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5-9-16
- 最后登录
- 2006-5-18
- 阅读权限
- 1
- 积分
- 5
- 精华
- 0
- 帖子
- 290
|
“凡事都做最坏的打算”,百般刁难的最后一轮
国庆收假的第二天,也就是10月9号,这天我们园区停电,我们公司也就放了一天假,上午刚起床不久,就收到Intel人力MM的电话,叫我第二天再到他们公司去面试,时间是下午三点。
本来那天放假心情很放松,就像中学的时候晚上停电不用自习那么解放。这一个电话又激起我心中的千重浪,刚放下电话脑子还热的不得了的时候,“闷骚”的想,这次会不会就是人力跟我谈拿offer的事宜啊。这个念头就这么闪了一下下,又被自己嘲笑回去了。根据多次的斗争经验,没那么简单??我警告自己。折腾人是现如今的公司非常乐意做的事情。今天,你折腾了吗?
第二天上午我挺忙的,因为是我走之前完成的最后一个项目,没时间准备下午的面试。而且这时候心有点皮了,有点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的架势。到了两点,跟头说了一声,就出发了,提前了十来分钟到他们公司,给人力MM打了电话,她叫我到第一面试间等等,面试官马上就到。我在面试间里来回浏览intel的企业文化,又想起“今天”是“中华民国”的国庆“双十日”,想来应该是个好日子……
等了大概三四分钟,门口来了一个抱笔记本的中年男人,没有任何表情的问:“你就是霍华德刘?”,“是的”,我说。两个人沉默着各自坐下。我预感到今天来者不善,心里犯着嘀咕,那深不可测的眼睛里面,藏着一个字??冷。等他摆弄好了笔记本,面试正式开始了,首先就用英语问我一个问题,根据我的回答,再提出问题,我一一回答。
有些问题一两句英文也说不清楚,说多了我的英文水平又不够,脑子开始不想问题本身了,而是开始想怎么完成这个问题,推脱这个问题了,说到这里大家该知道我的表现有多么的糟。而且,跟同胞说英文不像跟老外说英文,跟老外讲的时候你会反复想着用英文多渠道表达你的意思,而跟同胞交流的时候,只要碰到语言钉子你会马上绕道走??用汉语表达不就完了,多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啊。所以有些问题我就这样英文夹杂着汉语(或者干脆汉语夹杂英语)回答。
场面是尴尬的,气氛是凝重的,我的心情是压抑的,怀疑这个面试官也怪难受的……到后来气氛稍有缓和,我总算放开了一点跟他谈,轮到我问问题了,我还是上次的老问题,他的回答也跟上次如出一辙,我断定他们是统一培训过的。上面讲到基本的交流的障碍,再讲讲问题本身,好几个问题都比较刁钻,几乎没见过是什么“阵”。而且,居然,有个问题,我沉默久了直接让我跳过……
那时那刻,真恨Intel把地板整的太扎实,不能打个地洞钻下去……冒着产生恶劣影响的危险,我斗胆说这个面试官真像个“冷面杀手”,我今天面试的不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面试官的那种“冰冷”的个性,或许这是有意对我的考验,如果真是这样,我认栽了。
我真的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case,是因为前面的几个都很open很友好的面试官给了我一个假象,从而,使我把“凡事都做最坏的打算”这个信念给抛弃了。总的一句话,这还是自己不够成熟造成的苦果,世道险恶啊,同志们!不说面试官怎样怎样,至少自己还欠缺跟不同个性的人打交道的能力,犯了大忌!有的人,被当头一闷棍儿打下去,一会儿就能爬起来谈笑风生;而有些人,被闷棍打了就真的闷下去了。我们需要挫折和失败,教会我们不再闷下去,教会我们迅速的适应,勇敢的去面对。
我坚信,Intel选择的是最适合intel的人,而不是神仙,各位挨惯闷棍的,有机会一定去试一试,然后写一个阳光一点的Intel面试经历出来,带给更多的人希翼,我定会含笑“甘肃酒泉”的。
又及: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Intel已经给我offer letter了!
