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20|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近朝鲜(转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侠客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3:33:4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10月上旬,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旅游者,踏上了那个我们的邻居、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神秘国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土地,开始了我自玩相机以来体验最独特的一次拍摄经历。朝鲜的人们似乎对镜头有着本能的恐惧、警惕和排斥。他们对旅游者的摄影有着很多莫名其妙的规定,并且从官方到民间那种面对镜头的眼神,都给我的心理强加上一种无法摆脱的战战兢兢。中朝旅游已经开展多年,身边的同事朋友很多都去过,早就听说在朝鲜是不允许随便拍照的,甚至 “镜头可以伸缩的照相机”不许入境。为此,我特别咨询了旅行社,回答是现在已经放开,不论什么相机都可以带。但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带XGP的想法,只带了一只24-85的变焦头,为防万一,配了一架理光GX8备用,准备偷拍。事实证明我的决定真是太英明了。

四天时间,我使尽浑身解数,最大限度地发挥了GX8的傻瓜功能,至少有一半是盲拍,另一半中的一半是惶惶张张鬼鬼祟祟地拍,其余的才是从容地拍。从摄影的角度看,这组片子或者说这堆片子都是垃圾,但我还是认真地进行了整理,我希望大家能把这些片子看作是一种记录,我也希望我能尽量抛弃个人偏见,尽量客观公正地反映我所看到的朝鲜。

不过,这堆片子整理得很艰难,捋不出脉络,只好整本儿流水帐给大家看,可能要罗嗦一些。同时,如何命题思虑良久。成行之前已经确定的命题《走进朝鲜》看来是不适合这堆片子了。因为我身在朝鲜,却仍然与朝鲜隔绝。我看不到真正的朝鲜百姓的生活,感觉我是被装在一个玻璃瓶子里在朝鲜转了一圈儿,根本就没有走进去。最后我想,用《走近朝鲜》似乎更合适些。

早上8点,我们从丹东登上了丹东至新义洲的火车。上车之前,当然要经过一些必要的手续,海关了边检了什么的,一切都很顺利,大概在9点左右,我们的列车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了。

在丹东火车站站台上,我发现有好几个鲜花篮,仔细一看,原来是旅行社献给朝鲜劳动党主席金正日将军的,花篮彩带上写着“祝伟大领袖金正日将军万寿无疆”、“献给伟大的领导者金正日将军”等等。问导游才知道,10月10号是朝鲜劳动党60大寿,这些花篮是寿礼。导游说,我们很幸运,赶上这样的重大节日,平壤会很好看。


过到朝鲜那边以后,火车上就不允许照相,一旦被发现,以前是把胶卷拉出来,现在用数码相机多,朝鲜人搞不明白图象怎么处理,就干脆没收相机,这很可怕。火车一过江桥国界,导游就叮嘱我们:火车一下桥,就不可以拍照了,现在抓紧拍-------拍什么啊啥也没有。不过从这个角度看鸭绿江大桥还是第一次,

过江第一片,新义洲.这里可能是个游乐场吧?不过一个人影也没有.

豁出去了,开始盲拍!
火车刚过桥,从火车尾部就跳上来两个朝鲜边防军,把我们吓一跳:怎么火车还跑着呢就跳上来了?铁道游击队啊?赶快就把照相机都收了起来。朝鲜边防的脸不是很好看,眼睛也有些发贼,我说不好什么地方不对,反正跟我们这边不是一个味道。火车在新义洲车站停下,边防了海关了什么的开始检查。并不象我原来想象的那样,这些每天跟中国人打交道的人并不懂中国话,他们好象只会说一句:检查!发音极其怪异,要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和联想才能听懂。

检查的过程有些滑稽和悲惨。先是一个女海关,检查所有女游客的手袋,她拉开所有的拉练,不放过每一个夹层,摸到东西后就想一想,想不明白就拿出来研究一番。发现一个造型比较奇特的口红,看了半天,做了一个在嘴上抹的动作,自己就笑了,再放回去。开始不知道她只检查女的,男的也都把自己的包打开,她看都不看,男人们很高兴,以为自己不用检查就过关了,于是收拾好又放回到行李架上,没想到又过来一个男海关,拉着脸说一句:酱菜!男人们又手忙脚乱地把包拿下来打开。女人们蒙了:刚检查过怎么又检查?也无奈又把包包都打开,可是男边防看都不看。这时大家才明白,人家检查是按性别分类的,倒挺人性化,于是大家自己嘲笑自己一番。

