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319|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学习 赵勇;李汉文 《经济转型背景下评标委员会制度研究》的感触和体会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 11:06:0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学习 赵勇;李汉文
经济转型背景下评标委员会制度研究》的感触和体会

以下,简称 《赵李文章》。

该文章仔细回顾了中国采购招标的发展史,谈及的问题十分的深入,值得我和大家认真学习。

本人是1986年初进入天津机电设备招标公司的;因此,有条件谈谈自己的亲身体会;为该文做一个补充说明;有个别地方,本人的看法可能和作者的不一致,仅供参考。

按照《赵李文章》的说法,

我国评标制度的历史轨迹是这样的:
1.第一阶段(1949~1978):计划经济阶段
2.第二阶段(1979~1983):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
3.第三阶段(1983~1999):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阶段
4.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规范评标阶段

我所经历的初期,相当于第三阶段,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阶段。而本人亲历的事情,主要是进口设备的国内招标和后来开展的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有关工作。

《赵李文章》漏了一个重要情况:1985年国务院发出13号文;

    我曾经写道:(参见:《中国采购与招标发展史上若干“第一”
    http://bbs.ebnew.com/read.php?tid=82536


  第一个重要推动作用的文件:国务院(198513号文件

发文单位:国务院 文号:国发 [1985] 13号 发布日期:1985-01-29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国家物资局关于开展机电设备招标工作有关问题的请示的通知

决定成立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采用国内招标逐步取代层层审批办法,是改进机电设备进口审查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当前流通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改革。

后来,国家经委;国家计委等部门发出过诸多文件,指导和规范招标工作。

国家先后成立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和8大招标公司。

第一个招标代理专职监管机构——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

  经国务院国发[1985]13号文件批准,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于1985年6月在北京成立。同年,国家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重庆、西安、沈阳8个城市组建了8家机电设备招标公司,成为我国第一批从事招标工作的专职招标机构。

    1985年6月29日,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同志主持召开了第一届招标中心理事会扩大会议,并宣布招标中心
  1985年6月29日,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主持招标中心扩大的理事会,宣布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成立。


作为8大招标公司之一的天津市机电设备招标公司,为什么能够不断发展,招标事业为什么能够不断发展 ?

我体会,除了有中央部委的文件以外,还有诸多具体的地方因素,特别是人的因素

第一,天津市有关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当时,天津市主管副市长张*立*昌(注:后来,历任天津市市长;市委书记;政治局委员等)题词:“在服务中把关;在把关中服务”。主管经委主任,李慧芬(注:清华大学1959年毕业;历任天津市副市长;)曾经大力支持招标工作,多次出席有关会议;各个部门的主管负责人,如计委,建委,银行等部门的主管副主任银行行长都十分支持……

第二、招标公司的领导比较有力。顾问是原经委科技局的局长;总经理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两个副经理:一个副经理兼总工,是1959年清华大学毕业生,历年当过天津大学老师,后来,参加过天津市石油化纤厂的建设,对进口设备熟悉,担任过分厂的总工;另一位副经理是老工人调干生,1958年天津大学毕业,对纺织行业很熟悉。

两位主要中层“部长”:一位“审查和信息部”的部长,是原先有关工厂的技术副厂长,不仅熟悉引进工作,而且,曾经作为“外派专家”,赴罗马尼亚支援建设工程。另一位“招标部”部长,是1960年研究生毕业,曾经在国防工业工作多年。

第三、招标工作人员比较得力。本人当时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年龄刚刚过40岁,年富力强。这时,本人随然没有听说过“招标”这个词,但是,已经经历过天津石油化纤厂(现天津石油化工公司)和天津美纶化纤厂(注:天津泰达股份的前身)两个工程,对进口设备有一定了解。

人员因素是一个重要因素。

未完,待续。本文既作为跟帖,也作为另发的单独新帖发表。

   

   



