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5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在设计中国城市【转贴】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7:16: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谁在设计中国城市



今晚报  发布日期: 2010-06-20 00:00 作者:刘耿 邓之湄


张如凌这个活跃在欧洲金融界的女人,在中国建筑界的名气更大。她偕夏邦杰、安德鲁等大师级法国建筑师来到中国,为不同的城市戴花和设计城市形象。她似乎承包了中国最重要的那些剧院设计,代表作还有上海大剧院和国家大剧院。


中国是世界上正兴建剧院最多的国家,每座歌剧院几乎都是所在城市的门脸建筑,它们中的绝大部分有一个共同点:出自外国设计师之手。不只有张如凌一个人在战斗,也不是只有歌剧院迷信外脑,凡是地标性建筑,只要是出得起钱的城市,都希望用外国设计师。这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谁在设计中国城市?


外国建筑师在华30


张如凌是艺术史博士,从1991年起涉足城市设计。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觉得法国的市政规划做得不错,张如凌作为法国建设部的顾问嗅出了其中的机会,为陆家嘴规划积极呈献方案。真正让她一鸣惊人的是上海大剧院。上海市领导很大胆,那时在国际上招投标的还比较少,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想要什么样的大剧院,但他们有开放的心态。


与张如凌的半道出家相比,外国建筑师在新中国的活动史,更可上溯30年。东南大学旅游学系教授喻学才向记者介绍说,我国学习国外建筑的传统分两批。解放前,一批欧美回来的,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艺术,生发出中国特色的建筑式样。另一批是从苏联学习回来的,如新中国成立十年的十大建筑,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之后就闭关了几十年,建筑没有任何突破。”“改革开放后,西方建筑师进入中国多了起来。在指导思想上,西方确实比较先进。同时也因为干部对于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急功近利,为了政绩就请国外的设计师来做。30年来,建筑方面主要是西方主导的价值观。”1980年初,华裔设计大师贝聿铭的香山饭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中国的房地产开发量世界第一,世界上1/3的混凝土、1/4的吊车都在中国,从没有这么多地标式的宏伟建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拔地而起,每一座都意味着天文数字的金钱和巨大的声名。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标准院副院长孙国峰估计,中国每年的建筑设计市场规模至少有300亿元左右。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赵红红评论道:外国的设计师将中国作为建筑实验的实验场,在外国不可能建造的都在中国变成了现实,例如鸟巢


以北京、上海、广州的地标性建筑为例,北京的国家大剧院、鸟巢、央视新址大裤衩、首都机场航站楼;上海陆家嘴呈字布局的三高”——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广州的新电视塔,珠江新城双子塔西塔、新歌剧院等都是外国建筑师的作品。


哪几支洋枪队活跃在中国


外国设计师像建筑美学的传教士,行走大江南北,从一线城市渗透到二三线城市,从地标到居民区的设计,遍地开花。


张如凌属法兰西派,合作者主要是夏邦杰(代表作南京路步行街、上海大剧院)和巴黎机场公司的安德鲁(代表作国家大剧院)。另外,还有法国国家铁路公司(代表作上海南站),欧博设计(代表作珠海歌剧院),AS事务所(代表作重庆科技馆)等。


美国设计师则契合了中国城市发展早期急于增高的需要。摩天大楼起源于美国,所以很多项目都给了美国人。有影响力的有SOM公司(代表作上海金茂大厦)、FPA建筑师事务所(代表作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


英国方面军主要是以福斯特(代表作首都机场航站楼)、威尔森·艾尔建筑师事务所(代表作广州珠江新城双子塔西塔)为代表。


据张如凌介绍,活跃在中国建筑设计界的洋枪队主要是英、法、美三支。一旦某个作品获得认可,由点及面铺开战线的可能性很大,比如夏邦杰在中国是靠着上海大剧院一炮走红的。


安德鲁和我为国家大剧院遭受了很多争议,但那颗巨蛋被安放在长安街之后,北京在奥运前后集中出现了一批颠覆性风格的建筑,鸟巢、水立方和CCTV新大楼相继出现,开创了北京城市形象的新时代。张如凌说。


而据荷兰建筑评论家玛丽斯·布尔曼统计,中国已有300多座荷兰建筑师的作品在建,除央视新大楼,还有MVRDV设计的南京第壹区


中西交合之痛


在外国设计师激烈的抢滩中,中国设计师并没有失声。


在设计鸟巢时,艾未未陪同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去了上海博物馆看中国古代的玉器,使两位瑞士设计师深受启发。艾未未说:没有我,鸟巢原来不是这样的。