车里有一个欧洲团,英、俄、德、法哪国人都有,说话乱七八糟.这个团是被检查得最惨的,连背心裤衩都晾出来了,那情景,比我们在电影里看的小鬼子搜查强点儿不多。按理说这在西方是比较严重的侵犯人权的检查方式,洋人们也是最爱在这种问题上较真的,但这时没有一个人吱声,比我们还老实,看来洋人是真怕共产党,哈哈。不过,朝鲜对中国人似乎比较放松,简单地摸摸看看就过去了。我的双肩背是上下两层的,只简单看看上层,下层碰都没碰,也许不知道还有个下层?可惜这一段我没有胆量拍下来。

顺便提醒一句:去朝鲜不允许携带手机和望远镜。中国电信网络已经覆盖了新义洲。

全部检查完以后,我们换乘新义州到平壤的旅游专列。新义州车站看上去已经开始同中国有了不同的氛围,人们表情凝重,横幅上写着标语,大概是“伟大的金正日将军万岁”之类的内容。

这列专列是朝鲜的.我没有看到传说中那种没有窗户没有门的车厢。我们团乘坐的是瑞士生产的车厢,我不知道在西方这样的车厢算什么等级,在我们国内应该算“软座”,但又是6个人以间的包厢。这种车厢我以前只在外国电影里看见过,比如《卡桑德拉大桥》。车厢里的设施很好,但已经很陈旧了,并且很脏,座椅的扶手和靠背上油黑锃亮.能看出来这些座椅原本是应该有椅套的,但据导游说朝鲜的火车汽车都一样,不做套,一命到头,使唤完蛋拉倒,可能是因为缺布.


正常发车时间应该是北京时间上午十点半,但不知道为什么,十点十分左右就发车了。导游很惊讶地告诉我们,这太不正常了。正常情况下朝鲜火车是肯定要晚点的,正点发车已经反常,何况提前发车。一路上看朝鲜全是田园风光,大片的稻子在等待收割。据说今年朝鲜是大丰收,所以老百姓每月的定量都能及时供应。但是朝鲜的稻子产量很小,据说每亩只有三、四百斤,从火车上看割完的稻子,也真像是一捆捆的稻草。我站在包厢里的车窗前,双手抱在胸前,右手握着GX8,一件毛衣披在背上,两条袖子从前面搭下来,正好遮住我的相机,只留着一个小小的镜头在外面, 一边按快门,一边鬼鬼祟祟。站在过道里的同事就顺便给我望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侠客

20#
发表于 2005-11-9 13:56:54 |只看该作者
一会几位女士空手而回。我问没有冰淇淋吗?她们说没有,有冰棍。我说冰棍也行啊。她们一撇嘴:人家不收人民币!

所以我们能吃能买东西的地方,肯定都是有涉外经营权的地方,也就是专门对老外开放的地方。

早上扫完街,回宾馆吃早饭。饭厅很漂亮,也挂着祝寿的标语

餐桌也挺漂亮的

可是,这是20欧元标准的早餐吗?一块面包,一碟牛肉,一碟萝卜干,一碟豆腐干,还有几片紫菜,大半碗稀粥。到是摆得好看,连萝卜干里都给你做个花。
可恶的是什么也不给添,我这人早上没稀的吃不下饭,半碗粥哪够啊?说没有了,20欧元,合人民币200元啊,连粥都不给啊?我说那就牛奶,奶粉冲的也行-----没有。咖啡?---没有。我靠,水有没有?给我点开水!导游看不过去,轱辘半天,还算开恩,上了杯红茶。

这就是那杯红茶,仅此一杯啊,甭想再要了,茶壶不给你。哈哈

看看这是什么?谁能认识?模样有点象扁铲。

哈哈,这是朝鲜的牙签。

在朝鲜最后一顿早餐,是标准最高的一顿早餐,也是最窝火的一顿早餐。吃完了,上车站。又来到了平壤火车站,想拍张车站广场什么的,金导跟催命一样,没拍上。这是站台,擦得真亮。

平壤到丹东的距离,差不多也就是丹东到沈阳的距离,三个小时的路程,却要在火车上逛荡一天!谢天谢地,我们的专列总算到了新义洲。别了,朝鲜!

