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1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测试] 八成人容易做错的小学算术题

[复制链接]

435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8-11 11:46: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gzztitc注:本人收集了一些哲理性文章和测试题。有些是很不错的。曾经在筑龙网论坛上发表了一些,包括自己改编的文章,受到网友们的欢迎。现在,选择几篇推荐给大家参考,不知是否有兴趣。我以为,在招投标工作的紧张之余,换换脑子,也许还可以有其他收获呢……]

 八成人容易做错的小学算术题

    这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但是,我的同事和朋友,确确实实有许多人被它搞糊涂了。不信,你自己也做做看。本文来自网络,略有修改。

【一人拿一张百元钞票到商店买了25元的东西,店主由于手头没有零钱,便拿这张百元钞票到隔壁的小摊贩那里换了100元零钱,并找回了那人75元钱。那人拿着25元的东西和75元零钱走了。过了一会儿,隔壁小摊贩找到店主,说刚才店主拿来换零的百元钞票为假币。店主仔细一看,果然是假钞。店主只好又找了一张真的百元钞票给小摊贩。

问:在整个过程中,店主一共亏了多少钱财?】

已知回答各种各样,包括:  25 ;70 ;100 ;125 ;175 ;200 等等。

一周后,公布笔者分析结果。(假定为A问题)

这是另一个类似的算术题:(假定为B问题)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了一件礼物
这件礼物成本是18元,标价是21元。
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100元要买这件礼物。
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79元。
但是街坊後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还了街坊100元。
现在问题是: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您可以想想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699

积分

精灵王

沙发
发表于 2006-8-14 11:25:24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是125
猪头肉,你被耍了 每当你不看帖就回帖 悄悄地攒下一个金豆 你还真以为 真像咋这简单 不过说真的 猪头是肉做的 信不信 由你 http://bbs.chinabidding.com/read.php?tid=100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41

积分

圣骑士

板凳
发表于 2006-8-16 13:23:12 |只看该作者
118
[fly]理想就是自己觉的有道理的想法[/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地板
发表于 2006-8-17 20:36:13 |只看该作者
感谢上述两位网友回答 !

但是,看仔细了,问题有两问,分为A、B。

你们只回答一种答案,指的什么?

另外,此种问题作回答,最好有分析。这里不是央视”开心词典“,只要答案正确,王小丫就会大声说:回答正确!

我们是换换脑子。活跃思维的目的。

反正我打算周五晚上以前公布后一半文章。

然后再出新题目。

请大家关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699

积分

精灵王

5#
发表于 2006-8-18 09:08:43 |只看该作者
我回答的是A问题,不过想B题的时候脑袋有点痛,hoho

老大,别搞得这么严肃啦,和考试似的……紧张:eek:
最初由 gzztitc 发表
[B]感谢上述两位网友回答 !

但是,看仔细了,问题有两问,分为A、B。

你们只回答一种答案,指的什么?

另外,此种问题作回答,最好有分析。这里不是央视”开心词典“,只要答案正确,王小丫就会大声说:回答?.. [/B]
猪头肉,你被耍了 每当你不看帖就回帖 悄悄地攒下一个金豆 你还真以为 真像咋这简单 不过说真的 猪头是肉做的 信不信 由你 http://bbs.chinabidding.com/read.php?tid=100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6#
发表于 2006-8-18 11:53:27 |只看该作者
换换脑子的题目,不用太费心思啦 !

下面是参考答案和本人的分析:
公布答案 :

A题目是我在新华网上看到的。原题目为《85%网民做错的小学题,看看你的智商如何 》作者是夕韵残辉(2004-07-07 ) 。 我不知道是不是最原始的作者。也没有看到作者公布自己的想法。其实,在读者的回答中,解释最清楚的,是以下的回答:

   【 100元。
  店主和隔壁小摊的兑换可以忽略,
  你就看成:
  1)收入:1张废纸(假钞)=0
  2)付出:75元钱和价值25元的东西=100
所以收入与支出相抵,店主损失100元。

  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考虑,如果把这三人看成一个体系,
  那么总体的收支应该是平衡的,
  也就是说店主的损失=其他2人的收益
  由于隔壁小摊贩一来一往没有收益,
  而顾客用假币换了75元和价值25元的东西,所以他赚了100元,
那么店主就损失了100元】

而其他错误的回答的分析方式是:

◆ 25元东西和75元,还给了小贩100元,店主亏了200元。【多次重复计算】

◆175元。店主手里还有25元卖出商品的钱。【多次重复计算】

◆损失125元。【25元的货款,被重复计算】
1、100元假钞换100元真钞,店主没损失也没收获。(第一次)
  2、25元货和75元钱出手,店主损失25元货(75元本来就不属于店主,不管它是真是假)。
  3、100元假钞换100元真钞,店主损失100元。(第二次)
  所以,合计损失125元。  我是不是出洋相了?(引文完)

     正确的分析是一种“综合思维”。在多次交换的的加加减减中,去掉那些不影响结果
的“过程“,达到简化计算的效果。即是把与第三者小摊主的换钱过程,看成不赔不赚,可
以忽略。而店主自己赔了的,就是对方顾客赚了的。这样,很容易算出:是100元(东西和
钱)。

错误的分析,是“单向思维”,试图为每一步列出一个算式,但是,顾此失彼,容易漏
掉其他的因素。而这种思维方式,最容易导致对某些项目“重复计算”。

    A题目的缺点,是它没有说明东西的成本。所以,我们只能认为,东西的价格就是25元。
这个缺点被B题目弥补了。B题目的正确回答是97元。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回答不正确?

的确,在我问到的小学生,其家长,单位的或者朋友中的技术人员,财务人员,许多人
被绕的糊涂了。我的太太,是一位小学的优秀数学教师,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了。夜里12点,把我推醒:“快给我讲讲!”没办法,只好找了几张扑克牌,摆来摆去,总算是说明白了,才让我睡觉。所以,我对这道题目,记忆的特别清楚。

至于有的网友,考虑成本问题比较复杂,我以为那属于“大人的思维”。而这个题目,是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的提取主要内容,形成小学生可以理解的算术题,目的是培养其正确的思考能力。因此,类似“成本是多少”,“如果考虑上税,实际收入应该是多少”等等因素,就必然省略了。

后来,我听说,现在的小学教学,就是特别“死”——什么解题思路,什么标准答案,错了一点都不成 !老师担心偏离了“标准答案”,升学考试会扣分!

听说:有一道看图列算式的题目:图上画的是四个盘子,前三个盘子里面,每盘都放了4个苹果;第4个盘子里面,放了3个苹果。

一般小朋友的回答是 : 4+4+4 +3 = 15 。算对。

一个小学生列出 :(4 x 3)+ 3 = 15 .或者 (4 x 4 )- 1 = 15 . 被算错。

老师们也议论:这样就把孩子们的思维“封死”拉 !

记得外国著名数学家高斯的故事:老师要求小学生计算1-100所有数的和。学生们都在埋头演算;唯独高斯斯沉默不动。一会儿,他发现,数列的头尾数量相加,头尾第二组数字相加……都是一样的,这样,他很快算出了结果。不仅他观察到了“算术级数”问题,而且,成为数学家后,对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我们的教育,培养了许许多多的“状元”,至今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没有培养出其他重大发明……。难道不应该引起深思吗?!

   但愿朋友们都能冲破思想束缚的牢笼,更好的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 !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7#
发表于 2006-8-18 11:56:00 |只看该作者
读后感 :  一点思考与深思

本文只是一个智力测验题,回答正确与否,不会影响什么大局。如果真正的老板算错了,
也是无妨的,因为“肉烂在锅里”,反正实际的损失是固定的。但是,再变换一下:假如别人是老板,您作为店长实际是一个“高级打工”,无论老板按照前述哪一个错误的计算数据,让你这个打工的店长来陪偿损失,那就难免太不公了!

    深入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被这种重复计算而“忽悠”的事情还真的不少。比如,在政府官员、开发商,报纸媒体宣传的鼓动下,你们小家庭贷款买了100平米的房子。(为说明简化数字,均按照整数写,下同),总计是50万元。

   其中,地价即土地成本,说法不一,估算数为30%——40%,即20万元。也就是说,土地的费用,是粗算每平米2000元。

  土地的费用是什么?我们国家规定,土地为国有;我们说的土地费用,是“土地使用出让金”。房地产开发商,在土地“招、拍、挂”中获得土地使用权,一般住宅为70年。而其平均价格,决不可能是2000元。

  70年的土地使用费,在开发商取得土地时候,就已经“替你”交了。但是,你“购买”房子的时候,必须按照房子的总价,再交1.5% 的“契税”。这不是重复了吗?(而且,开发商盖好了房子,您住进去,可能只剩下65年的使用权了)。

现在,已经有许多文章提出:开发商建房时的“土地成本”是多少?应该公布!