已有 3 人评分威望 收起 理由
王毅青 + 3 原创
汪才华 + 5
zxc1981 + 5 总版主 读后感

总评分: 威望 + 1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4838

积分

精灵王

招标师徽章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24#
发表于 2014-2-6 10:53:53 |只看该作者
[s:84]  [s:84]  [s:84]  [s:84]  [s: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23#
发表于 2014-2-5 12:24:35 |只看该作者
参考文章 :


    制衡权力,驾驭资本

                    杂文报 杨继绳

权力

什么是权力?麦克斯·韦伯说:“权力是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在一种共同活动中违反参与同样活动的其他人的意志而实现自己意志的一种能力。”很多学者指出了权力的两面性:一方面它是社会的必须,另一方面它是社会的威胁。为了防止权力对社会的威胁,使权力为善而不作恶,对权力需要有制衡。

国家权力是上述权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通过国家机器和法律的强制、通过对资源的集中和配置、通过国家控制的舆论工具等多方面,使全体国民服从领导集团的意志。

国家权力如此强大,它可以取得社会上任何个人、任何团体无法做出的成绩,也可以制造任何个人、任何集团不可能犯下的巨大罪恶。无政府主义者主张取消国家,马克思说“国家是祸害”,就是对国家可能犯下罪恶的恐惧。

我不是无政府主义者,我主张维护国家权力;我不是国家主义者,我强调限制和制衡国家权力。

在改革以前的中国,国家包揽一切,国家权力完全吞噬了社会。名为“社会主义”,实际上只有“国家”,没有“社会”。中国人享受了国家权力造就的“两弹一星”等巨大成就的光荣,也饱尝了因权力钳制社会生产力而造就的极端贫困,遭受了国家权力制造的反右斗争、大饥荒和文化大革命等种种人祸。

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是完全由行政力量配置资源转向了主要由市场力量配置资源。国家统管一切、包揽一切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这一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社会”,社会活力得到了空前的迸发。这正是三十年GDP年均增长9.8%的主要原因。在行政力量配置资源的1958年,为了使钢铁的年产量达到1070万吨,倾全国之力,闹得得不偿失。配置资源的方式转变

以后,钢产量不声不响地从1978年的3178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48966万吨。从2000年开始至今,中国的钢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这些活生生的数字显示了限制国家权力、增强社会活力的巨大意义。

然而,直到今天,国家权力制造的行政垄断还广泛存在,权力过分集中,政企不分,大量的经济活动需要官员们审批。政府部门“设租”、企业“寻租”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改革三十年在经济上成就显著,但在权力制衡方面的制度创新却乏善可陈,有些方面还从上世纪90年代倒退了。例如,原来各省的人民代表大会对省委还有一定的监督作用。90年代中期以后,由省委书记兼任人大主任,人大这么一点微弱的制衡都取消了。上行下效,各级的权力都缺乏制衡力量。这种情况从行政部门蔓延到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各单位的一把手有无限的权力,大事、小事都是一把手说了算。

学者们用“威权政治”来描述这种政治体制。威权政治比过去的时代有进步,但和民主政治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资本

资本是一种强大的社会能量。

它推动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资本投到哪里,哪里就改变面貌。

但是,资本是贪婪的。这种贪婪性用经济学的语言可表达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利益面前,资本是没有人性的。近两百年来,人道主义作家写的批判资本罪恶的著作汗牛充栋,其中马克思主义最为深刻。马克思说“资本的每个毛孔中都充满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我们今天在利用资本、享受资本之惠的时候,却忘了资本的另一面。黑砖窑事件、毒奶事件等种种令人痛心的事件提醒人们,资本的贪婪性是不会改变的。马克思主张消灭资本,但资本是不可能也不应当消灭的。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节制”有点过份,会限制资本的积极方面。还是驾驭资本比较合适。驾驭资本,就是建立一套制度体系,既使资本能比较充分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又能限制其贪婪性对社会的危害。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生产要素资本化和劳动力雇用化同时并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总是占主导地位。从高级工程师到普通产业工人,都是资本雇用的劳动者。一些自诩为“知本家”的工程师们,在经济寒流中也被“资本家”解雇而失去饭碗。普通劳动者的利益更是经常受到损害。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资本总是千方百计地侵占和损害企业外部的利益,三废横流、大气污染、环境破坏,正是资本肆虐的结果。资本收买权力,收买舆论,用资本原则代替了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各种保持社会平衡和稳定的规则被铜臭锈蚀,“潜规则”广泛取代了“显规则”。资本原则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冰冷的金钱关系取代了人情的温暖。