朝鲜是一个美丽而可怜、富饶而穷困的国家。朝鲜这个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深厚而绚丽的文化,形成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然而,今天的朝鲜我能看到的是疯狂的个人崇拜和极端的封闭、麻木、虚荣、不求上进。朝鲜的大好河山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人民的教育水平也相当高,却由于人为的原因贫困潦倒。一路走来,朝鲜就象是一个大农村,没有人流,没有车流,没有物流,一片死气,看不到希望。去年我曾经去了越南,越南也是一个穷国,乱得要死,但越南到处都在建设,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人群。你能非常深刻地感受到她发展的欲望,感受到那个国家的勃勃生机。对比之下,十年前的朝鲜什么样,今天还什么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的不发展也能生存吗?我真为朝鲜人民发愁。

当然,朝鲜也并不象人们传说的那样,今天的朝鲜仍然有其发光的亮点。朝鲜人平均文化程度比较高,尤其在艺术领域,朝鲜是有其独到之处的,以《阿里郎》为代表的大型歌舞以及团体操等艺术形式,不说是全世界最高水平,也确实找不到谁能与之匹敌。朝鲜人的组织纪律性之强是令人匝舌的,朝鲜人的民族自尊心和向心力之强也是世界各民族中不多见的。当然,如果把这些优点都用在了愚昧的个人崇拜上,那也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人家国家的事情,咱们也用不着瞎操心,我们还是珍惜我们自己的生活,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强烈要求把朝鲜确定为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万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侠客

19#
发表于 2005-11-9 13:56:07 |只看该作者
早上拍平壤之晨,有雾。远处那座金字塔形的建筑叫“柳金大厦”,大厦顶上象十字架的玩意是个塔吊,这大厦没盖完,已经停工四、五年了,据说是没钱了。哈哈,烂尾工程。

早饭前出去散步,顺便扫街。

不知道啥地方,大门上面写着“21世纪的太阳金正日将军万岁!”

地下通道入口,我们走了走,很窄,叫地道更合适点。呵呵

拍地道入口其实是个幌子,镜头往上一抬,就开始拍女交警了。在平壤两天了,可算找到个机会。

马上就被发现了,她朝我一指,摆摆手,意思是不要拍她,我就装糊涂,趁来车她指挥的当,我还在拍,她转身对我“嘟嘟”吹哨,又一指我,我赶快跑,一转身,我靠,一块来的三个人全举个相机在拍她,整个一炮阵地啊,我说她怎么发现这么快。

这是一家饭店的招牌。

说到饭店,又想多说两句。到了平壤了,我们就商量怎么也得尝尝朝鲜的烤牛肉啊,就是没机会。入住高丽大酒店以后,我们突然发现没人管我们了,我们试探着走出酒店,一直走到大街上,也没人喊我们回去,特务不见了。我们估计有两种可能,一是觉得最后一晚了,可以放松点了,再说这两天咱们待他也不薄,又是烟又是酒的,看完阿里郎我们还使劲拍马屁,说这样的大型表演世界上只有朝鲜能演,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个能力,拍得他眉开眼笑极其舒服,连声说谢谢;二是高丽大酒店所在的这条街,可能就是涉外一条街,饭店什么的晚上九点才关门,一般都是五六点种就关门了,而且饭店里都以欧元计价。既然是涉外一条街,只要我们不走出这条街去,估计没人管我们。再说,我们跑这条街以外去干嘛啊,只有这条街还有点亮儿。

我们三个人,基本把这条街(有亮灯的地方)走到头了,又拐回来,找了一家烤牛肉的饭店,其实只有这一家烤牛肉的,还有烤地瓜和栗子的店,还有一个面片店。我们进去后,总台的服务员懒洋洋的,脸上好多痘痘,可能在平壤属于不好看的了。她把菜单拿给我们,我们看了一下,估计承受能力没啥问题,就进去找了个座位。饭店不是很大,有15、6桌,只有两位客人占着一个桌,其他都空着。一个服务员对着卡拉呕K在唱歌。服务员过来请我们换桌子,说是我们坐的这桌炉子坏了。我们要了一盘牛肉、一盘炒石耳,一瓶朝鲜烧酒。都已经吃完饭了,肚子还满着,只是要尝尝朝鲜烤牛肉什么味儿。本想喝点啤酒,但饭店没有朝鲜啤酒,全是外国进口的易拉罐,一罐最少要17、8块人民币,核计核计拉倒吧,想喝回国再喝吧,就要了瓶朝鲜烧酒。等菜一上来,我们面面相觑哑然失笑,那盘也太小了,只能算个碟子。炉子好象是烧液化气,没有烟道,烤起来烟就在房子里自然飘散。估计是从来也没有几桌同时烤肉的时候,所以那点烟也用不着烟道了。在国内的朝鲜族饭店吃得多了,习惯于方方圆圆的围碟摆满一桌子,这里可没那节目了,干干净净就俩盘,还小得可怜。好在我们肚子是饱的,尝尝味道也够了。烤牛肉不好吃,干巴巴的好象牛肉干,味道也不是烤牛肉的味儿。烧酒这两天一直都有,不新鲜了,一闻就想起了医院的酒精棉球。