但是,假定其土地成本是每平米10000元。由住房者大家承担。你应该承担多少?又是一个迷!100平米建筑面积购买的房子,实际的面积可能是80平米,其他为公用面积:楼道、电梯、楼间绿地、活动场所,甚至物业管理小屋……这里的“公摊面积”,往往谁也说不清。

而假定再开发商那儿每平米1万元的土地费用,如果对于砖混结构的6层楼房,是否6户均摊?还是5户就凑够了?如果是20层的高楼,是20户均摊,还是每户都交固定的钱数?

对北京、上海那种地方,现在房价已经高达每平米1万元以上,肯定土地使用费的计算有毛病 !

假如您受了专家“汽车进入家庭的”美好宣传影响,又购买了小汽车。那么,您可能再次为“存车费”掏出一笔钱。人们不由得问:公摊面积都是“业主”已经付过费的,外聘的“物业管理”公司哪儿来的地方做收费存车?如果物业公司负责对车辆保管,情有可原。然而,为什么物业公司不先向业主交纳“公用场地租赁使用费”呢?

再说到您的工资收入。假定你的小家庭只有三口人,您每月收入4000元,爱人收入2000元,算是比较高的,平均每人2000元。但是,由于超过了法定的1600元数额,你们两个人必须先扣除“个人所得税”。扣除了“三险一金”,再扣除每月还贷款3000元,你们的实际生活费,将减少到平均多少?

这里有多少重复计算?

据说,国外(如美国,买房,可以“退税”;)在国内,据说,上海市,买房可以“减免个人所得税”?在某些地方,使用公积金买房还贷,可以申请扣除还贷数额,再计算个人所得税。我觉得,那样才比较合理。

另外,如果国家公布贷款利率上调,你却忘记了增加还款金额。比如,原来每月还款3000元,现改为每月还款3005元。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会很聪明的识别出你存的钱不足而拒收(不是扣除3000元,还差5元;而是全部拒收);几个月后,不仅仅你欠费巨大,影响你的信用,而且,计算机还会计算出你应交纳巨额的“滞纳金”(按照每日千分之几的费率计算),也就是3005 x X个月 x 滞纳金利率 =500元、600元。……。注意,银行一般是不给普通用户每个月打出“对帐单”的。(别笑,人民网6月1日刊登一条消息:一名司机两年前的300元的违章罚款,本人从来不知,突然被通知要交纳7000元的滞纳金,他很奇怪的问:为什么我年年顺利通过年捡,从来未听说此事?当然,有关部门对计算机的调查还在进行当中……)

我被种种“往里糊涂”的计算真的搞的晕头转向。难怪房价那么高,难怪人们把住房问题称作“三座大山”之一 ?!

希望筑龙网的网友们,也多方作出一点努力,让一千多年前杜甫他老人家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梦想早日实现 !(原文完)

请看新题目:难倒过爱因斯坦的习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3944

积分

精灵王

审视自我,穿透灵魂。

8#
发表于 2006-8-24 08:57:05 |只看该作者
有的帐就是算清楚了,也找不平,强势利益不靠压迫弱势群体,怎么得利?
最初由 gzztitc 发表
[B]读后感 :  一点思考与深思

本文只是一个智力测验题,回答正确与否,不会影响什么大局。如果真正的老板算错了,
也是无妨的,因为“肉烂在锅里”,反正实际的损失是固定的。但是,再变换一下:假如别人是老板,?.. [/B]
欢迎光临标兵的博客:http://biaobing.chinabiddingblog.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9#
发表于 2006-8-25 10:18:40 |只看该作者
[有的帐就是算清楚了,也找不平,强势利益不靠压迫弱势群体,怎么得利?]

标兵版主上述话语很现实,也有一点道理。但是,我想,起码我们可以做到“别让人家给卖了,还替人家点票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0

积分

骑士

10#
发表于 2009-3-5 16:01:24 |只看该作者
别让人家给卖了,还替人家点票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11-9 06:40 , Processed in 0.0737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