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2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教授套取专项资金2500万 工程院院士李宁等3人已被批捕【转贴】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2 12:38: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纪委公布首轮巡视整改情况
七教授套取专项资金2500万
工程院院士李宁等3人已被批捕

据新华社电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10日公布了今年中央首轮巡视整改情况,其中包括科技部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全文。通报披露,承担“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有关课题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等被依法批捕。

通报说,审计署2012年审计发现5所大学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的问题,其中涉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等人承担的由农业部牵头组织实施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有关课题。

通报说,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科技部组织对上述5所大学7名教授是否承担科技部管理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情况进行了清查,立即停止了李宁等人承担的所有项目经费,并责成其法人单位进行整改,加强管理。同时,积极协助中央纪委、教育部、审计署和司法机关等进行认真查处。

据介绍,42岁的李宁学术成就斐然。他是我国动物分子遗传育种学专家,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发现和克隆了多个影响动物重要生产性状的基因,发展和应用了一批动物分子育种工程技术,建立和发展了我国动物克隆和乳腺生物反应器研制体系。同时,李宁在动物功能基因组、克隆分子机理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原创性成绩。

5高校7教授弄虚作假套取资金

涉事人员                             有关课题                            处理结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依法批捕

浙江大学教授陈英旭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                        依法判刑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澎涛、王新月(李澎涛之妻)   “重大新药创制”                              依法批捕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茂强、邹华等人              “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   宋茂强依法判刑,邹华暂不起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潘绥铭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        行政处分

相关新闻>>>

3省份查471件

“一把手”案

昨日,中纪委官网开专栏先期公布了海南、天津、科技部、宁夏、中粮集团、复旦大学、山东“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整改情况”。

据统计,已明确由中央巡视组移交信访材料及线索超过5000件,海南、天津、山东3省份查“一把手”案471件,有地方明确“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建设项目等工作。

科技部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提到对机关超编的7辆离退休副部级领导干部用车,要按照中央正在制定的省部级领导干部生活待遇的有关规定执行。这意味着,中央确实正在制定有关省部级领导干部生活待遇的规定。去年底,有媒体曾报道,中组部在给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的提案答复函中透露,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省部级干部生活待遇规定进行修订。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今年3月至5月,中央巡视组对北京、天津、辽宁、福建、山东、河南、海南、甘肃、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常规巡视,对科技部、中粮集团、复旦大学开展了专项巡视。                  

据中新社

http://cjrb.cjn.cn/html/2014-10/11/content_537648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沙发
发表于 2014-10-12 12:44:56 |只看该作者
[央视评论】院士是怎么炼成“大盗”的


   央视 2014年10月11日  

  李宁,52岁,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极有可能要成为首个被撤销称号的工程院院士了。此刻他已被批捕。包括他在内的7名教授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终于在审计署审计下露出马脚。院士成了涉嫌违法的“大盗”,教授成了弄虚作假的高手。除了他们个人必定漠视法律、有失操守之外,还有什么深层原因?

“科研腐败”的第一个关键诱因,就是关系网密布、潜规则横行

  科学研究中原本正常的“师承关系”,往往在某些高校或科研机构内部、在某些学术圈子里,被异化成“宗亲关系”。一位泰斗级人物之下,徒子徒孙们相互依靠、利益均沾、排斥外来、唯我独尊。这种科学上的“近亲繁殖”,于经年累月的“经营”中,编织起了一个缜密的关系网、利益网。网中人在机会、项目、经费和评审中,或心照不宣,或明目张胆,内部互相吹捧、抬轿子,对外则大搞学术歧视,“是我的人跟我走,不是我的人拿炮轰”。

“科研腐败”的第二个关键诱因,就是学术行政化仍大行其道

  当以行政思维主导科研布局的时候,其他某些领域那种畸形的政绩追求,就会闯进本应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研圈。政绩思维下,大树身上花环多,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越来越大,小苗缺少浇灌,科研资源的分配不由自主地按照“出政绩”的要求分配,而不是按照科学规律指导下的正常科研需求来分配。某些科学家身边的行政领导,几乎成为这位科学大树边上的“私家保镖”,各种项目、各种称号、各种名目的经费,铺天盖地而来。学术公正、学术公平等,只是应景的口号,并无实质的维护。

“科研腐败”的第三个关键诱因,就是“科研”成了挡箭牌,“科研圈”似成法外之地

  动辄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的科研经费,给谁不给谁,缺少决策权的合理分布,决策者的相互制衡,决策程序的公开透明,使用过程和结果的严格监督。前两个关键诱因叠加后,更助长科研圈子的某些部分几乎成了法外之地。其状,类似于惩治“假赌黑”之前的中国足球圈——所谓“行业内部规则”盛行,而应普遍遵守的法律法规被挡在圈外。科研立项只要靠关系,财务做账经常靠造假,审核评估习惯走过场,种种歪风之下,似乎法不责众,很多人虽有抱怨,却无破局良策。