吃完了算帐:按照1比10的欧元对人民币比价是45元人民币,进去的时候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可是结帐的时候服务员说他们不是那样算的,好象是8欧元换100元人民币,搞得我们发蒙,还亏了我们有个朝鲜族同事能跟他们说话。后来他们爱咋算就咋算吧,一共60元人民币,又给找回来5欧分。

不论怎么样,咱吃过朝鲜的烤牛肉!嘿嘿

一说饭店又想起来,头天晚饭前,我们趁特务不注意,跑饭店外面大街上去了,因为我们团的几位女士一致要求吃冰淇淋,但是不知道哪有卖的,行动又不是很自由,憋够戗。在车上看到平壤的大街上,有这样的小亭子。这些亭子排列很有规律,大概100米左右就有一个,全是嘎嘎新的。后来知道这是只有重大节日时才会摆出来,所以都是新的。据说在新义洲这种亭子可以经常在外面摆。我们都觉得那应该是卖冰淇淋的,所以早就想过去看看,一直没机会。这回可算摆脱了监控,也成全她们,附近就有。

几个女的跑过去,老爷们也好奇,也都跑过去看,我怕人家又不让拍,所以就站得远点,还是盲拍。

右边这些人都是我们团的游客

拍了几张,我也凑过去看一眼。原来是卖小食品,孩子喜欢吃的那种膨化食品,只是就一种。旁边有些盆盆桶桶的,不知道装什么的。有一个小冰柜,那肯定就是冰淇淋了。按了两下快门赶快跑回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侠客

18#
发表于 2005-11-9 13:55:28 |只看该作者
最可乐的是人民军队这场。威武雄壮,士气高昂,可是除了拼刺刀的场面就没有别的了,动作倒是很整齐。把我们旁边那群当兵的兴奋得不得了,估计把手都拍麻了。朝鲜老百姓可能不知道外界的真实情况吧?我怀疑他们根本不知道美国人打克索沃、打伊拉克都是怎么打的。不过据说以前的阿里朗里有一场是专门针对美国的,好象叫天下无敌还是战无不胜我忘了,现在删掉了。我听金导说的。


镜头不够长,拉一张放大一张看看


就这么多吧,也不能都上。演出历时90分钟,这是演出结束的场面。

在平壤的最后一晚,我们住在朝鲜的顶级饭店----高丽大酒店。有意思的是,在朝鲜我们听不到星级酒店的提法,饭店里也找不到星级标志。从设施、规模和服务的情况看,高丽大酒店可以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四星以上酒店。这是第二天早上起来拍的高丽大酒店外景。

房间内的设施也没什么可说的,酒店房间都那套玩意,不过这个顶级可比妙香山那个顶级强多了。卫生间仍然是整体式的那种,马桶一用就堵了,打个电话,很快来俩中年妇女,很快修好了。最叫我惊喜的是电视,能收两个朝鲜台(据说是因为过节才有两个台,平时一个台)、我们的中央4台、凤凰卫视、一个日本台、一个英语台、一个俄语台。还有一个台不知道是啥台,一个画面卡在那老也不动弹。不错了,有个中央4就知足了。

酒店的大堂

没事干了,就打开窗户拍平壤夜景。片子下面正中的那两条白线,是正在过一辆汽车,那是一条马路。

这个角度看好看一些,有些亮点。远处是主体思想碑,哪不亮那碑也是亮的,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侠客

17#
发表于 2005-11-9 13:54:38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都在问,“阿里朗”究竟是个啥意思?