曾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耶鲁大学教授阿瑟·奥肯在他的《平等与效率》一书中说:“我为市场欢呼,但我的欢呼不会多至两次。金钱尺度这个暴君限制了我的热情。一有机会,它会扫尽其它一切价值,把社会变成一架自动售货机。”他指出,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度,使得金钱不能购买权利和权力。他认为“市场需要有一定的位置,但需要对市场加以约束。”

防止权力和资本成为危害社会的暴君

当今,中国人不得不面对两个现实:权力没有被制衡的上层建筑;资本没有被驾驭的经济基础。这正是“威权政治加市场经济”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权力的贪婪和资本的贪婪势必恶性结合,这是当今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总根源。

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本来是配套的。没有民主的市场经济只能是权力市场经济。在权力市场经济下,没有制衡的公共权力,是极为稀缺的垄断商品,它可以在市场上兑换成大量的黄金白银。这是腐败的制度原因。

中国当前两大矛盾:劳资矛盾和干群矛盾。这两对矛盾是针对权力和资本的。干群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没有制衡的权力,劳资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没有驾驭的资本。数量日益增多、规模日益扩大的群体事件,正是这两对矛盾正在激化的表现。

针对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今后改革的任务是制衡权力和驾驭资本。改革目标是将“威权政治加市场经济”转变为“民主政治加市场经济”。

制衡权力是指监督公权、限制公权的活动范围,阻止公权进入市场交换领域。制衡权力必须有权力体系外部的力量。简单的力学常识告诉我们,内力不能改革物体的运动状态。正如人不能抓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一样。中国现在也有权力监督体系,但都是在中国共产党一元化领导之下开展工作的,对中国共产党来说,这些监督力量都是内力。外力制衡就需要民主政治,要破除政治垄断,开展政治竞争。这正是政治改革的核心课题。

现代民主制度也是驾驭资本比较有效的制度。这是劳动和资本经过千百次博弈中产生的制度,是社会实践在千百次试错中产生的制度。今天,民主国家劳动者的谈判地位比我们劳动者的谈判地位高得多,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们在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时,应当吸收国外成功的经验。

加速民主进程需要政治改革。如果不自觉主动改革,社会矛盾会不断积累,最终可能发生爆炸式的突变。政治改革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我们要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各自可能利用的一切资源,努力推进民主的进程。更重要的是,执政集团要坚持民主政治的方向,积极、主动、自觉地推进改革。民间力量的积极推进和执政集团的主动改革,二者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应当是下一步改革的动力模式。


保存时间:2009/2/10
原标题:制衡权力,驾驭资本
http://zwb.hebnews.cn/20070626/ca88777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好友

8665

积分

风云使者

招标师徽章 最爱沙发

22#
发表于 2014-2-1 19:34:33 |只看该作者
我准备把高老师的文章编辑一下 转发一下[s:125]
土木工程、计算机专业,经济师、高级工程师。 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招标师、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 安徽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安徽省综合评标专家、安徽节能评审专家。项目总监、可研报告、节能评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35

积分

骑士

...&a

21#
发表于 2014-2-1 16:50:54 |只看该作者
读完高老大作,感想如下:

1.可见风骨和担当,不纯粹从个别行业,而是从比较大的角度着眼,从全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出发;

2.没有人会否认目前的评标专家制度过于主观,过于随意、过于时间紧任务重,过于看重那评标后的几张票子,等等诸如此类,但说穿了,如果没有专家,那我们评标又要信赖谁呢,专家的定位本来就是分招标代理的权,并与业主搞好博弈,是投标人、监督机构、招标人、代理机构之外的第五种力量,是很值得研究的一种制度,也是在五种力量中最无法用法律来约束和规范的X因素

