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0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郑维 | 次品列车出口新加坡 中国制造再遇滑铁卢  【转贴】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08:40: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郑维 | 次品列车出口新加坡 中国制造再遇滑铁卢



郑维 | 次品列车出口新加坡 中国制造再遇滑铁卢



2016-07-06 郑维 郑维视界 郑维视界

新加坡第一次使用中国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地铁列车的尝试,正因为大部分列车的质量出现严重问题,而面对着汹涌而来的质疑和嘲讽。


这批投入运营三年不到的35辆中国造地铁列车,有26辆的车身和转向架(bogie)的连接处发现了裂缝,问题列车占了全部出口量的近75%。


次品率之高,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在深夜悄悄运走的新加坡地铁车厢 来源:传真社

南车四方出口新加坡列车的不给力,必将令已经饱受指责的新加坡地铁形象更加雪上加霜,必打乱新加坡提升地铁服务水平的整个计划。公共交通问题一直都是近年来新加坡政府被指责和质疑最多的课题之一。

在上届大选前,已经推动地铁服务有不少进步的新加坡交通部长吕德耀主动辞职,为执政党纾解民意,令新加坡执政团队遗憾地损失一员口碑极佳的大将。


更令人遗憾的是,对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有如此重大影响的新加坡新闻,居然是由香港的传真社(FactWire)披露后,才被新加坡的媒体跟进。


出问题的中国造列车


根据新加坡地铁公司SMRT的董事经理Lee Ling Wee对《海峡时报》的声明说:“我们的工程师在制造商在2013年交付的35辆列车中,有26辆的车身和转向架(bogie)的连接处发现了裂缝。”

香港《传真社》则报道说,由中国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35列列车因重要结构组建及车身出现裂纹”,已被运回青岛原产地替换车身。

Lee Ling Wee说:“这些有问题的列车还在保修期内,制造商将进行维修。全部26辆列车的维修工作将在2023年完成。“

不会影响安全?

当然,新加陆路交通管理局和坡地铁公司都强调,这些列车出现的问题不会影响列车乘客的安全。

不过香港的九广铁路公司前署理行政总裁黎文熹接受传真社访问时则说:“若新的机件出现裂纹,是很不寻常,而且你不知道它之后可以承受多少压力,因为行车对列车车身、机件构成很大压力。如你所言,除了裂纹之外,电池有问题、其他质素有问题,整个产品检测令人怀疑、令人对产品失去信心”。


黎文熹又补充,生产商在制造列车后,会就列车的保养和维修向营运商提供建议,“你若不相信制造商的生产质素,你又会否相信它提供的技术维修建议呢?这是很严重的问题,要把事件弄清楚,究竟你对制造商有多大信心”。


必须追责


新加坡陆交局在2009年为了提升地铁班次,花了3.68亿新元(约18.4亿人民币),向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川崎重工业(新加坡)有限公司及中国南车四方机车组成的合资企业添购22列C151A系列新列车。这批22辆列车在2011年交货后,新加坡多添购了13列新列车,假设价格不变的话,新合同又是2.17亿新元(大约10亿人民币)。

28亿人民币的合同,买来了接近四分之三的次品。这个责任,新加坡必须追究。

根据传真社引述川崎重工2009年的新闻稿,川崎重工和南车四方有明确分工:川崎重工负责检视项目、设计和制造列车转向架,以及采购购主要列车组件;南车四方负责製造转向架以外的车身、组装列车及进行厂房测试。

南车四方2009年的新闻稿形容,该次中标是南车四方“在国际地铁市场与世界地铁车辆先进企业首次成功合作”。同年中国南车董事长赵小刚更表示,在新加坡地铁项目中,川崎重工-南车四方的价格排名仅倒数第二,不及报价最低的南韩公司,但由于新加坡当局注重质量,在综合考评下,最后决定由川崎重工-南车四方中标。

嗯,新加坡采购35辆,坏了26辆,真是花多钱买次品的典范。

根据传真社从多个内地及新加坡消息确认,C151A列车自2011年投入服务后不断出现问题。(好笑吧,新加坡地铁列车出问题,居然香港媒体知道得比新加坡媒体多……)消息指,这批中国制造列车质素欠佳,包括乘客座位旁的玻璃因施工不良而多次碎裂。

