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企业竞争力的黑箱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2

积分

侠客

优秀也是一种习惯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17:00: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企业竞争力的模式是管理者的关注要点,也是企业研究者的关注要点。但为什么企业的竞争模式如此难于界定与把握,无外乎影响企业的要素过多,而大多还无法进行确定性掌控的原因。
    企业竞争力的来源是多样化的,这取决于企业的某种特质。在企业的职能架构中的诸多要素都有机会发力,而一跃成为竞争优势来源,象研发、市场、生产等;也可以凭借资源的特殊性而拥有竞争优势,象资金、人才、外部关系等;也可以聚焦于某一环节,单纯与专注,从而拥有竞争优势,象代工、分销等;甚至,可以是由于一个人,是他的意志使企业拥有了竞争优势,如此种种。我们有一个感知:竞争力来源是不可穷尽的,因为,还没有考虑到它们的组合!由此可见企业的竞争模式与发展策略是多样化的,是特殊的,是非重复性的!
    在我们所熟悉的企业里面,以上所描述的竞争力来源都有着典型的实例。像索尼、微软的研发竞争优势,像格兰仕的规模化生产成本优势,像耐克的市场与品牌营销优势,这些是来自某一职能的贡献;像阿联酋航空的资金优势,像GOOGLE的人才优势,像联想的关系优势等,这些是来自某种资源的贡献;像代工的台湾富士康,像菜市口百货商店的首饰分销等,这些是来自环节上的优势;还有安徽的“傻子瓜子”的创始人年广九,浙江万向集团的鲁冠球,江西华西村的吴仁宝,这些是来自于某个特定企业家的力量在推动一个企业的发展。
    破解企业竞争的黑箱,需要角度和策略。
    破解企业竞争的黑箱,需要线索和解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6-11 05:41 , Processed in 0.0547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