着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的到位,一些网络媒体关于三峡工程问题的质疑重新开始抬头,持反对意见者甚至断言,蓄水至175米后,三峡工程的负面效应将集中显现。
  最近,《经济参考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调查。
  工程投资究竟有没有超预算?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建设投资一开始就备受关注。曾是“反对派”的两院院士、三峡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潘家铮介绍说,上世纪50年代,关于建三峡是否经济的争论非常激烈,最后反对意见占了上风,工程没有上马。改革开放后,三峡工程再次提上议事日程时,“反对派”仍然提出经济、技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1989年5月,《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重新编制完成,测算的工程静态总投资从过去的500亿元增加至900亿元。1978年至1988年,全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277亿元,年均投资额不到480亿元。
  而900亿元的静态投资按17年的建设周期测算,动态投资接近2000亿元。当年国内一些专家担心三峡工程是“投资无底洞,工期马拉松”式的工程,再次反对三峡工程上马。
  三峡工程经全国人大批准上马后,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全面加强投资管理,首创了“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投资管理模式,加强了从设计、招标到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投资控制,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年代若干年调整一次工程总概算的做法。
  原三峡公司总经理李永安说“大型建设工程17年来没有调整过一次概算,这在我国是从来没有过的。”
  截至2009年底,三峡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849亿元。令人不解的是,一些海外媒体在报道中竟夸大三峡工程的投资,说什么“三峡工程的总投资可能达到3000亿元,大大超过了原来500亿元的预算”等,明显与事实不符。
  三峡蓄水会不会影响地轴转动?
  2006年三峡大坝全面建成时,有人在网上散布说三峡“由于大坝重量惊人,会压迫到地壳,可能引发地震”,甚至“可以轻微扭转地轴”;今年,又有人在网上拿三峡水库蓄水说事,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4月号介绍了中国的三峡大坝导致地球自转轴偏离了将近一英尺。”
  这些危言耸听的传闻,明显是早期“三峡工程可能诱发地震”说的夸大与发挥。著名坝工防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说,现在全球已建成几十万座大坝,仅30多个国家报道过有100多次水库地震事例,但并未全部得到确认,国际大坝委员会的资料仅列出了三四十次。
  2003年以来监测数据显示,三峡库区的微震、极微震活动呈逐年递减的趋势。2010年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最大水库地震为2010年10月巴东县东瀼口M 2.3级地震。地震强度、地震频次均低于2008年、2009年试验性蓄水同期地震活动水平,没有出现135米、156米蓄水期间微震、极微震频发的现象。
  三峡库容过大会导致地轴偏转的说法也没有根据。据调查,三峡水库蓄水至175米后,最大库容为393亿立方米,在世界上仅居第22位,远非想象中的“世界超级大水库”。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世界上就诞生了5座蓄水量都比三峡水库393亿立方米这一最大库容多1000亿立方米的水库,其中最大的是津巴布韦的卡里巴水库,库容高达1840亿立方米,最小的是加拿大的马尼克五级水库,库容达1418亿立方米。
  三峡水库保持175米水位运行每年不足两个月,其多数时段的库容只有100多亿立方米。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说,三峡水库蓄水至175米后,水库诱发地震活动发生重大变化可能性不大。
  上游泥沙会不会淤塞库区河床?
  受三门峡水利工程建成后黄河因泥沙淤塞日益成为“地上河”的影响,泥沙问题是三峡工程论证时的重中之重。曾几度上书中央强烈反对兴建三峡工程的著名科学家黄万里,也是因为担心三峡会重蹈三门峡的覆辙。
  正是这一反对意见,使三峡工程在对待泥沙问题上,采取了更加审慎、科学的态度。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说,三峡水库泥沙问题的研究,不仅结合葛洲坝(9.68,0.03,0.31%)等18座水库的实际调查对比,而且还在北京、南京、武汉、重庆等兴建了13个泥沙模型,组织国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模型试验和专项研究。
  吸取三门峡的教训和葛洲坝的经验,三峡工程创造的“蓄清排浑”的水库调度模式,使我国在解决水库泥沙问题方面的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据介绍,三峡水文(泥沙)观测数据显示,三峡水库总体淤积情况好于初步设计时的预测。2003年至今年9月,三峡入库悬移质泥沙15.682亿吨,出库悬移质泥沙4 .117亿吨,排沙比为26.3%,与设计预测值大体相当。
  负责三峡工程设计总成的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介绍说,由于上游水土保持工作的加强和上游水库建设等,三峡水库年均入库沙量比初步设计值减少约60%,年均淤积强度也较初步设计预测的数值减少六成左右。
  “原先预计三峡水库运行百年后防洪库容可保持85%,现在看至少可以保持90%以上。”郑守仁说,“这是设计时未曾预料到的。”
  三峡工程到底有哪些负面效应?
  三峡工程无与伦比的防洪、发电、通航、补水效益举世公认,三峡电站被世界著名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列入“世界十大可再生能源工程”。
  那么,这项一直被视为“弊大于利”的工程究竟有哪些负面效应呢?对此,专家分析认为,长江在三峡截断后中下游的清水下泄,对河床及两岸大堤的冲刷,会造成一定范围的崩岸或者塌方;水库库岸再造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引发库区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长江鱼类等水生动物及淹没区植被生态有所改变;淹没区文物的保护及居民的生产、生活将受影响,需要移民百万等。
  据介绍,这些负面效应多数是在葛洲坝水利枢纽之后发生的量的变化。长江下游距三峡大坝38公里远的葛洲坝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建成,从下游溯江洄游的长江珍稀物种中华鲟根本没有接触三峡大坝的可能,少数用“许多中华鲟在三峡撞坝而死”的说法来指责三峡工程“阻断鱼类洄游通道”“破坏长江生态”,并不公平。
  三峡蓄水带来的局部滑坡等也属正常现象。陈厚群说:“任何水库,无论国内国外,都有一个库岸再造的过程。大水库蓄水后没有任何地质灾害是不可能的。三峡水库经过3-5年库岸再造后,也会逐步趋于稳定。”他说,三峡蓄水6年多没有因滑坡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这已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贾金生博士说“无论对上游还是下游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做了充分的论证、大量的准备和相应的研究、预防,三峡蓄水后不应再出现其他问题。”
  曾应邀出任三峡工程混凝土专业质量总监的美国混凝土专家欧内斯特·米切尔曾著文称,“中华民族是一个审慎和务实的民族”,“三峡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审查过程长达70多年,溶入了世界上许多最先进的理念,值得借鉴。”
  “反对派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潘家铮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回过头来看,尽管很多反对理由是不成立的,但这些反对意见,大大促进了三峡工程决策、管理、建设、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我们走在了世界水电建设的前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大海

社区明星

沙发
发表于 2010-11-2 14:14:04 |只看该作者
三峡工程是中国奇迹,难免有人持不同态度,但我们要看结果,不能听谣言,相信中国人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12-5 02:49 , Processed in 0.07173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