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大数据应用广州样本 信用指数解决政府招投标乱象(转贴)

[复制链接]

96

主题

111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招标师徽章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10:00: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6-04-21 09:39:35 来源: 新快报(广州)               


对广州市政务大数据的进一步开放,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职员们满怀期待。
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套即将试运行的信用指数系统正等待提取广州市政府的社会信用体系数据。在信用指数的数学模型构成中,前述的信用数据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而这些数据或将在两个多月后向全社会开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内部人士处独家获悉,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指数(下称“广州指数”)近期已投入研发,这是国内首个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信用评价指数。广州指数以“只减分不加分”的打分模式,对公共资源交易涉及的投标人、招标代理、招标人和评标专家四类主体进行评价。不断变化的指数反映动态的信誉变化,被寄望于实现对公共资源市场诚信行为的有效监管。
如果政府数据如期开放,广州指数将于6月率先在政府采购领域的试运行,未来将全面覆盖公共资源交易。
当前,全国已有数百座城市试点布局“智慧城市”,其中的“电子政务”在简化事前审批方面多有成效,但不少城市由于缺少必要的数据“沉淀”仍难以实现“事中事后监管”的大数据应用。公共资源交易涉及市政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等领域的招投标,围标、串标等现象偶有发生,历来是监管、服务的重要阵地。从这两个层面看,广州指数或将打开大数据应用的一道缺口。
破解数据共享难题
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构想中,广州指数运作较为理想的状态是,它不仅能动态反映市场交易主体的信誉变化,而且还逐步建立起“一处受罚、处处受制”的惩戒机制。这一惩戒机制指的是跨行业和跨区域的数据互通,即企业在交通领域犯下的错影响到在市政工程领域投的标,在国内违的规影响到在广州的信誉。
这样的构想,实现的几率有多大?工程师们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回答“数据从哪里来”这一基本问题。这一问题也是时下国内诸多城市探索大数据应用绕不开的问题。
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能解决部分数据的来源问题。据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0年开始,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始在房屋建筑、政府采购等领域建立投标人评价管理,其主要方式是“每日一评”。由于涉及到同一家企业每日更新的评价信息和同一家企业在不同行业的信用信息,因而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沉淀”数据能部分解决前述动态评价、跨行业两大问题。而“每日一评”机制的小有所成,正是促成广州指数研发的原因之一。
不过,依然有许多数据掌握在行业组织的手中。对于行业组织、行业龙头来说,当然不希望行业话语权旁落。这不利于数据跨行业的对接共享。前述负责人的想法是,先把信用指数做得足够好,让行业组织觉得对交易有利,再进一步找他们共享数据。
但是问题在于,单靠上面的数据来源,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信誉,必须要找到更多的数据。研发者们将目光投向了可公开获取的企业信用数据,其中就包括逐步开放的企业信用大数据。而研发者另一层考虑是,使用公开有根据的数据,也有助于有异议的被评价对象能够获得公平上诉的权利,增强各方使用者的信任度。
当前,在简政放权、“互联网+政务”的推动下,政务大数据的公开、开放日趋扩大。信用指数的研发、运用正好撞上这样的风口。有别于单纯收集企业处罚信息、政府公告的网页,研发团队希望公开的企业信用数据能占据评价指数体系的特定权重,从而反映在最终的评分上。
较能满足广州指数“胃口”的是,广州是全国32个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之一,正在推动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开”。作为广州指数的运营者,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已经盯紧了“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预计开放数据的6月份,也将是广州指数试运行的节点。
对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来说,一旦“信用广州”数据提取完成,余下缺失的数据就只占很小的权重。这意味着信用指数将完成主要数据的积累。
然而还是有些数据未解决,例如跨区域数据的共享问题。广州标准化研究院是信用指数的委托研发方。该研究院副院长冯智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跨区域的数据都有各自的评价体系,得到的数据并不一致。解决方法是建立外地和本地对应的换算公式,把按比例提取所得的数据进行换算,得到所需的本地指数。
不过,他强调,更关键的是实现全国各地大数据跨区域、跨行业的互通共享。
冯智辉的期待不无道理。当前,国务院正在推动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广东的计划是,到今年5月底前,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四大类公共资源网上交易平台的整合工作,基本实现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并与省网上办事大厅互联互通。这将初步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一门式、一网式”、“网上全公开、网下无交易”的公共资源交易模式。
信用指数的“信”与“用”
要推出一套“做得下去”的信用指数系统,并不容易。
“信用指数要做得下去,需要解决 信 和 用问题,也就是否有人相信,是否有人使用。”冯智辉表示。在他看来,目前国内不少评价体系的缺陷在于难以让使用者信服,因而应用并不广泛。个中原因,一是这些评价体系的数学模型设计不科学;二是不少评价体系由某个政府部门主导,更多考虑部门内部的管理方便,对投标方、协同部门的考虑不足。
广州指数的数学模型,研发工程师们前后琢磨了一年有余。在最终版本的信用指数体系中,不仅有投标人这个“必评”的主体,还有招标代理、招标人和评标专家,这是公共资源交易的利益相关方。其中,投标人信用评价指数体系由社会信用、投标信用和跨行业跨区域信用构成;招标代理对应社会信用、代理信用、跨行业跨区域信用和相关方评价指标;招标人的评价体系包括招标信用和相关方评价两大指标;而评标专家也有工作态度、行为规范、评标质量和相关方评价四方面数据作为参考。前述预计开放的广州社会信用体系,正是投标人、招标代理评价指标的重要数据来源。
这四大类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覆盖交易全过程的40项指标。最终的信用评价模型包含8626项有效数据,这些经过数学中较复杂的“对数运算”和“矩阵运算”的标准化验证出来,得出满分为100分的直观数据。
作为研发团队的主要负责人,冯智辉对广州指数的设计显得信心满满。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广州指数的评价覆盖公共资源交易的招标前、招标中、招标后三大环节。投标人、招标人等相关方在招投标中的行为,反映在动态的指数“评分”中,作为其在下一次招投标和行业中的信誉参考。
冯智辉表示,当前在政府招投标出现围标、串标现象,根源在于没有市场对相关方的约束力。如若广州指数能客观反映相关主体信誉,将能被越来越多的投标人、招标人作为决策依据之一,这将形成全行业、全社会监督的局面。例如,这也就是说,一旦投标企业出现交易违规、受到政府部门行政处罚,其100分的初始评分将相应扣减,这有可能令其排位下降而无缘下一次投标。
“投标企业需要认真做好才能获得更靠前的排名,才有更大的中标几率;而招标的政府部门也不好选取排名靠后的投标人,这使得串标的机会大大减少。”他补充说。
值得一提的是,与许多存在“加分”的评价体系不同,广州指数的模型采取“只减分不加分”的方式。对此,研发者解释称,不少评价系统将政府奖励、规模、业绩等作为加分项目,有可能让市场忽略某些企业真正的资质与能力,因而广州指数“只减不加”的方式更加合理。
不过,前述方法并不意味着投标企业的分数无限递减下去。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以6个月为周期,撤销对“知错就改”的企业的扣分。
不惧行情!跟着主力这样吃肉!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责任编辑:zhilihttp://gd.news.163.com/16/0421/09/BL5RU7UL07151DJ1.html

               
请访问我的专栏:https://www.zhihu.com/column/c_13695202689525596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11-24 18:43 , Processed in 0.06688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