  有这三重因素,一位院士被炼成“大盗”,多位教授被审计署揪出,若干大学被巡视组批评,就一点都不令人意外了。

中国科学界的主流当然是好的

  否则他们不可能创造这么多的科学奇迹,不可能给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科学动力。但是,科研成果频出,不能成为“科研腐败”频发的开脱词;有学术成就,不能成为违法乱纪的通行证;科学研究的专业性,不能成为构建监督时的绊脚石;学术文化的绵延生长,不能成为大盗窃财的护身符。

  三中全会在部署科技体制改革时,有几句很有针对性的话——“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

  把这几句话尽快变成切实可行的制度,让党纪国法对科学界实现全覆盖,才能让那少数侮辱了院士称号的人得到应得惩处,让真正优秀正派的科学家得到应得褒奖,让科学研究界不存在法外之地,让科研“大盗”无处滋长。

  文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


保存时间:2014/10/12
原标题:【央视评论】院士是怎么炼成“大盗”的_新闻_央视网(cctv.com)
http://news.cntv.cn/2014/10/11/ARTI1413024638860209.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板凳
发表于 2014-10-12 16:47:01 |只看该作者
中国最年轻院士为何倒在了贪腐的路上? 【编辑】 【删除】


博客中国 作者:夏余才    2014-10-10 14:24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 社会 文学 生活
中国最年轻的院士为何倒在了贪腐的路上?
夏余才
10月10日上午,中纪委证实中国农大教授李宁因涉虚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被捕。52岁的李宁被称为中国工程院“最年轻院士”,曾承担“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课题。2012年4月,审计署发现5所大学7名教授套取国家科技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李宁位列其中。(10月10日《新京报》)
最近几天,诺贝尔奖的奖项正在如火如荼的逐一揭晓。每一年诺贝尔奖奖项的揭晓,都会引来国人的围观。人们除了纷纷猜测谁谁会获奖外,也在翘首期待国人中的谁谁会获得诺贝尔奖。但是事与愿违,每次诺贝尔奖在揭晓后,我们依旧发现诺贝尔奖还是和我们无缘。人们希望中国人乃至华裔获奖,其实也是想看到一个“大国”应该在某些方面有着与之相匹配地位和实力,如科技研究上等等。
同样作为亚洲国家的日本,虽然国不大,其科学家却屡屡能斩获诺贝尔奖。比如此次揭晓的物理学奖,便由几位日本科学家获得。尽管诺贝尔奖也存在一些争议,可争议的范围大多停留于如和平奖等个别奖项上,至于自然科学奖则很少有人对其持有异议。此次日本科学家之所以获奖,就是源于其发明的LED灯,而这项发明成果则给全球亿万人带来了福音。人们在“眼热”日本科学家获奖的同时,也在反思我国科学家为何无缘诺贝尔奖。
那么,我国的科学家为何无缘诺贝尔奖呢?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这位号称中国最年轻的院士,其所作所为就是在告诉我们我国科学家不获奖原因的所在。正如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所说,像我们这样搞研究的人,已经习惯了寂寞的生活。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的话,恰恰是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心声。因为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反观我国的科学家,大多是耐不住寂寞的。实际上,他们比谁都希望自己能获得诺贝尔奖。他们希望自己获得诺贝尔奖,不是以此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以及潜心研究的成果,或欣慰于自己的成果获得了世人的认可,他们却是想借此能获得更大的“名”与“利”。一旦获奖,也就无异于获得了科学界至高无上的“名”与“利”。在功利心的驱使下,他们渴望诺贝奖的急切心态可想而知。
正由于“利欲熏心”,也就无法成就伟大的科学家。中国最年轻的院士,不也倒在了功利之下么?在我国的很多大学里,教授们不是去寂寞的搞研究,而是急吼吼的去申请某某资金;他们申请资金的目的,也不是老老实实的用于科学研究,则是为了能从中谋取利益。也难怪,时下的大学生会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导师都成为了“老板”,其科学家的身份就不过是一件披给世人看的外衣罢了。借助这件外衣,做的事情却是“生意”和“买卖”,与科研毫不相干。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的倒下,只是我国科学研究者的一个缩影。在“功利化”的教育和指导下,很多科学家一心想获取“功名”,也根本耐不住寂寞。他们只想得到一朝一夕的“成功”,领导亦是希望看到如在地面盖房子般快速的“成果”,以此来“争光露面”。可事实是欲速则不达,特别是科学研究更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浮躁。翻看下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研历程我们便知道,他们都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于某些科研,也都是在若干年后才获得了诺贝尔奖的青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11-28 11:26 , Processed in 0.06945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