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3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政府采购出现违规问题的原因分析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1

积分

侠客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23:25: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政府采购出现违规问题,甚至导致集中腐败,既有体制上的客观原因,也有人为意志上的主观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对政府采购缺乏足够的认识。多少年以来,我国政府各部门、单位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进行采购的,其采购方式脱离了财政监督,随意性很大。而实行政府采购后,实现了对采购资金的有效管理,可以控制使用部门盲目采购的欲望。一些单位的思想没有及时转变过来,对政府采购缺乏整体理解,对政府采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实行政府采购可以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更缺乏认识,故缺乏支持参与的热情,而且有关部门也疏于加强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

   (二)相关的法规制度不配套。在我国政府采购还没有全国性的法律法规时,各地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过渡性办法。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预见性有限,致使很多规章制度的规范性和防范性都不高,在实际操作上经常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过渡办法的不统一,造成各地的政府采购的形式、内容、目标和运作方法的差异,影响了政府采购的规范性。

   (三)政府采购仅限于政府自身消费。政府采购所实现的目标,就是最终将节约用于办公的财政资金转化为公共事业的投资,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目前,政府采购因有“政府”之名,往往使人觉得它是专门用于节约政府办公的财政支出,就把节约用于办公的财政资金作为政府采购的实现目标,且不能将其转化为公共事业的投资,无法更好地为广大公众服务,使政府采购的实践也无法抓住这个主要目标。

   (四)政府采购机构的管理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当前政府采购机构和政府预算等部门对政府采购机制了解不深,政府采购机构又无权参与购买单位预算项目的审批,很容易产生矛盾。采购机构只是实施最后的具体采购环节,对采购计划的执行只能被动接受,严重限制了其对整个采购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五)直接支付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缺少必要的制约措施。目前的政府采购资金结算办法是,在划定采购对象范围的基础上,把相关的采购资金从财政帐户划转采购帐户,经招、投标程序签订采购合同后,由采购机构负责按照合同的规定支付款项,余额再按照资金来源的不同分别划归财政或相关的使用单位。显然,这种办法未能实现采购人与结算人的相互独立,使合同订立与执行过程缺乏了对资金流动的必要的外部监督,容易出现资金挪用、拖延支付等违纪问题,容易为满足部门利益、少数人利益留有余地。

   (六)采购人员选用比较随意。政府采购与一般的商品采购和行政管理不同。专业性很强,管理人员既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操作程序,又要有一定的采购知识。由于我国政府采购普及刚刚推行,本来就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加上对采购人员的随意选用,没有实行聘用制度,未能及时培养和吸收优秀的人才从事政府采购工作。 [s: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

积分

新手上路

沙发
发表于 2008-10-26 23:31:45 |只看该作者
原来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

积分

新手上路

板凳
发表于 2008-10-26 23:32:10 |只看该作者
谢楼主! [s:2]  [s: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7-21 17:53 , Processed in 0.07711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