Intel需要什么样的人?看“格子”间里的故事
Intel需要什么人?这是很多应聘者所想知道的。
在INTEL(北京)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都是用木板隔开的一个个格子间。INTEL公司中国区人力资源部经理云大耀介绍说:在INTEL,董事长和经理们没有自己的办公室,他们和一般员工一样都在格子间里工作。这种开放的办公环境是鼓励员工与主管经理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进行工作上的交流、协作。开放的环境需要开放的人,这里的开放的人是指到INTEL工作的员工首先必须具备团结、合作的精神。
鼓励员工之间公开、公平地竞争,也是开放办公环境隐含的另一层深意。一个人好不算好,大家都好才是最好。也许正是基于这种精神,在INTEL,如果普通员工对主管的某个方案有异议,应将不同意见当面提出,如果有好的建议却保持沉默,主管的方案在实施中出现问题,员工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客户”至上
这里的客户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INTEL的客户中还包括本公司的员工。云经理说:我们是人力资源部,那么我们的客户就是INTEL的员工,我们为每一位员工服务。这种服务的思想就体现在INTEL的招聘工作中。云经理介绍说,INTEL公司每当有职位需要招聘时,我们首先在公司内部发布招聘信息,先给我们的员工一个发展的机会。之后再通过广告、互联网等向社会发布招聘信息,INTEL公司也会不定期参加高校的招聘会。
注重实际水平
INTEL不注重应聘人的年龄、性别、种族等条件,INTEL注重的是应聘人的实力。云经理说。
INTEL规定,应聘人必须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他们不管应聘人在学校期间是否获得了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他们看重的是应聘人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是因为在办公、开会、培训等场合经常用到英语。公司招聘时,会根据所招聘工作的性质及职位高低,对英语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职位越高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可以说应聘人的实际能力比其所获得的证书更有说服力。
至于对应聘人学历、专业的要求,会因应聘的职位和从事工作的不同而不同。如:在INTEL从事语音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就需要应聘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若从事一般的软件的开发,只要求本科以上的学历。专业对口是INTEL对应聘人的一项重要要求。INTEL一般需求的专业:计算机、自动化、电气工程、微电子、应用数学等。
INTEL公司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时,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都会成为参考的因素。若想成为INTEL公司的正式一员,应聘人还将经过面试、笔试等一系列应聘程序。INTEL没有固定的招聘模式,应聘的职位不同,工作性质不同,考试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如果你是实力派,那么考什么都不用怕。
Doing the right thing
云经理说,在INTEL工作做到以下3方面很重要。
第一是学习新东西的能力。计算机领域变化快、发展快,一个有潜力继续学习的员工才能在工作中不断进步,才可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第二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有不同意见敢大胆地说出来。