阿里朗,翻译成汉语是“我的郎君”。阿里朗是高丽时期就流传下来的一个爱情故事,大概相当于我们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大概情节是一对恩爱的小夫妻,生活清苦,丈夫想让妻子过上好日子,就想外出打工挣钱,但妻子不让,说只要两人守在一起她就满足,但丈夫不那么想,有一天夜里就悄悄走了。妻子很漂亮,十里八村的都有名,丈夫走了以后,村里的地痞就来骚扰,让她改嫁,她拒绝了,但那地痞总来骚扰。一年后丈夫挣了钱回来了,夫妻俩正高兴,地痞又来了,村里也传着有关妻子和地痞的闲话。丈夫起了疑心,以为妻子不贞,就又要走,妻子怎么解释也拦不住,丈夫就走了,妻子在后面追,追不上了就唱。唱的内容大概就是对丈夫怎么关心思念怎么委屈了什么的。妻子唱的这段就是“我的郎君”,也就是阿里郎。后来阿里郎这个故事和歌曲就流传开来,成为朝鲜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曲牌,不论在世界的那个角落,只要有朝鲜人就有阿里郎,一唱阿里郎就知道是朝鲜人。日本统治时期,朝鲜人以阿里郎为号发动起义,小日本发现了,谁唱阿里郎就杀头。可是杀了一个十个人唱,杀了十个一百人唱,杀了一百个一千人再唱,越唱越多,小日本只好作罢。

阿里郎流传至今已经有很多个版本,朝鲜的大型歌舞表演也算一个版本吧,讲述了朝鲜民族苦难的历史和今天的建设成就以及朝鲜人民在金日成和金正日的领导下的幸福生活。

帖子太长,挑着发几张

这位演员正在演唱的就是阿里郎最经典的那段唱。这段唱是南北朝鲜都能接受的,是真正传统的东西(我听不懂,别人告诉我的)。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朝鲜电影叫《看不见的战线》,里面有一段我们总挂在嘴边的经典台词,就是特务接头对暗号。问:你拿的什么书?答:歌曲集。问:是什么歌曲集?答:阿丽拉。现在我才闹明白,那个“阿丽拉”其实就是“阿里郎”!哈哈


总的感觉灯光比较简单。如果能碰上现代的声光效果,那可真就没治了

主要还是靠阵容,人海战术。呵呵



这是一幅朝鲜半岛的地图,前面那六个女演员单独一堆,那是济洲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侠客

16#
发表于 2005-11-9 13:53:44 |只看该作者
也是大同江

广场上的大型悬浮标语

看够没?看够了咱们就该去吃饭了。
打从到了平壤,就一直想拍女交警,一直没机会,在车上拍了几次,都虚得要命。这张算我逮着,可恨的是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导游也把手举起来了。

说起平壤的女交警,那是真正的交警,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大连、鞍山甚至阜新都有女交警,可那都是作秀,花瓶,给人看的。平壤的女交警是干活的。我们夜间行车,晚上十点十一点钟,女交警还在岗上指挥。我们晚上在街上散步,看见有男人在路边上等着女交警下岗回家,大概都是父亲丈夫之类的角色吧。平壤晚上黑糊糊的,真有被车撞了的危险,因为岗位上也黑糊糊,如果没看见有交警站在那呢?我问金导。金导大概觉得我的问题不可思议,一脸的迷茫,说:汽车上有灯啊。我说要是赶巧了车灯坏了呢?金导说她手里的指挥棒是亮的,我说要是正好指挥棒也坏了,或者正好转身档住了看不见呢?金导肯定以为我在故意捣乱。

继续整

吃完晚饭直接就去五一体育场看大型歌舞表演《阿里郎》。五一体育场是世界第二大体育场,能容纳15万人,外面看宏伟壮观,加上灯光的装饰,我很难形容有多漂亮,反正当你看到这个体育场,你不会相信朝鲜是一个穷到一遇天灾老百姓就得吃树皮甚至饿死的国家。我们下车的地点离体育场太近了,只能对付着拍个局部。

体育场内部灯火通明,设施简单实用,背景的学生早已经入场,已经打出了各自学校的校名。《阿里郎》的演出队伍十分庞大,演员达十万人,背景一万三千人,共计十一万三千人。《阿里郎》如果在中国,肯定成为一个旅游品牌,但在朝鲜,这场大型歌舞只在重大节日里演出,比如金正日生日、国庆、党庆之类,我们这次是赶上了朝鲜劳动党六十大寿。演员也在不断更新,老演员退出,年轻的演员补充进来。听说朝鲜人的门票是10朝元,我们的门票是450元人民币。

