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2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比尔·盖茨退居二线 微软进入后盖茨时代

[复制链接]

9

主题

100

好友

1万

积分

常务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6-22 09:59: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微软宣布盖茨将退出日常管理 过渡期为2年

    6月16日消息 微软周四盘后宣布,董事长比尔•盖茨将逐步移交他在该公司的日常工作,以便将更多时间投入到他在“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所从事的慈善事业。

    据美联社报道,微软宣布过渡期为两年,以确保盖茨日常职责平稳和有序地交接。该公司还表示,2008年7月之后,盖茨将继续担任董事长一职,并做为顾问对该公司核心发展计划提供建议。

    微软宣布即刻起由首席技术官雷•奥齐(Ray Ozzie)接过首席软件架构师头衔,另一名首席技术官克雷格•蒙迪(Craig Mundie)将从现在起担任首席研究和策略官。

    微软股价当日上涨0.9%,收盘于22.07美元。在该新闻发布后的延时交易中,该只股票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2008年后不可能复出 放下微软致力于慈善

    放权后的盖茨计划专职在比尔和美琳达基金会工作。近几年来,他大约把20%的时间投入到此工作中。盖茨曾在短短4年时间里捐赠给慈善事业款项一度高达235亿美元,相当于他当时净资产的60%。

    比尔和美琳达基金会于2000年1月成立,由盖茨教育基金会和威廉•盖茨基金会合并而成。前一个基金会致力于通过公共图书馆使更多人有机会使用科技资源,后一个基金注重改善全球卫生保健状况,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防治艾滋病、疟疾和肺结核等疾病。这是世界上现有最大的慈善机构,拥有291亿美元资产,与卢森堡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盖茨夫妇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5年度风云人物,与热衷援助非洲事务的U2乐队主唱波诺共享殊荣。盖茨夫妇曾表示死后只会给孩子留下数百万美元遗产,其余财产都将捐给慈善事业。


    盖茨退居幕后 微软面临转型

   微软经历了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并成为行业中的霸主后已开始面临发展的瓶颈。新一代IT巨星Google正计划用搜索来重新定义互联网世界,此外,微软还受到雅虎等IT企业的激烈竞争,微软正面临挑战。在这个时刻,比尔•盖茨决定退居幕后,业内对此众说纷纭,但对微软未来发展前景普遍表示担忧。

    首先,接替比尔•盖茨成为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的雷•奥兹虽然在技术领域颇有名气,但在商业界其名人效应和可信度远远不及比尔•盖茨。此外,分析家认为雷•奥兹在大型公司工作的经验有限,能否承担起微软这样一家巨型IT公司的重担还值得怀疑。

    不过,也有分析家认为,近年来陷于公司日常事务的比尔•盖茨已渐渐失去了往日的敏锐,而雷•奥兹具有发展互联网服务的丰富经验,在Google和雅虎等企业不断推出创新互联网服务以吸引更多网民的时代,雷•奥兹接替比尔•盖茨将会给微软注入新鲜活力。

    为了应对Google和雅虎等企业的竞争,近期微软也推出了基于互联网服务的Windows Live和OfficeLive等项目,不过分析家认为,这两个项目目前还处在初期阶段,还不能判断成功与否。

    比尔•盖茨的引退,意味着微软正面临重大转变。微软新时代的重任落在了雷•奥兹、史蒂夫•鲍尔默和克莱格•穆迪的身上,他们能否带领微软战胜Google和雅虎等企业的挑战,确立微软互联网霸主的地位仍是未知数。

    盖茨简历
生日:1955年10月28日
主要经历:
-13岁时开始计算机编程;
-1973年,盖茨考进哈佛大学。和现在微软的CEO鲍尔默结成好友;
-在哈佛,盖茨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开发了BASIC语言一个版本。
-1975年,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盖茨离开哈佛创建微软

    现年50岁盖茨1975年与儿时的朋友保罗艾伦 (Paul Allen) 一同创建了微软公司。1986年,他将微软公开上市,并担任微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直至2000年鲍尔默接任首席执行官为止。在过去的6年中,出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架构师的盖茨致力于微软的软件开发工作。2000年,他与妻子一起创立了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目前该基金会的资产达291亿美元。

    微软简介

    微软公司成立于1975 年,在多个软件创新方面处先导地位,这些创新为数字信息变革和电脑行业的腾飞铺平了道路。从首个操作系统 MS-DOS 开始,微软就不断推出 Microsoft Office、 Microsoft Windows 和 Xbox(R) 等产品,该公司还开发出了大量的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这些产品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交流和娱乐方式。微软在100多个国家中有雇员63000人,年销售额超过400亿美元。凭借面向桌上电脑、服务器和移动设备的产品,微软依旧在帮助个人和企业发挥他们所有潜力方面处于领导地位。