像张如凌这样的顾问,除了在业务上沟通,还要在艺术上教化设计师。


不可能!上海没有故宫文化,它喜欢前卫。当安德鲁把浦东机场的第一稿呈现给张如凌时,遭到了这个女人的惊声尖叫。安德鲁最初想把这座机场做成水泥块堆砌的故宫,张如凌毫不打折扣的否定,让这位29岁即以设计戴高乐机场出名的大师很恼火。


当得知安德鲁是从旅法画家赵无极的作品中寻找中国感觉的时候,张如凌告诉他:赵无极已经不是中国人了,你不能参照他。她要告诉合作伙伴什么是真正的中国。


最后,浦东机场在张如凌的建议下设计成蓝色调、海鸥造型,以体现上海的海洋文明。德国有一家竞标者设计成了龙的造型,只能从空中俯瞰,失败了。张如凌说。一个城市就好比一间屋子,哪个位置该摆怎样的建筑,要切合这座城市的整体形象。


而由英国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设计的首都机场新航站楼,屋顶是金黄色,四周则由红色的巨柱所支撑,从空中俯视,恰似一条金色巨龙。


给领导普及建筑知识


但外国设计师不总是了解中国,中国的城市形象最好还是由中国人设计。


喻学才告诉记者,世界旅游组织曾经向我国推荐了许多国际大牌专家,对四川、云南、海南等大省进行旅游规划。虽然确实引进了新的气息,注重市场意识,重视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但他们对于中国文化了解太少,规划设计也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


比如山东旅游规划中,曾经请来了瑞典著名的规划设计师,他擅长的是海滨规划,对于中国烟台、威海是适用的,但一到了泰山、曲阜、孔庙等内地城市时,就完全不搭调了。


一个设计了30多个国家城市规划的设计师,对山东的设计理念就是山东像一只雄鹰。这种简单化的概念在会议上遭到国内同行的猛批。


尽管国际大师的规划受到了国人的批评,可是领导还是非要找国际大师。喻学才说。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齐康对记者说,提升城市形象、建筑审美,要从领导抓起。在法国,所有官员的必修课之一,就是都要学习一年的建筑史,培养最高尚的建筑艺术品位。我现在在写普及建筑知识的书,就是想给领导们看的。


南京要好一点,因为我们研究建筑的高校在这里有影响,我们的学生在这里有当官的。苏州市副市长是我的学生。现在苏州的干将路上,每一栋房子的改建、修造都要经过我的签字,领导才能点头。


齐康主张,作为城市形象的地标性建筑不一定非要追求高、大,我们应该以平常心、以老百姓的心,做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建筑,花钱不多,但有意义。


地标是分等级的——国家级、省级、县级。例如江阴市,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县级市,但它是徐霞客的故乡,用徐霞客来做标志就很好。齐康主张进行地区性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亦即用不同的建筑赋予不同的城市以不同的形象。


保存时间:2010/6/20
原标题:- 谁在设计中国城市- 活跃在中国建筑设计界的洋枪队主要是英、法、美三支。一旦某个作品获得认可,由点及面铺开战线的可能性很大- 刘耿 邓之湄 -今晚报
http://www.jwb.cn/jwb/html/2010-06/20/content_50804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沙发
发表于 2010-6-24 17:17:23 |只看该作者
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183城欲建大都市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2010-05-31   
  
    国际形象封城榜

  
    全国655个城市,正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向世界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耿| 上海报道


  黄浦江从世博园穿过,将园区一分为二,也成为客流的天然分水岭,大量客流涌入浦东,造成西冷东热格局。裴增雨却偏偏往人少的浦西跑。


  为了平衡客流,世博局推出了去浦西园区集满16个印章就可换领一张浦东中国馆参观券的措施。裴增雨攒了许多章,却没有去兑换。


  浦西区主要是企业馆和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馆,浦东园区云集了充满探奇和娱乐元素的国家馆。


  我想好好研究一下这些带有先锋派实验性质的城市案例。裴增雨说。他是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室主任,研究对象为城市形象。


  诸多中国城市热衷展示的仍是土特产、老城厢。从荣记湖丝在首届世博会上夺奖,中国展品在之后历届世博会上的结构没有质变,常见的还是贵州茅台酒、常州梳篦等。裴增雨说。


  他告诉本刊记者,世博会是展示国家形象、城市形象的大秀场,在设计理念等软实力方面,中国各城市还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这些不是美轮美奂的LED灯光秀就能诠释的,城市形象只有内秀才能外秀。