第三点是应Doing the right thing,少Doing the thing right。云经理解释道:做一件事情前,应先问一问该不该做,做应该做的事情,再找好的方法做这件事,这就Doing the right thing。Doing the thing right是只管把事情做好,而不问这件事该不该做。把事情做好是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一件不该做的事情做得再好也没用
不放走任何一个喜爱Intel的精英!看Intel的招聘与面试
科学面试观
Intel对求职者进行的考核以面试为主。对应聘者的考核主要是针对应聘的职位进行素质考察。Intel做招聘时每个职位都有一套标准,这些职位的技能描叙都是Intel经过长期实践,参考国际人力资源顾问公司对人才素质的研究成果而得出来的依据。Intel有一个全球共用的职位素质系统,用人经理可以到网上去看,结合这些标准,再结合具体的情况,确定即将招聘位置的素质标准。
Intel的每个招聘组有四个人,他们一起对应聘者通过面谈进行评估,应聘者不一定要全部通过面试才合格,每个工作要求的条件都不一样。例如一个工作位置根据相关的性质确定10个标准,可能有5个重要的标准达到就可以了。另外,面试时他们还看这些应聘者是否能适应Intel的6个价值观,或者看他们与这6个价值观有多大差距。(关于Intel的6个价值观在后面文章里有详细解释。)速度不是最主要的指标
Intel招聘一名员工所花的时间各不相同。招聘的学生1个礼拜就可以做出决定,高级员工2个月以内可以作出决定。通常平均6个礼拜就能够完成一个位置的遴选。但是招聘的速度不是衡量招聘工作的主要标准,招聘质量成为最重要的考核。Intel对每年新进来的员工,都要进行总体使用情况的调查,对他们有一个总体的评价,以此来确定招聘的质量如何。
招聘不拘形式
Intel通过猎头、纸媒体广告、人才网站来寻找人才。Intel在销售和市场方面需要更多的是有工作经验的人,研究开发方面招聘了许多毕业生。公司内部也设立了员工推荐奖,员工如果能够给公司推荐一名员工,最后被公司录用,公司给员工一定物质上的奖励。员工推荐奖是IT行业很有效的方法。Intel对从公司离开的人有一次重复雇佣的机会,对离开的优秀员工公司还是鼓励他们回来。
基本上每个员工离开Intel都会做辞职面试,公司以此来帮Intel自己看自己。有时候人力资源部会看辞职员工对其他的工作是否有兴趣,可能给员工换工作,留住员工。但是公司不一定能够满足员工的所有要求。
Intel的薪金结构、层级划分、评估制度
员工个案
刘婕是Inte公司公关部经理。典型的白领丽人族。
刘婕在Intel公司职业的感受:能够到Intel的人基本上会被重组,会成为一个性格非常鲜明的人。
刘婕进Intel时被面试了11次。她以前在公关公司做过,到Intel是一次完全的职业生涯的挑战和转变。刘婕在Intel面试公关经理职位时,首先是和人力资源部的人面谈。让刘婕吃惊的是,当天刘婕就见了Intel中国区总裁,接受总裁的面试。刘婕还和亚太区公关经理、公关同事谈话。然后见销售部总监,然后是市场总监。整个过程有点像招总裁的感觉。刘婕虽然是面试公关经理,但是见了许多其他部门的人,因为如果刘婕一旦被录用,他们的工作都和公关部紧密相关。面试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11次面试跨度时间很大,中途有一个很长的圣诞节假期,刘婕很长时间没有收到Intel的任何通知,正当她认为“GameOver”没有希望的时候,Intel相关人员休假回来,又拨通了刘婕的电话。刘婕能操一口非常流利的英语,她说“在Intel,刚进来英语没有这么好,进步了许多,每天英语都提高。”
薪金结构
Intel员工的底薪是13个月,每个月还有一些津贴。做销售的员工有销售佣金,做其他工作的员工有奖金。不拿佣金就拿奖金,员工两者只居其一。奖金的额度是1%的年薪乘以一个公司整体的业绩参数,一年发放一次。
简单的层级
Intel除了行政管理秘书外,其他人都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只是各自的技术范畴不一样。从薪酬来看,行政秘书分5个级别,职业技术人员从2-11级。Intel的级别不是很多,大致看起来,公司的层级结构是秘书-个人贡献者-经理-总经理。在Intel不一定做经理才有发展,公司给许多人个人贡献者的极大尊重,个人贡献者的待遇可以达到副总经理的待遇。Intel也是努力发展授权文化,在Intel每个员工在他的位置都需要做决定,每个层次的人都有决策的时候。
Intel不惧.com公司
Intel里员工有股票认购权,每个员工都可以从薪金里拿出一定的比例买公司的股票。具体操作是:每个月员工可以自愿认购股票,每个人可以买自己工资水平的10%。Intel业绩一直高速增长,股价也在增长,买股票对员工来说肯定能够从中获利。