评论:微软盖茨提前淡出 中国民企可资借鉴
    盖茨淡出中国民企可资借鉴

    正值事业巅峰时期的微软主席盖茨6月15日突然宣布,将在今后两年内,逐步退出目前的日常管理工作,转而致力于慈善事业。回顾盖茨的个人经历,“辍学、创业、发展、成功”,其背后是微软公司的曾经发展壮大和今日的如日中天,而盖茨的提前退休则更奠定了微软未来的辉煌。

    与中国大量民企一样,看似庞大的微软,实际上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民营企业”,盖茨的个人光环,更是强化了这家民企浓重的个人色彩。因此,盖茨与微软,或许能为中国民企发展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案例。

    有研究认为,在未来10年内,中国家族企业将掀起大规模交接班高潮。也就是说,中国民企正处于从享受初创时期“两权合一”的益处,到必须完成代际交接与产权转型的关键时刻。在这样的关键时期,为何交班、如何交班成为关系到中国民企未来发展的必答题目。

    如果只是简单照搬所谓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似乎这道必答题并不难解,因为按照该模式,只要实现两权分离,原始股东放权聘任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就可万事大吉。但实际上,科学的两权分离绝非简单的“一分为二”,两权的架构是一个系统过程,这是因为两权分离也有其弱点。有统计显示,中国目前管理层经济犯罪案件中,虽然民企的管理层在犯罪额上小于国企,但犯罪率却要高于国企,其中大部分是实行了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民营企业。因此,中国民企既不能不进行两权分离,也不能一分了之。所以,问题的真正难度在于取得两权分离与统一的均衡。

    在20世纪初期,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程度提升,在金融资本的支持下,美国企业经历了大规模的兼并重组。这种情况下,原始股份被分散到老板、金融企业以及促成企业合并的发起人手中,正是在这种股权力量的制衡博弈中,职业经理人得以脱颖而出。伴随职业经理人发展壮大的是公司内部治理的合理与规范,风险控制以及信用体系的建立。其间,无论是原始股东、新进入股东还是位居公司中层的“准职业经理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制衡力量最终寻找到了平衡点。

    今日微软公司的交接班,正是这种平衡结局的典型写照:盖茨离任后的工作将交由现任首席技术官雷•奥兹和克莱格•穆迪分担。与此同时,微软甚至已经选定了继他们之后的更年轻一代接班人。透过这样的精心安排,难怪盖茨的决定一经披露,立即有专业投资机构认为,盖茨离任对微软是一个好消息,这将使微软更强大更有竞争力。

    盖茨轻松的离职告白,其实并非是功成名就后的不问世事、归隐山林,而是经历了力量博弈与制度完备后的程序步骤而已。这样的程序步骤,对于国内民企而言,过程虽然痛苦,但结局却一定快乐。

大胆创新饱受非议 盖茨留给世界什么

  成就微软帝国

  由于微软在行业内的垄断地位,盖茨在被称为“IT英雄”的同时,还被冠以“黑暗王子”等绰号。在整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成功挤垮了诸多竞争对手,盖茨成了一个让人又敬又恨的名字。人们对他的智慧充满钦佩,对他的行为却充满非议。

  世界著名投资专家沃伦•巴菲特这样评价盖茨:“如果他卖的不是软件而是汉堡,他也会成为世界汉堡大王。”言下之意,是盖茨成就了微软,而非相反。事实上,也的确没有哪一个企业领袖能像盖茨一样,始终将自己的光芒覆盖在企业之上。对微软来说,盖茨不单单是一位企业高管,而是微软品牌的延伸。在微软内部,所有员工都将他视作英雄一般来崇敬,他们相信,只要盖茨在,微软神话就不会终结。员工们已经习惯了在每件事情上必须获得盖茨的点头认可,而微软内部不断进行的组织架构调整,都是为了减少摆在盖茨面前的文件数量。也许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盖茨才决定“放权”,他希望把连接在“微软”和“盖茨”之间的等号抹掉,让微软成为一个真正的品牌,而不再是个人崇拜的符号。于是,他开始了一个多年的、分步骤放权计划。6年前,他将首席执行官职位交给了合作伙伴、多年好友鲍尔默,而这一次,他退出得更为彻底。

  一些技术评论家就此评论说,这几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飞速迅猛,Google靠搜索业务、苹果靠数字音乐、CRM靠在线商业应用,纷纷成了几大领域的暴发户。而盖茨却没能带领微软赶上通向新时代的这班车,微软巨人在对手的夹击之下已有些步履蹒跚。盖茨选择此时急流勇退不失为明智之举。