这是一万三千名学生组成的背景,上面的文字是各学校的校名。

背景在不断变换。这是朝鲜劳动党党徽。中间的是笔,我们看着那个玩意老是想笑,心里转着一些不大恭敬的想法

我们的座位在主席台的左侧,比较靠前,从观赏的角度说这是个很不错的位置,但拍片子就有点近了,我的24广角到了D100上就成36了,大场面收不进去。场内不准站立和随便走动。

我们左手坐着一片朝鲜人民军,小当兵的看上去都很小。听导游说,朝鲜征兵的身高标准已经从原来的165放宽到155,娃娃兵一样。

不让拍,偷拍的。

朝鲜已经对韩国开放旅游观光,不过好象比对别的国家防范要厉害些。韩国游客每人胸前都挂着一个大标牌,标牌上有本人的免冠照片。我们刚落座,一个韩国观光团入场了,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面小白旗摇啊摇的,上面什么图案看不清楚。他们一入场,全场掌声骤起,紧接着是欢呼声,韩国人则以摇旗和欢呼相回应,背景台上也为他们频繁变换背景,背景板啪啪拍得震天响,还整齐地喊着什么。这种掌声和欢呼的交流一直持续到演出开始,同根同族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真是感动人。我就想,南北朝鲜民间是那么希望统一,南北上层也都在喊要统一,可怎么就是统一不了呢?

这张片子拍虚了,因为我是站起来抢拍的,没端稳。拍完就看我们导游跟一个朝鲜的工作人员连比画带轱辘地半天。我知道那是因为我拍照了。导游说要把我的机器给没收,估计也是吓唬我。看阿里郎有个奇怪的规定:拍照可以,但镜头只能对着表演者,不许拍观众席。

这张更虚了,但能看到下面的朝鲜观众都站起来向上面的韩国人招手。

就是这位,负责监视我们这片“老外”,刚才就是她不让我拍,脸拉得跟长白山似的。估计也是个小特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侠客

15#
发表于 2005-11-9 13:53:04 |只看该作者
这标语牌做得多精美

还有这个。当时同事都给我翻译过,可惜忘了,内容都差不多的那种口号。

突然对这个院子感兴趣了。我问同事,这是个什么单位?同事看了半天没弄明白。我说那不是写着呢吗?同事说知道那写着呢,但不明白那是个什么单位!原来那门牌上写着:三大革命的战场!

正扫得无聊,车来了,比原来的小点,也挤下了。下一站,去看主体思想碑。

主体思想到底是个啥思想,导游讲了,我记不住,我一般就理解为金日成思想。至于说思想为啥还立个碑,我真的是不理解,大概这是朝鲜思维方式的结果吧,也许是怕把思想忘了。

主体思想碑高高矗立在大同江的……那边,巍峨壮丽,沐浴着金色的日光。这张片子我主动给小特务看看,叫他知道我是在拍朝鲜美丽的一面,省得我一举相机他就盯着我,他很满意。
忘了说了,这一天他对我盯得不紧了,因为头天晚上我给他意思了一下,一盒软包石林,三块五人民币。


回头看就是金日成广场。前面好象说过金日成广场了,说错了,这个才是。老金家的东西太多,我都迷糊了。

补充两句:那辆轿车是私家车。奇怪吧?朝鲜的私家车还不少呢!基本上都是国外赠送的,家里在国外有亲戚的人。都说朝鲜穷,其实要从哪个角度看,国家穷,普通老百姓穷,但官员、国外有富亲戚的,生活好着呢。在丹东、沈阳都有不少人遇见过朝鲜官员疯狂采购,一出手就是几万美金。

照相喽,笑一笑!

来张全家福

广场上的平壤人

大同江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侠客

14#
发表于 2005-11-9 13:52:06 |只看该作者
正要上车继续参观,司机说车坏了。这个司机我也想说两句,是个老司机,金导介绍说他是老司机,保证安全,可是我总纳闷,那司机换挡总是忘了踩离合,整得那车老跟把裤衩子扯破了一个动静,嘎嘎的。在朝鲜我发现司机开车都虎着着的,可能是车少,安全观念不需要很强?

