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193|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 误导性

[复制链接]

12

主题

174

好友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6:39:2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论“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误导性



    一、“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偏离了《招标投标法》的规定
      《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确定中标人的两种思路——两种评标方法。其中的第二种评标思路——评标方法为:
      “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七部委令2001年12号《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将上述评标方法命名为“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请注意,《招标投标法》中规定的是,“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而不是“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从字面上看,两者的区别是:“最低”两字的位置不同,后者将“最低”两字移到了“投标价格”之前。殊不知,正是这样的移动,远远地偏离了《招标投标法》的本意!
       如所周知,在汉语中,表达词与词之间关系的主要方式是词序。当若干个形容词去修饰一个名词时,与被修饰的名词靠得越近的形容词,与名词的关系越密切。
       《招标投标法》: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是)最低(的)
       七部委《12号令》: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我们不难看到,《招标投标法》要求对所有合格的投标进行价格评审,再在“经评审的投标价格”中确定最低者为中标人;七部委《12号令》则规定,仅对最低投标价进行评审。可见,两者的规定是完全不同的。
       实际上,《招标投标法》中的“经评审的投标价格”,就是“评标价”。“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就是“评标价最低”。所以,称谓“最低评标价法”不但完全忠实于《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而且十分简练。

       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误导性
       如上所述,“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远远偏离了《招标投标法》的“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的规定,误导了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和各级招投标监管部门。这种误导作用的表现如下:
       (一)评标委员会仅对最低投标价的投标进行评审
       在评标时,往往仅对“最低投标价”的投标进行评审,其他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翻都不翻一下。实际上,就是最低投标价中标。
       (二)投标人“低价抢标”屡见不鲜
       当评标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时,投标人明白,如果投标价格不是最低的,其他方面再好也没用。于是,“低价抢标”屡见不鲜。有些投标人抱着“先把项目拿下来再说”的态度。那些信誉好、管理规范、施工质量好的大型施工企业往往放弃投标,那些产品质量好的设备制造商也往往难以中标。
       (三)类似的评标方法层出不穷
       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误导下,各地各部门衍生了许多类似的评标方法。例如,合理最低投标价法、有效合理最低投标价法、合理低价法、经评审的合理最低投标价法,等等。

       三、回归《招标投标法》,让“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的投标人中标
       如上所述,让“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的投标人中标,完全不同于让“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的投标人中标。这不是在“绕口令”!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一个是否回归《招标投标法》的问题!

       四、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一切工作
      笔者曾在发改委的《<标准文件>宣传贯彻建言献策》栏目中对上述有关问题(关于综合评估法)提出过建议。发改委《<标准文件>宣传贯彻建言献策》栏目也曾对笔者的建议作了如下回复:
    “您的意见很有道理,但《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等7部委12号令)规定的是综合评估法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为保证各规定间的一致性,我们沿用了12号令提法。”

       笔者不禁要问,我们不是天天在讲“科学发展观”吗?不是要“与时俱进”吗?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收起 理由
gzztitc + 6 优秀文章,认真推敲,深 ..

总评分: 威望 + 6   查看全部评分

老朽的邮箱: laochan2006@163.com 钱忠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20#
发表于 2009-11-18 11:22:26 |只看该作者
应当怎样理解“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怎样将技术商务评审中的优势带到价格评审中?怎样平衡价格与技术商务优势?请楼主点拨!————这也是本人工作中的困惑。 [s: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4万

积分

光明使者

招标师徽章

19#
发表于 2009-11-18 10:01:00 |只看该作者
通用技术标准、要求的项目,只对价格进行竞争,一般是取最低投标价(满足实质性要求、低于成本的除外),也许甲的某些指标比乙高,但在“满足实质性要求”的前提下,高出的部分是不加分的,否则就是综合评估法了。 [s:90]
我佛慈悲,万事随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3

积分

新手上路

18#
发表于 2009-11-17 19:46:12 |只看该作者
再看这个问题,感觉意思是一致的,“经评审的投标价最低”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这里面只有一个区别就是“法”,仔细揣摩里面的意思是一样的,“经评审的投标价最低”经评审修饰的是投标价,可以理解为投标价要经过评审,然后选择最低的为中标者,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里面的经评审修饰的是最低投标价法,最低投标价法是一种评标方法,这种方法限定词是经过评审,“经评审的投标价最低是中解说,不是一个名词性短语,可以理解为对“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1

积分

新手上路

17#
发表于 2009-7-24 10:42:18 |只看该作者
如何确定报价的合理性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尤其是无法事先确定招标标的总额的项目,故在此前提下,往往都以最低报价作为选取中标人的首选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3

积分

新手上路

16#
发表于 2009-7-24 09:39:17 |只看该作者

问题

紧急问题:
某建筑项目工程,为不完全代建制建设.前期已完成设计招标,代建单位招标,造价咨询单位招标,监理招标.
现要进行工程招标(土建总承包和机电总承包),以上三个单位(代建、造价咨询、监理)都具有工程建设招标代理甲级资质,
他们作为本项目工程招标的代理机构有无法律法规的限制?

从廉政建设角度和利害关系判断,应该会有相关条文规定吧.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15#
发表于 2009-7-14 20:37:20 |只看该作者
很经典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2

积分

侠客

14#
发表于 2009-6-13 23:52:28 |只看该作者
回头再看钱老的这篇帖子  觉得招投标法既然是这行内的最高大法 为什么其他的法律法规有出现了那么多与其背离的东西呐?  而这些个背离的东西还是招标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背离的用意是什么呐? [s:72] 那么 钱老的意思是不是就是 按照招投标法的关于“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的评标要求,应该是将全部招标文件进行评审后 通过评审的投标 其投标价格最低的为中标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3

积分

新手上路

13#
发表于 2009-5-12 19:40:01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和“经评审的投标价最低”两者措词本质是一致的,虽然“经评审的投标价最低”也就是评标价最低是最确切的,但试想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招标中,招标人至少要对三家甚至更多的投标书进行评审,是否是对每个标书都进行细致的评审了?看看国际上的评标时间大多都在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世行贷款项目更长时间,然而在中国有的评标上午开标下午就能确定中标者,如果才能公平公正的去细致评审确定评标价?毫无疑问只有选择最低的投标进行评审看是否过的去,甚至不排除桌下交易,因此默示了“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似乎这样的说话更符合中国的招投标,再说这么多的投标书去评审,如果每个都评审,那些不是最低价的标书难道经评审后能成为最低价吗?一般不能,久而久之,先评最低价最好,所以七部委的“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非常确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8-7 15:46 , Processed in 0.08433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