3.高老说的很对,要设法让评标专家更多的贡献正能量,而不是一种代号和过程,专家本身对于评标的贡献会很直接的体现在企业的效益,进而为公众和社会做出贡献。何乐而不为。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20#
发表于 2014-1-20 11:13:48 |只看该作者
第三、研究一下“国外专家”如何运作和发挥作用的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政府采购协定”,这个问题会变得突出起来;在现阶段,有关“国际招标”中遇到过这种问题。我们试点的时候,当时问过不少人,没有明确的说法。

而现有“专家库”,是明显不包括外国专家的。

中国的《招标投标法》,得到过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帮助;《政府采购法》,得到过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的有关专家的帮助……

在今后,具体的采购招标项目中,是不是需要这种帮助?

合资企业,是按照中国的法律成立的法人单位。

我理解:必需注意,既不能忽视外国人的在华的合资企业中,国外投资人享有的“国民待遇”;也不能不警惕和制约国外投资人利用资金或者技术的优势造成“垄断”和其他妨碍“不公正竞争”的种种弊端。著名的新华社记者杨继绳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制约权力,驾驭资本”。我感到:这个口号还是有深刻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全文完。

本人才疏学浅,有不妥或者错误之处,一定很多。

恳切希望原文的作者——赵勇和李汉文老师批评指正 !!

也望大家都来批评指正!!

希望有更多的人们深入研究采购招标中的各种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19#
发表于 2014-1-20 11:12:47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专家库”究竟如何定位
   
    除了对评标专家为主的评标委员会的意义的定性,究竟是“法定代理”还是“委托代理”,还是“法定咨询”的首要问题以外,应该看到:

目前,政府各个部门的“专家库”,是“随机抽取”评标专家的主要来源。

而个地区各部门的具体的专家库,究竟有多少名专家,包括哪些行业和专业,够不够,满足不满足所需 ……等等,对大多数专家库,那也许是个谜 ……

而专家库里的各位专家,似乎是“招之即来,来之既评”;本身的学习和再教育、再提高不多,主观能动性几乎没有,是被动式的。

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政府改革的方向,就是:能由市场去做的,尽量交给市场运作。“政府部门要简政放权”。具体到评标专家以及专家库的问题,该怎么办 ?

说的远了一点:具体说到“评标专家”,那是法律法规中,涉及“自然人”的事情。

我理解:具体的自然人,在采购招标过程中的“身份”是变化的。比如,一个汽车制造厂的总工(或者副总工),当他们厂采购数控机床和模具的时候,他可能是“招标人的授权代表”;当他们参加汽车的政府采购,积极竞争的时候,他可能是其投标人的“授权代表”;而当他参加研讨会或者赴外地参加评标的时候,他又是“专家”或者“评标委员”。因此,对此,不能看的过死,而应该按照情况,而定。依法遵照实行“权利与义务”和“权力与责任”。

“制约权力”——方方面面都涉及;不光是制约招标人,制约评标专家;更要制约政府部门。


那些是一个人们必然要思考的问题。


未来的几年,十年;几十年,就这样下去了 ?

能不能让评标委员的专家库,变成相对固定的、更有自觉性,更有组织性的机构呢?

比如,像政协“参政议政”;比如,像学会,独立和公正(著名的FIDIC菲德克条款,是由
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
推出的);比如,像奥组委和国际足联等等……

而评标专家(可能,将来改称“评审专家”),有将更多的主动性,更加积极的投入采购招标的各项咨询和评标;评比之中去。

看来,是不是有这种可能?