鼓捣半天没鼓捣明白,司机说回公司再叫个车来。导游对我们说,大家休息休息,可能得等一阵了。朝鲜的燃料非常短缺,汽车平常的油箱都是空的,出车要申请审批,下计划,才能加上油出车。据说中国每年通过管道向朝鲜免费输送1000万吨原油,这两年原油涨价,减为500万吨,即使这样白给,朝鲜接收也困难,连管道除蜡的钱都拿不起。

既然走不了了,还是那句话,下雨天打媳妇儿----闲着也是闲着。我就扫街玩吧。也不让随便走,就一屁股坐路边台阶上,先把路上的车扫一扫。

一、吉普

二、小货

三、坐上人了,那也还是货车

四、人少点,车大点,也还是货车

五、移动版的沙丁鱼罐头----公共汽车

六、虚了,小面包车

七、这张实,怎么还是货车

不整车的了,看得迷糊。找点别的

看见这楼的窗户没?都是木头的,刷上白油,远远一看,不是铝合金就是塑钢,贼高档。

现在朝鲜高层住宅不少了,七层以上的也有电梯。

上面说得不准确,应该说平壤的高层住宅不少了。

看看平壤街头的老百姓

看不清楚,可能是美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侠客

13#
发表于 2005-11-9 13:51:23 |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这里照相留念,吵吵嚷嚷的把韩国那边引出来俩当兵的.不过他们看了看就又回去了,大概也看惯了朝鲜这边的旅游团.

看了一会,照相也照累了,导游带着我们上楼上凉台上去看全景.上来一看才发现,刚才朝鲜这边那么多哨兵,原来是专为防我们增设的,我们一上楼,哨兵就全撤了.以前出过几次硬闯分界线的事,还有一个闹得全世界都知道的韩国女人举着旗喊着要统一的口号硬是闯过分界线.所以现在控制很严,怕旅游者整出点事来不好处理.韩国那边现在是一旦发现闯线者就无警告开枪.

现在基本上可以看到全景了.对面那个挺漂亮的大楼,可能跟朝鲜这边相对应的大楼一个用途,边防军用来办公接待等综合楼.分界线上一排五幢小房子,两边的两幢由美国建造和管理,中间三幢由朝鲜建造和管理,作为平时接触交涉等场所.

突然发现对面走来两个女的,一个穿着军装,一个穿便衣,拿着一个半导体话筒,站在军事分界线那边,对着我们喊话.一个用英语喊,一个用朝鲜话翻译,只喊了一句:你好好象话筒就坏了,两人拿着话筒晃了晃,就回去了,再也没出来.
就这时候,我是真需要XGP啊.

中午要在开城吃饭,路上参观一个博物馆,看得一头雾水,说是展览高丽民族的历史,可是里面啥也没有.博物馆的房子很有意思,据说原来是一个大书院,也就是私塾,建筑非常有高丽传统风格,可惜失修严重,大部分关闭,当仓房用了.对比金氏父子那豪华的礼品展览馆,这个真正有价值的博物馆真是连寒酸都没资格了.这个就不多介绍了.

你能看出来这是什么吗?

第一次看到餐桌上金属的阵容这么强大,哈哈.每人一个小金字塔.

这是我的那份
量是足够的,没有什么高级的东西,但吃着还是很爽口的.
米饭旁边的是一小碗烧酒。

不过这碗值钱的东西我一口也没动,可以证明我在朝鲜没有被饿着。

吃完午饭,马上赶回平壤,还有不少地方要看。
第一个看的是一艘美国的间谍船。叫什么普什么韦什么号的,在朝鲜东部元山附近海面想搞点猫腻,结果被朝鲜人民军海军发现了,前美国人不服,朝鲜海军舰艇就开了火,打死打伤美军数名,生俘82名。这是1968年的事情,现在这船还在那向全世界人民展览呢。船上播放着记录片的录象带,给我们播的汉语版,语言尖酸刻薄而且极度夸张,不招人爱听。不是我有倾向性,美国姥事儿B似的我也烦,但是68年那点破事儿,没完没了地狠怕人家不知道朝鲜厉害,能抓着美国船,要真是抓一艘巡洋舰也行,一个间谍船,火力比民用船强不哪去,抓它算什么能耐啊?逮块肉皮嚼不烂,没劲。

这就是那条船

上岸才发现岸上有一石碑,懂朝文的同事告诉我,那碑文上写着金日成他爷爷曾经火烧美国侵略者的船!我晕,真的假的啊?哪位哥们懂朝文给咱们翻译翻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侠客

12#
发表于 2005-11-9 13:50:26 |只看该作者
我这份

临走时回头扫了房间一张.房间里的家具都是韩国的,很漂亮.注意那个落地窗,是塑钢的,感觉质量非常好,开关很顺滑,手感厚重不糙.外面是阳台,可以通到其他房间.据说朝鲜的宾馆阳台都这样,已防有事多一条逃生的路.在我国的宾馆好象不能这样,即使这样设计了,也要用铁栅栏什么的焊死,同样也是为了安全,只是防范的内容不一样,我们主要是防贼.这点看,朝鲜的社会治安应该不错.

