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国公共资源平台整合地方荟萃中国政府采购报 【转】

[复制链接]

1308

主题

247

好友

7万

积分

版主

上善若水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劳模 最爱沙发 社区明星 原创达人 版主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2 21:58: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gzztitc 于 2016-12-13 09:11 编辑

全国公共资源平台整合地方荟萃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16年12月13日 第2版 )

全国公共资源平台整合地方荟萃

编者按:全国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当前可谓风生水起、如火如荼,在平台整合中,各地都在稳妥处理好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积极探索,可谓各具特色。他们通过消除“痛点”、打通“堵点”,不断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真正地为市场解绊、为主体减负、为交易提速、为监管助力,进而将平台整合的改革红利转化为市场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期公共资源平台整合专题集合了一些省市具有代表性的改革亮点及相关资讯,与读者分享。

广东:平台之外无交易

针对公共资源四大板块整合的要求,广东提出了“5+N”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目标。

据悉,广东提出的“5+N”,这个“5”不仅含有国家提出的四大板块,包括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还包括第5个即碳排放权的交易。目前,这五个项目广东都全部按要求完成了整合任务,并与国家平台实现了实时在线交互信息。碳排放权交易一级市场的拍卖系统,也在全国率先与省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省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了联通。所谓“N”,就是按照国家要求,“成熟一个、整合一个”,逐步把其他的公共资源项目纳入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体系进行管理。


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实现平台之外无交易,在根本上要按照前瞻务实,动态协调,开放包容的理念加强顶层设计。


一是制度要严格。目前广东省制定了全省的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包括了工程、采购、自然资源以及产权资产、公益资源、行政资源等六大类24小类45个交易项目,纳入目录里面的项目,都必须纳入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统一的监管。


二是调整要及时。部分目前不成熟的交易项目,暂不纳入全省统一目录进行管理。待条件成熟了,再按照“成熟一个、整合一个”的原则进行适时调整,逐步纳入平台进行管理。


三是平台要开放。已有的药品交易、排污权交易、罚没资产拍卖等交易系统,还有在建的海沙拍卖系统、打私物品拍卖系统等正按计划接入全省平台体系进行监管。


四是要鼓励探索。在整合过程中广东鼓励、激励地方进行探索,比如惠州市现在已经将54项交易项目全部纳入市的交易平台。


此外,在落实“放管服”方面,广东也做了一些探索和工作,主要表现为:一、对一些制度规则进行修订、废止和完善,形成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制度规范为主体,办事指南和规范作为补充,全方位、全覆盖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体系。二、广东出台了场地设施52项标准,还有服务的16项标准,全面规范全省交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三、通过平台的整合、政府的平台、数量的精减、合理的布局,再通过交易系统的全面融合,构建所谓的“一门式”平台体系,通过服务系统的全面贯通,打造“一网式”信息服务模式。四是通过在线的实时监管、全程留痕管理、大数据挖掘、电子案卷等手段,来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五是注重充分发挥市场的竞争作用,对符合国家标准的平台,无论平台性质是什么,一视同仁,纳入全省平台体系进行管理。


据悉,目前,广东招投标方面,就有十几家社会主体建了电子化交易系统。通过各类平台充分的市场竞争,可以有效促进整个平台体系的服务水平提升和效率、效益的提高。


安徽:用“标准”说话

安徽希望借力“标准化”促进互联网+平台建设,确保于2017年6月底前,在安徽全省范围内形成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基本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电子化。

据悉,安徽省采取6个方面举措对公共资源平台整合加以落实。即一整二联三优四统五推。


一整,就是按要求全面完成四大板块平台整合,列入目录的各类项目已全部纳入统一平台集中公开交易。今年前10个月,全省完成交易项目数已与去年全年相当,成交金额、节约资金、增值资金分别增长17.4%、24.8%、142.7%。


二联,就是加快互联网+平台建设。基本建成全省“一网、三系统、四库、三服务”平台系统,向国家平台推送数据量稳居前列,年底之前全程电子化交易率平均可达60%以上,加快实现交易、服务、监管等“网上全留痕、异常有预警、责任可追溯”,同比每年可节约交易成本20%以上,每年可为市场主体节省纸质交易文件制作费用约1.4亿元。


三优,就是推行平台服务标准化。率先出台平台服务规范,立足公共服务职能定位,从服务提供、服务保障、服务评价与改进等3个方面,细化明确了平台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推动平台为各方主体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标准化服务,平台服务市场满意度跃升到95%以上。


四统,就是统一制度规则。对已出台的1985件有关制度进行全面清理,拟保留942件,废止577件,修订466件。将对拟保留以及新出台的制度汇编形成统一制度目录向社会公开。未列入目录的,一律不得作为行政监管的依据。


五推,就是推进信用监管。探索建立以合同授予为中心的信用管理联动机制,实现交易市场与履约现场的“两场联动”,着力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联动机制,此项工作机制已覆盖到2/3设区的市。