这个问题,看来要留给“中国第一代招标师”去研究探讨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18#
发表于 2014-1-20 11:10:53 |只看该作者
学习 赵勇;李汉文
经济转型背景下评标委员会制度研究》的感触和体会


     

   该文章涉及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丰富;本人还需认真学习。

  不过,就文章谈到的评标委员会的问题和近期远期的改革建议,本人补充三点看法。

   第一、评标专家是贯彻执行“两法”的“正能量”力量

  文章说,

当前评标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以法定代理、随机产生、专家主导为主要特征的评标委员会制度已经实施了十几年,在约束建设单位的权力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当前实践中显露出的问题表明,这项制度已经偏离了当初制度设计的初衷。主要问题如下:

1.建设单位和评标委员会权力、责任失衡的矛盾

2.评审标的和专家专业不匹配的矛盾

3.满足评审程序所需要的时间和专家业余时间有限不对等的矛盾

4.专家库的建设和运营管理脱节的矛盾。】

    这些,都很正确。我完全赞同。

我以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立法本意和宗旨上去考虑。

从上个世纪80年的开始的试点的现代的“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工作,是中国第三代领导核心坚持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一部分。以朱总理(时任国家经委委员)鼓励实行招标投标的办法。以当时有关国家计委;经委;建委和各个部委的众多领导干部和各省市的负责人积极支持;以余杭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踊跃参与……到后来,两法的颁布实施,时任的人大委员长主持通过了这两部法律;时任国家主席江主席,批准颁布了这两部法律。

这表明:中国的党和政府的最高领导人,集体决策,决心用法制下的市场经济,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

法律明确提出,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办法,保卫国家的财政资金和其他国有资金“管好用好”,也就是说,“纳税人的钱、老百姓的钱”要管好用好。

由于“采购人”“招标人”中有不少对市场情况不十分了解,而且专业技术经济知识缺乏;而中国的现实,没有多少成熟的咨询公司;所以,利用社会上广泛存在的技术经济队伍,就成为一种选择。这个,也许就是中国特色的评标专家和专家库的来源吧 !活跃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优秀的知识分子,不再是“臭老九”,而是我们自己的知识分子!他们被称呼为“专家”,受到极大的鼓舞。确确实实,这十几年来,有成千上万的评标专家参与评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一分力量。

诚然,评标专家的队伍不是“铁板一块”,更不是脱离社会,在真空中生活。社会上,各种行贿受贿、围标串标问题以及“事不关己;不负责任”等等问题,也必然会反映到评标专家的队伍中来。必须坚决与之斗争。但是,一定要明确要辩证的看待问题;评标专家是我们依靠的一种社会力量;是“聘请”来的,不是“犯罪嫌疑人”。不能以“怀疑一切”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评标专家队伍中的问题,要通过加强“法治”的办法去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0

好友

2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无欲而刚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最爱沙发 终身成就奖

17#
发表于 2014-1-13 17:12:06 |只看该作者
专家分类极易分的找不到了,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顶好文!!!!!!
无欲而钢 邮箱:wyqkk@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16#
发表于 2014-1-13 16:43:34 |只看该作者
3、权衡各种利弊,深入研究“评标专家”的有关问题

这样看来,对于“铅笔”这样的“货物”,应该思考与注意的问题很多。

    全面地考虑“评标专家库”的建设和使用问题:既要对招标人有所约束,又要对其有所帮助;既要考虑到现有的“专业分工”,又要考虑到专家的“熟悉应用领域”;既要考虑回避问题,又要考虑科学与合理……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赵李文章》所说的那些“专家不专”“影子专家”和“评标专业户”等等问题。

    而一旦专家库里没有所需的评标专家,就允许招标人另外选定;或者,项目不采取招标方式,而采取竞争性谈判等方式。……

4、进一步研讨“评标委员会”的定性

过去,人们研讨“评标委员会”的性质,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种,是“委托代理”性质,主张对招标人负责,评标报告交给招标人;

另一种,是“法定委托”,主张“以外聘专家为主的评标委员会”代表的是公权。【赵李文章】是这种意见。文章说到:

当前以法定代理、随机产生、专家主导为主要特征的评标委员会制度已经实施了十几年,在约束建设单位的权力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当前实践中显露出的问题表明,这项制度已经偏离了当初制度设计的初衷。】……

我的理解有所不同:正因为有了“招标人有定标权”委托,以及评标专家的种种问题,它不可能承担“法定委托”的责任。

因此,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独特意见:“评标专家和评标委员会”起的是“法定咨询”作用,即为招标人提供帮助,也为政府把关。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7-2 18:53 , Processed in 0.07705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