  让电脑成为日常用品

  但不管怎样,人们也无法否认盖茨和他的微软帝国在过去几十年间给世界和人类生活带来的深远变革。如今,如果你的办公桌上有一台个人电脑、里面几乎必定装有微软的操作系统。是盖茨使个人计算机成了日常生活用品,并因而改变了每一个现代人的工作、生活乃至交往的方式。因此有人说,盖茨对软件的贡献,就像爱迪生之于灯泡。

  与此同时,盖茨还用其传奇的经历书写了一个典型的“美国梦”。从地下室的小公司到微软帝国,他为无数青年人创造了一种“盖茨式的创业模式”,激励他们投身信息时代的创业热潮。著名教育思想库亚洲协会副总裁迈克尔•莱文博士对本报记者说,对美国人来说,盖茨是绝对的偶像,他让电脑工程师的形象变得“酷”起来,同时激发了成千上万人以新的方式来思考创新的问题。

  曾经有人为盖茨算过一笔账:他所拥有的财富可以买30多架航天飞机,或344架波音747飞机,拍摄268部《泰坦尼克号》,买15.6万辆劳斯莱斯的本特利大陆型豪华轿车。对这一大笔财富,盖茨一直在寻找一个最好的花钱方式。在“五十知天命”时,他为自己找到了人生后半程的道路――做一个慈善家。实际上,近年来,他已经把大约20%的时间投入到了基金会的工作中,行善的足迹遍布世界100个国家,他的财富被用于解决当今世界最迫切的问题:贫穷、无知与疾病。而盖茨对慈善事业的热衷,也带动了一大批高科技行业的财富人士为社会公益事业慷慨解囊。美国一位对慈善事业颇有研究的学者认为,盖茨即将实现的转型,代表了美国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变迁,并将激励更多致富后的人,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完成自身的精神升华。

  一个你无法漠视的人

  盖茨为人类留下了财富,也留下了对他的诸多非议。很多人憎恨他靠拒绝透露源代码的方式维持微软垄断地位的做法。于是有人说,盖茨是最贪婪的人,天天从股市里套现,还要无情地从微软用户身上榨钱。甚至有人认为,盖茨的慈善之举只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公关活动。在美国互联网的聊天室中,有人把盖茨与一百多年前那些依靠行业垄断积累巨大财富的铁路、钢铁、石油大亨相提并论,认为他为了逃避向政府缴纳巨额税款而到处散财、沽名钓誉,这样的善举不应掩盖微软靠垄断地位进行市场掠夺的事实。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盖茨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进行无形的信息化产品生产,这种经营方式的确曾帮他赢得天下。但当今世界已走向一个开放的系统,共享软件、搜索引擎、联机游戏大行其道,而盖茨还坚持固有的封闭系统――拒绝透露源代码就是表现之一,必然会使微软失去很多机遇,从“龙头老大”开始向“跟班小弟”滑坡,这不是盖茨的技术思路出了问题,而是他的经营思路出了问题。曾经引领的世界已经开始超越他,他退出微软,甚至退出IT业的舞台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无奈。

  北京大学中文系学者张颐武指出,盖茨是最成功的商人,他的微软帝国具有资本主义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质特征,所以即使面对法律和伦理的双重挑战,微软仍然坚守垄断;然而盖茨同时又是最慷慨的慈善家,他把不惜一切代价追逐到手的利益几乎全部返还于社会。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其实都出于他个性中的坚持,而这种具有争议的行为,对无数以他为偶像的年轻人来说无疑会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

  盖茨引退之后,还将有什么惊人作为,我们无法预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他的争议仍将持续下去。不过,不管你崇拜他,还是憎恨他,你都无法漠视他,而这正是比尔•盖茨的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3944

积分

精灵王

审视自我,穿透灵魂。

沙发
发表于 2006-6-22 11:24:35 |只看该作者
如果只是简单照搬所谓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似乎这道必答题并不难解,因为按照该模式,只要实现两权分离,原始股东放权聘任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就可万事大吉。但实际上,科学的两权分离绝非简单的“一分为二”,两权的架构是一个系统过程,这是因为两权分离也有其弱点。有统计显示,中国目前管理层经济犯罪案件中,虽然民企的管理层在犯罪额上小于国企,但犯罪率却要高于国企,其中大部分是实行了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民营企业。因此,中国民企既不能不进行两权分离,也不能一分了之。所以,问题的真正难度在于取得两权分离与统一的均衡。
-------------------------------------------------------------------------------------------------------

这一段甚是精辟,历史证明,民企的家族管理模式在一些企业中是成功的,如何确定企业管理模式,还是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欢迎光临标兵的博客:http://biaobing.chinabiddingblog.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板凳
发表于 2006-6-22 13:07:11 |只看该作者
用郎咸平的话说,就是“缺少信托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7-24 12:09 , Processed in 0.0756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