2011年,列车不断电系统的中国造电池更曾经在维修期间爆炸,幸无伤亡。川崎重工-南车四方事后把所有中国电池换成德国电池。

有负责供应列车组件予南车四方的分判商向传真社承认,2011年12月新加坡地铁南北线于繁忙时间发生严重故障,列车连续两日因供电轨受损而停驶,地铁服务瘫痪多个小时。新加坡地铁一度怀疑事故与C151A列车有关,随即大幅减少C151A的列车行驶班次,又要求南车四方延迟交付额外订购的同系列车,令分判商现金流大受影响。(我觉得这种次品工厂就算都倒闭也是活该。)

南车四方的消息人士向传真社透露,列车车身的替换工作在去年开始进行,至今替换了最少5列列车。川崎重工负责接手製造出现问题的铝合金车身部份,南车四方则负责重新组装。每列列车历时半个月运抵青岛后,厂方先拆解原本列车组件,把零件重新组装于新的列车车身,完成检测后才运返新加坡,工序长达四个月,原有车身只能被弃置。事件令两间公司蒙受巨大损失(+n次活该)。


根据中国铁路界消息人士向传真社表示,国产C151A列车质素问题更由2013年起愈趋恶化,列车的结构组件,包括用作悬挂设备箱和电线等车底装置的次地板,以及位于转向架和车身接口的摇枕功能位置,均被发现裂纹,后者情况尤其严重,“这是结构问题,摇枕用以平衡列车重量和摆动范围,因此裂纹是动态的、可能随摇枕功能位置扩展至车身,所以整个车身都要替换”。

川崎重工自1980年代,在日本生产C151A的前身、设计相似的C151列车,售予新加坡地铁,一直沿用至今未有出现裂纹。中国消息人士透露,由南车四方生产的C151A列车,部份铝合金车身被验出含有杂质,很大可能是肇事原因。(有杂质的次品车身,拿来卖给新加坡,真是呵呵……)当然,川崎重工对于中国制造的产品把关不严就卖给新加坡,也得站出来谢罪。

好吧,就算新加坡地铁SMRT对南车四方的维修能力估计靠谱的话,如果这些列车维修后不出现其他问题的话,这批次品列车将需要整整7年时间才能完成修理再漂洋过海回到新加坡,投入服务。

那么问题来了:这七年里,新加坡怎么办?是痴痴地等待,让提高地铁频率的计划就此束之高阁?还是要求南车四方在维修期间提供可替代的列车?如果可替代的列车还是次品怎么办?

毫不夸张地说,这件事情,南车四方辜负了新加坡政府的信任。新加坡政府期望尽快提升地铁服务频率和可靠性的计划,肯定需要相应延后,而再度面对民众的不满。

而新加坡政府也必须重新审视合同招标的过程流程,从中汲取教训。我认为新加坡贪污调查局也必须出手审查那些负责投标招标的人员,严查利益输送的蛛丝马迹。

整件事情上,长吁一口气的是香港。新加坡买的南车四方产品出了问题,还没收到列车香港就有重新审查列车的机会。此外,其他准备采用南车四方产品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必然会要求中国供应商加强控制或者重新审查项目。

因为根据传真社报道,南车四方也负责制造广深港高铁9列香港列车,以及香港地铁93列市区线新列车,占未来荃湾线、观塘线、港岛线及将军澳线列车总数逾七成。首批高铁列车将于今年稍后付运,港铁市区线列车则预期于2018年开始交付。

港铁以书面回覆传真社查询时,没有直接回应是否知悉新加坡地铁C151A系列列车出现质素问题,只表示“据初步向承办商了解,港铁公司购买的列车所使用的车身物料,与C151A列车的车身物料乃来自不同的供应商”。

在这件事情上,我要向香港媒体人致谢。没有香港传真社的调查记者深夜蹲点在碧山车场旁,我永远不会知道原来每天路过看到的碧山车厂里,趴着不动的列车究竟出了什么事情。
---------------------------------------
如果觉得老郑写得还行,长按以下二维码打个赏呗。谢谢!

请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后关注本号:

欢迎您在本公号界面输入“热门”,以获取近期热门文章。

本文为本人原创,欢迎读者在微信群和朋友圈转发。但在获得微信团队的原创标签前,暂时谢绝所有公号或者其他媒体出版物转载。如有广告合作查询,请加zheng_wei75微信。

阅读
投诉
阅读原文
阅读 2829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沙发
发表于 2016-7-8 08:44:3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

好友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友好讨论、责任回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招标师徽章

板凳
发表于 2016-7-8 10:31:09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网上新闻,不敢信,不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70

积分

新手上路

地板
发表于 2016-7-8 16:03:52 |只看该作者
作者的这个语气,呵呵,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居心叵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11-24 05:03 , Processed in 0.0728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