  裴增雨正在参与一场中国城市的国际形象选秀。今年4月,《望东方周刊》与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工作委员会、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旅游卫视联合主办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推选活动在京启动。


  城市评价体系课题负责人、复旦大学教授孟建介绍,研究国际眼光中的城市形象,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


  之间
  孟建率领的课题组研究方向最初瞄准的是国家软实力,但与国内同行不断撞题。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概念,以此为题的研究项目雨后春笋般萌发。


  以国内的水平,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大面积的调查还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即使是世界两大国家软实力调查机构—— 美国皮尤公司和英国BBC,目前也最多只能调查20个国家。孟建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板凳
发表于 2010-6-24 17:18:05 |只看该作者
他的小组转而攻城。对中国形象中国人形象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而城市,则是一个在体量上介于国家与人之间的单位。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认为,如果从《马可·波罗游记》问世(1298)算起,西方对中国形象的解读已有7个多世纪的历史。


  郑和下西洋就是一次国家形象塑造。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说。他从外部世界对中国的记载和报道中,梳理出12种关于中国的形象:神秘富饶的中国,勇敢强悍的中国人,光辉灿烂的中国,强盛富裕和大统一的中华帝国,封闭的中国,丑恶的中国人,红色中国,褒贬不一的新中国形象,疯狂的中国,中国奇迹,中国机遇和中国威胁,未来的和谐中国。


  关于中国人形象,吴友富从亚瑟·史密斯的《中国人德行》中又整理出9个关键词:面子、勤劳、礼节、麻木不仁、缺乏公共意识、守旧、忍耐与坚韧、知足常乐、缺乏同情心。


  在之间,世界对中国城市的印象似乎有个理论断层。


  孟建将城市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研究的第一步,因为对城市形象的关注,根源于对国家软实力的关注。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当今越发表现为城市间竞争。比如人们在谈论美国和中国的经济较量时,往往谈论的是纽约和上海。城市,是竞争的主战场。城市形象与国家软实力是共通的,两者彼此照应,只是前者更具体、更具象、更聚焦。


  大事件营销受倚重
  作为主办城市的上海,拥有在世博会之前的冠名权,却在整个世界城市大晒场上没留下多少上海味。只有在中国馆中,上海才露了一小脸:五斗橱、大钟与四方桌拼成了老上海人对这座城市的记忆。


  去上海话运动甚至使坚定地以上海话演出的周立波也发生了动摇;更广泛的去上海化在世博之前就开始了,高速公路以编号命名,沪杭高速先改为A8,又改为G60,展示给中外驾驶员的是国际化了的字母标牌。


  学界对于上海利用大活动提升城市形象充满期待。上海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乔兆红举例说,博鳌曾经是海南琼海市的小渔村,通过博鳌亚洲论坛直接完成了城市整合,并拥有了在亚洲范围内的国际知名度。每届世博会都使举办地成为瞬时的世界中心,巴黎和比利时被称为“19世纪的首都欧洲首都都是因为世博会。


  然而在世博前的2009年,上海的城市国际形象反而有所下降。根据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的《上海城市国际形象塑造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报告》,过去一年(2009)中上海的城市国际形象总体上未能得到正面提升,甚至还出现了倒退的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地板
发表于 2010-6-24 17:19:02 |只看该作者
主要表现为六方面:全球重要媒体对上海的关注度较低;上海负面新闻频发;上海最高领导人的国际认知程度不高;上海重大项目和重大事件未能引起国际舆论的足够反应;注重城市形态而忽视城市人文精神;实证调查显示上海城市形象总体较差。


  主持完成《基于世博效应的上海城市形象塑造》课题的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院长陈信康对本刊说:举办大型活动对城市形象的作用仍是显而易见的,上海的公共交通、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都借世博会得到很大改善,420公里的地铁里程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这些都提升了上海的国际形象。世博会也教化了市民养成良好的举止,穿睡衣上街等行为明显减少了。


  复旦大学传播学系主任李双龙认为,利用大事件来进行城市营销是有效率的做法,日本城市在这方面可与中国类比的就是大阪世博会,当时培育起来的日本排队文化既给世界留下了良好印象,也成为之后日本的国民习惯。


  李双龙告诉本刊,反观上海世博,国人排队时乱扔垃圾、乱吐痰、占位甚至冲馆等行为屡遭媒体批评。城市形象走向世界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可以带着外界的批评进行改变。1988年汉城奥运会期间,韩国人硬是戒了16天狗肉,中国人在世博期间收敛’184天也是好的。