吃完早饭,我们就杀奔板门店。路况尚可,不太平,开快了就颠得受不了。一路上除了几辆军用吉普就没看见别的车了。军用吉普还是当年苏联的嘎斯,我们走到快三八线的时候停车办手续,就是要进入军事管制区了,我们就都下车透气儿,马路很宽,一辆车也看不见,我就耍活宝跑马路中间坐着。一会来了一辆吉普,我慢悠悠站起来往路边躲,猛然听那吉普的轮毂嘀里咣啷乱响,好象要掉下来一样,吓得我撒腿就跑,躲得老远去了,大伙看我一顿大笑。人家那吉普就那么响着正常行驶。

过了三八线,公路两侧不时会看到长方形类似门柱样的东西,高三米左右,一米到一米五见方,公路两边相对而立,一般是三到四对为一组,钢筋混凝土造的。开始我们猜不到那是干什么用的,后来发现那些水泥柱子根部好象都是活动的,于是猜测可能是路障,把两侧水泥柱向公路上一推倒,横在公路上,正好能把公路封死。后来发现公路旁边的荒地里有规则排列的大石头,我一眼就看明白了那是反坦克石障,于是我们肯定路边的大水泥柱子就是路障。山坡上也不时能看到碉堡,导游说那是朝鲜战争时留下的,现在山上也有不少哨所,但我们是看不到的,哨兵能看到我们。

在朝鲜战争之前,三八线以南属于南朝鲜,朝鲜战争以后,朝鲜把国界向南推进到现在的军事分界线。就是说,三八线不是现在的实际国界。三八线以南的开城现在也属于朝鲜。

这个雕塑是在路上拍的,地点离平壤不远,宣传朝鲜南北统一的。

这是版门店谈判的会场

停战谈判的谈判桌.
左侧是朝鲜一方的谈判代表,右侧是美国的谈判代表.我没注意,坐到美国那边去了.

很想拍朝鲜兵讲解的场面,不让拍.等讲完了,让我拍空桌子.讲解员是个朝鲜小军官,讲一句金导给翻译一句.有点不爽:通篇没提志愿军的事,只在最后带了一句:"中国也派出了好儿女支援了朝鲜."在介绍谈判代表的座位时,指着左侧中间的椅子说:这是当年朝鲜人民军南日将军坐的位置,这是中国代表的位置.就完了,感觉比较别扭.

这是停战协议签字的地方,最里面是美国代表的桌子,外面是朝鲜代表的桌子.
这个签字的地方当初是一顶帐篷,据说是因为美国不愿意留下什么证明,所以坚持要在帐篷里签字,不到房子里签,签字完了以后就把帐篷一拆,不留下给后人纪念的东西.朝鲜人民在金日成同志的领导下,只用了七天时间就建成了这间房子,粉碎了美国的阴谋.

两张桌子上分别插着朝鲜国旗和联合国旗,在联合国旗下面,用玻璃罩着一面很旧的联合国旗.据说那是当年签字的时候用的那面旗.美国代表签字以后慌张逃窜,忘了把这面联合国旗带走了.

从板门店停战谈判会场到实际的军事分界线,还要向南坐车走十分钟左右.我们要看的是在军事分界线上的现在的谈判会场.
到了以后先把我们带去看一个"墙",上面有金日成的亲笔签字,"金日成"三个字.下面有一段小字,据说这是金日成最后批的一份文件.批完后就在办公室里去世了.下面那段小字是批示的正文.
看这个墙不许上到台阶上面去,不许抽烟.

看完了墙,我们来到了军事分界线.片子里箭头所指的那条象马路牙子似的水泥条,就是军事分界线,水泥条那边就是韩国,朝鲜人不叫韩国,叫南朝鲜.

我们到的地方,应该说离军事分界线很近了,大概不到一百米了.韩国一侧看不到人,朝鲜这边岗哨林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9-17 09:15 , Processed in 2.61234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