目前.com公司在人才市场高价找人,对高级人才极具吸引力,他们往往以高额薪水和期权来吸引人才,但是这些对Intel员工影响似乎不大。因为Intel的薪资体系里面就体现了公司成长和员工的关系。Intel中国区人力资源经理云大耀先生说:“其实等中国加入WTO,竞争会更大,人才的机会更多,看员工自己的选择。但是Intel有自己的信心,有很多企业不能和我们来比。”
3个月的漫长评估
Intel的评估时间是下一年的第一季评估上一年的业绩。通过3个月的漫长认真的评估,4月1日开始兑现评估结果。对员工来说绩效评估是比较公平的做法。员工通常跟他的经理每个月都有一对一的评价,所以不会对年终的评估结果有很大的惊讶(surprise)。员工的直接经理会给员工谈评估结果。
比较评估法
Intel的评估方式很特别。一般对中国大陆的员工绩效进行评估,会将亚太所有的经理集合在一起,例如台湾的、中国的、香港的,组成一个比较组(RankGroup),这些人不一定是一个级别,可能是跨越了三个级别。他们通过对做同一种工作的香港的、台湾的、新加坡的、大陆的员工在一起比较,来分出绩效的优劣。这种比较评估法,对每个参加评估的员工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因为他往往要和很多人进行比较,同时这也是脱颖而出的机会。
举个例子,对中国区人力资源部人员的评估,可能会由中国区人力资源经理、香港人力资源经理、亚太人力资源总监等组成一个比较组,对中国区的人力资源部员工进行评估。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仅看一个老板对你的评估,而是有很多人对你的评估。公司的所有员工都是人力资源部的客户,所以每个员工接受的评估实际上是接受客户的考评。“我们的评估需要三个月,一个普通员工也是这样。这种方式不是仅仅在大陆进行,在亚太都是这样。”
“最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在Intel速度和机会成正比
6个价值观的行为
评估还看员工行为方面的表现,Intel的行为评估主要是看员工在Intel的6个价值观方面做得如何。Intel深具魅力的6个价值观都是从Intel的领袖人物的创业经历那里总结出来的,在后面的段落里将会详细阐述。
三类结果
最后绩效评估的结果分为三类(rating):一类是超优(outstanding);二类是优秀(successful);三类是需要提高(improvementrequired)。同时公司还有一个员工速度(trending)的评定。
公司需要每个员工每年都进步,对进步的评定分为faster、equal和slower三种速度。公司对员工的考评,反映员工在公司里面所处的地位,如果评估不高,公司告诉员工赶紧赶上来,并不会直接解雇掉员工,而是给他3个月去学习提高,确定他提高的目标,三个月后再评估。当然评估后有的人会被提拔,有的人会涨工资。
评估结果带来的差距
Intel对员工的评估结果会直接导致员工待遇和职务上的差距。例如Intel的股票购买权,一个outstanding的员工可能是20%,一个successful的可能是10%,而一个improvementrequired可能是0。在绩效评估后的调资也是这样的依据,所以总体来说评估对员工的收入和职业前途带来直接影响。在外企通常的贯例是如果公司没有奖励你,就意味着你快要不合适在这个公司呆了。
速度和机会成正比
管理者的比例大概占Intel员工的1/10。
Intel考察一个员工的素质,看是否能够做管理者,除了看你现在的表现达到什么地步,公司还会看你的潜能在哪一个方面。“在高科技企业里,最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所以反过来经验不是最大的问题,学习的潜力最重要。”
对每个职位的素质需求,Intel不一定完全相同,而是根据每个位置有具体的规定。
Intel是一个发展速度很快的公司,机会非常多,经理经常也和员工谈员工职业的方向在哪里。经常在Intel看到的例子是,有些时候认为一名员工很优秀,就专门为他设置一个新的职务,为这个人的能力发挥创造条件。在采访时,Intel人力资源总监刚做好每个月的报告,他告诉记者20%的职位空缺是从内部招聘来的员工,员工机会很多。“其他公司可能看员工做得不好,会问人力资源部为什么招这样的人进来,Intel就问为什么我们把他放在一个不合适的位置。”
个人贡献者