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全省在统一平台上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145327个,成交总金额8135.28亿元,节约资金1421.15亿元,增值资金1019.66亿元;完成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321.97亿元,高值医用耗材采购32.41亿元,药品平均价格下降15%,为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了积极贡献。


贵州:用大数据规范交易行为

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省在去年12月份就已经建成了覆盖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互联互通服务平台,实现了全省“一张网络覆盖、一套流程交易、一个规则主导、一证全省通用”,打通了全省各个交易平台的数据通道,实现了交易大数据的汇聚。

贵州在强力推进大数据的聚、通、用的同时,围绕数据监管、数据服务和数据理政三大主题,强力推进大数据的分析运用工作,充分发挥大数据照妖镜、晴雨表、风向标的作用。


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通过打造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的数据“铁笼”,来规范主体的交易行为,净化市场环境。该负责人举了三个例子来证明:


第一,运用大数据开展市场主体行为分析,可以规范市场主体不规范行为。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有一个企业三年来在贵州各级交易平台上参与交易270多次,但却一次都没有中标,而大数据的抓取痕迹发现,这家企业却在其注册地三年间先后中标了170多次。两个截然相反的数据显示出这个企业在注册地是一个实体公司,但在贵州就是一个借壳陪标的陪标专业户,通过陪标赚取费用。在大数据照妖镜的威力下,这一案例已及时交由行政监管部门进行查处,以此来约束规范警醒其他参与的市场主体行为。


第二,运用大数据开展交易价格合理性分析。首先融合市场发布的权威建筑主要材料价格信息,并免费发布给市场主体分享。同时,将场内的交易价格和场外的交易价格进行挖掘建模进行分析,形成一段时间的合理中标价格区间,及时对场内中标价格进行规范和管控。及时将分析发现的畸高畸低价格项目提交行业主管部门重点跟踪管理,预防低价中标高价结算,对高价中标的这些项目也实时予以跟踪关注。在此过程中发现,同样一个项目一定时期的钢材中标价格也就是2200元/吨—3000元/吨,但这个项目的中标价却是5500元/吨,我们跟踪了解发现是因为项目所在地山高路远,导致人工价格比较高。此时大数据晴雨表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为行业监管部门的管理注入了有力的力量。


第三,通过大数据来开展经济发展预测。数据分析显示,场内的工程建设项目交易额与贵州省的建筑业产值有着密切的关联关系。工程建设项目交易结束以后,每过两个季度,就是半年左右的时间,就会逐渐转换为贵州省的建筑业产值。据此建立了经济预测分析模型,这个模型通过半年的运行,准确率达到了90%,为行业管理部门的经济预测提供了较精准的预判决策参考,起到了大数据风向标的作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平台整合改革的过程中,贵州一直在积极推进为证书“瘦身”。数字证书的交叉互认一直以来都是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备受关注的痛点和难点。数字证书是市场主体参与各类公共资源电子交易进程中身份认证和交易信息保密加密的重要载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网络身份证”。


贵州在实现数字证书交叉互认之前,和全国所有的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一样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通病:数字证书服务机构在各个交易平台上都互设壁垒、互不兼容互认。这导致了交易各方每到一个平台进行不同种类交易的时候都要重复办理若干把数字证书,并且在若干个平台之间来回折腾,既增加了参与交易的经济成本,又耗时耗力。


为此,贵州省以这一痛点为突破口,整合了省市县三级平台的力量,通过半年的时间攻坚克难,建成并成功运行了覆盖全省的数字证书交叉互认系统,彻底打破了在贵州从事交易数字证书服务的各个企业之间的技术壁垒,实现了数字证书跨区域、跨平台、跨系统的交叉互认,达到了“一证跑全省”的目标,解决了投标企业参与交易企业所说的“证比人多”的怪象。目前,凡是在贵州省参与各类交易的企业,只需在省内任一数字证书服务机构办理一把数字证书,注册一次企业信息,登陆一个交易平台,就可以完成所有交易事项。


据初步统计,此举为参与交易企业办理的数字证书的瘦身率达到了66.72%。仅这一项,就为参与交易企业每年直接节约经济成本达4000余万元,间接节约的经济成本不可估量。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改革不断释放红利,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较低的交易成本,吸引了来自于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有25000多家投标企业,2400多个代理机构,3000多家委托人,4500多个竞买人涌入贵州参与了省市县各级平台参与竞争,极大地激发市场竞争的活力。据悉,贵州省每天平均完成的交易额达到近26亿余元。通过数字证书的交叉互认,有力地倒推全省形成了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全覆盖、全联通、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服务新模式。


文字整理韩馨仪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627期第2版



http://www.cgpnews.cn/epapers/37112?epaper_period_id=2351

已有 1 人评分金豆 收起 理由
gzztitc + 5

总评分: 金豆 + 5   查看全部评分

乘物以游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11-22 01:00 , Processed in 0.8050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