  城市形象焦虑症
  利用大事件提升城市形象,被国内各城市广泛认可。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北京的奥运后、上海的世博中、广州的亚运前,中国的三大城市在用三个不同时态对城市形象进行大事件营销


  更急于形象塑造的是诸多二线城市。在20057月召开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座谈会上,时任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披露,在全国200多个地级市中,竟有183个城市提出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3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中心商务区。


  国际化冲动方兴未艾,全国655个城市仍在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向世界。大连提出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城市,长沙要建成富有湖湘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城市,拉萨的目标是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乌鲁木齐的目标是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和中国清真美食之都


  西安更有迈入第一集团军的冲动,作为克林顿、萨科齐等政要到访中国的第一站,西安自比为中国的第三张脸20096月,关中天水经济区获批,同时,国务院批复赋予西安一个全新定位:国际化大都市。


  西安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康志祥说:在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中,只有西安与上海、北京被定位为国际化大都市,形成中国国际化大都市的大三角


  没有得到国际化大都市批复的,自寻出路。从2007年起,央视的城市形象广告出现小高潮,无锡、宁波、抚顺、信阳等城市,在中国这块最优越的传播平台上集中亮相。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等诗意语言,构造着对这些城市的想象。从平遥到深圳,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成了许多城市的宣传手册。


  一些在文人著述中难觅渊源的城市,就参与到争夺各类故里的混战中,所谓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


  李双龙认为,对城市形象患上焦虑症的主要是二、三线城市,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不需宣传也声名在外。


  孟建分析,城市形象之所以愈发为各地政府所重视,与国家发展战略密不可分。十五大提出形象问题至关重要形象就是旗帜;十七大提出文化软实力。其后,各地政府纷纷将打造软实力纳入自身的发展战略。


  城市塑造分裂症
  有了国际化的目光,并不意味着就会有国际化的行动。


  上海大学教授林少雄说,在塑造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存在着分裂症候群,主要体现在古与今中与西官与民内与外等四对分裂上。


  究竟是谁在塑造城市?知名学者陈丹青认为,城市景观的真正设计者,不是建筑家,而是各级行政官员。


  今日一些大城市的面貌,是历任官员、大群开发商以及所谓国际建筑大师的作品。林少雄说,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上加盖一层飞檐廊阁,如同一个人穿得西装革履,又戴上一顶瓜皮帽。类似的审美分裂,还有江南城市中许多迪士尼风格的尖顶伪洋楼。


  瞄准世界是否必定带来民族自我迷失?孟建并不这样认为。他告诉本刊,从另一角度看,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可被视为某种抱残守缺的保守思想。相比之下,美国人则信守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李双龙说,不必担心仿效欧美就失掉了民族特色,文化本来就是流动的,流动才有发展,尤其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文化不可能始终保持原汁原味。


  官与民的分裂体现在塑造城市形象的传播途径中。林少雄说,官方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不遗余力,今年正着手建立大外宣格局;另一方面,民间交往在塑造国家和城市形象方面所起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巴黎圣母院里有中文宣传牌请不要大声喧哗,纽约地铁站悬挂着中文告示请勿插队’??还有外逃贪官、灰色清关等等,这些都是在给中国形象减分的。


  至于内与外的分裂,上海有数字佐证。根据《解放日报》200810月公布的一项针对海外、外省市和上海市三大类人群的调查显示,上海市民和外省市受访者给上海城市形象的评分均值分别是53.8分和55.2分,外国人给出的评分为67.8分。可见,上海的对内、对外形象是有差距的,外国人对上海的印象更好。


  陈信康这样解读:城市形象内外有别很正常,因为不同的人群认知肯定有差别。但这个结论也暴露出一个城市形象的沟通问题,从没来过上海的人反而对上海评价不高,这是因为有些人有成见,也说明上海城市形象的推广存在不足。


  针对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的诸多分裂,孟建开出的药方是:政府主导,专家参与,百姓点评关键在于如何使各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记者钱亚平、特约撰稿邓之湄对本文亦有贡献)


    保存时间:2010/6/20
    原标题: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183城欲建大都市--新闻
http://news.xhby.net/system/2010/05/31/010762597.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0

好友

2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无欲而刚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最爱沙发 终身成就奖

5#
发表于 2010-6-24 21:41:59 |只看该作者
外国的设计师怎么读得懂中国文化?
无欲而钢 邮箱:wyqkk@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9-22 14:25 , Processed in 0.07937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