Intel中国的员工每年都有年假,一般员工是12天,工作5年后有15天假,如果工作10年就有18天。Intel的福利人人平等,不会因为职位而不同。在Intel成功不一定要做经理,员工可以成为一个个人贡献者(individualcontributor),他同样能够拿到很高的待遇。Intel每年对经理会做一个全方面的调查了解,看员工和经理们对某个经理的评价是否很好,如果发现这个人不适合做经理,Intel让他回到经理以前的位置。“我们不会说一个经理范了错误就永远不用他。”
Intel有许多非管人的经理,他们专注在他们的专业工作上。
来Intel就安心工作!让每个员工讲出自己的愿望
讲出自己的愿望来
Intel人力资源部从一个员工进入Intel开始就看这个员工的发展,不是等员工有跳槽的想法时才重视。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成功关键是每个员工的经理来做人力工作,而不是靠人力资源部做,经理给人力资源部提供他管理的员工的发展计划,人力资源部给员工例行的计划。
一个员工来到公司如果有其他方面的能力,员工应该自己讲出来,自己的经理来发现,帮助员工达到自己的目标。员工对Intel公司的做事方式要有认识,应该用自己经理的能力去发展自己,多和经理沟通,尽量利用经理的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Intel的经理帮助员工发展是他的义务。在Intel个人事业要自己把握,Intel也会将这一点经常告诉员工。
人力资源部门架构
Intel在中国的人力资源部分成三个部分:一个是人力资源中国代表处,中国大陆所有人力资源的事务都由这个部门来做。Intel在大陆有300员工,共有5个人力资源的人。目前中国大陆Intel有300人,数目不是很多,但是数目也不代表一切。300人分不同的城市,做着差异非常大的工作,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的需要,所以人力资源部的工作量比较大,难度比较高。第二部分是Intel亚太区的人力资源组,专门做一些非常具体的项目,例如薪金福利、员工工作地点安排、招聘、培训等方面的事情。还有一个是培训方面的力量(销售、市场培训,新员工培训,每个部分有不同的人来负责),他们基本聚焦于课程的设计。
员工反应的问题
员工到人力资源部来的原因最多的是问一些政策的问题。例如怎么去做一些工作,表格在哪里找到。许多经理来人力资源部则是提意见,他们从外面其他公司和别人交流时知道的一些工作方法,觉得不错,就告诉人力资源部。他们还反馈一些员工信息,往往是别的部门的员工的声音,可能员工的直接经理没有听到,让别的部门经理听到。经理们就会给人力资源部反映的一些员工意见,往往给人力资源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通常毕业生和新员工不会有很多问题要问,但是人力资源部会和新员工主动交流,专门组织和他们的谈话,做一个不记名的谈话摘要。总经理还会在新员工培训期间和新员工有专门的对话,员工和总经理之间没有严肃的界面,基本上什么都能问。
经理和员工一对一的例谈
在Intel用得最多的沟通方式,首先是经理和员工的一对一交谈。每个季度全体员工还会和总经理进行会议对话。Intel的经理要给自己的老板、同事、下级发一种问卷,通过他们给经理一些反馈,这些反馈通过美国一家专门做调查的公司对经理做一个调查的报告,所以管理者每人每年都能够看到自己管理方面的工作,再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别人是怎么看的。因为沟通方式多样,如果某个管人经理的管理水平很糟糕,一定会被反映出来,不可能出现某个部门经理管理水平差,员工受到很糟糕的管理,但是公司却不知道的情况。
双重员工调查
为了全面掌握公司的员工心态,Intel有两种员工意见调查。一种是1年1次的员工意见调查,有100多个问题,主要是由Intel公司自己来做,问题关系到员工的工作环境、公司给员工的方向清楚不清楚,公司的管理好不好,还包括员工生活方面的问题。另一个调查3年进行1次,这个调查就更加详细了,有250多个问题,问题详细到员工没有预料到的地方,这个调查报告将会非常详细地展示人力资源问题。
Intel的使命:成为世界Internet经济的杰出建筑材料供应者。Intel文化的灵魂人物葛鲁夫说:“All Internet Runs on Silicon(硅技术是互联网发展的核心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