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轴协紧急上书反对 力阻外资11亿元并购洛轴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11:13: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个多月前,世界第二大轴承制造商德国舍弗勒集团与洛阳市国资委签订了框架协议,前者将整体收购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轴集团),包括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YC)。
11亿元整体收购
  洛轴集团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轴承制造企业之一,这家成立50多年的国有大型企业,曾连续7年进入中国最大500家工业企业之列,被国务院确定为520家国家重点企业之一,是轴承行业唯一一家进入国家120家试点集团的企业。
  但近年来,洛轴集团生产经营逐渐陷入困境,2004年,洛轴集团公司的账面总资产32亿元,债务24亿元,净资产约8亿元,生产经营曾一度暂停。
  经过多次接触与商议,2004年12月,河南大型煤炭企业永煤集团与洛轴集团合资,成立了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新成立的LYC拥有原洛轴集团80%以上的主业资产,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05年,LYC实现盈利3000万元,销售收入达15亿元,超过重组前洛轴集团的历史最高水平。但洛轴集团的债务重组却一直未能取得进展,原有债务过重对LYC公司生产经营也造成影响,新老公司资产也迟迟未能移交。
  今年2月,就在洛轴集团和永煤集团准备依照当初协议进行资产移交之际,河南省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相继就洛轴1.1亿元和1.25亿元的欠款向法院提起起诉,申请查封洛轴的土地和地面资产。随后,一轮老债权人对洛轴的债务追讨开始爆发。据洛轴集团内部一位人士介绍,目前洛轴一部分资产已被查封,一旦法院裁定,洛轴资产将可能被肢解。
  在这样的情景下,3月9日,德国舍弗勒代表团访问洛阳,就洛轴事宜与洛阳市政府等部门进行了实质性洽谈。5月30日,舍弗勒与洛阳市国资委正式签订了整体收购的框架协议。据悉,协议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除军工分厂等三个分厂外,洛轴(含洛轴集团与LYC公司)所有资产,主要是房产、设备、土地资产,还包括一部分债务,以11亿元人民币的价格由舍弗勒收购——包括LYC品牌。
“神六”核心轴承出自洛轴
  对于此次收购,中国轴协的态度出乎意料的鲜明:“对于外资参股合作,我们并不反对。但要整体收购,我们坚决不同意。”中国轴协的反对理由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洛轴的去向事关国家的产业安全;二是就整个行业来说,以往“市场换技术”都流于失败。
  资料显示,目前哈尔滨轴承集团(简称哈轴)、大连瓦房店轴承集团(简称瓦轴)和洛轴是国内最主要的三大轴承生产企业,其中,洛轴是轴承产品尺寸最广、用途覆盖最宽、品种最齐全的国内生产基地,并保持着多项中国轴承行业纪录。其LYC品牌轴承被国家列入“121”计划重点保护名优产品,在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都有LYC轴承在运转。洛轴还承担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飞船的轴承配套任务。而在为“神六”提供的轴承中,有7大部分22种,皆在核心、关键部位。“洛轴自身的设备和技术条件非常好,LYC品牌一旦落入外资之手,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非常巨大。”中国轴协的人士说。
  尽管此次收购并不包括军工分厂,但在中国轴协看来,洛轴军工产品的许多工序都在民用领域里面,一旦被外资收购,整个军工生产体系也被肢解开来。
  洛轴生产的铁路轴承也在国内占有极大份额。据了解,2005年,仅洛轴铁路轴承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就达到了30%。舍弗勒目前已经控制了中国铁路轴承25%的市场。一旦兼并洛轴,其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将上升到50%以上,将拥有全国铁路轴承的定价权。
轴承业出路:合并哈瓦洛?
  据介绍,目前哈轴、瓦轴、洛轴三家的产量和销售收入占国内轴承行业的15%以上,更重要的是,它们掌握了国内轴承的核心技术,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铁路车辆、重大机械装备等行业的轴承几乎都由这三家提供。轴协提出的另一个解救洛轴的方案是:哈瓦洛联合,一并进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简称国机集团),借此重整洛轴。
  目前,在华外资企业已经把中国纳入跨国轴承产业链,把合资或独资企业作为跨国轴承公司的一个车间。对于我国轴承企业来说,竞争优势不再,产业自主地位也面临严重的挑战。而哈瓦洛三大家的联合,在一些专家看来,既有利于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发展,也保住了核心技术,能共同抵御外国轴承公司的大举进攻,对国家和振兴装备工业都有好处。
“这个方案几年前就出来了,但因为各家企业利益不同,执行起来很有难度,到现在也未能成行。”有不少行业内人士反映。据记者最新获得的消息,鉴于各方面对舍弗勒收购的反对意见,目前哈瓦洛联合并入国机集团一事开始加速。“哈瓦洛三家已经在北京碰头商议了,以前主要是瓦轴态度不明朗,但现在他们的态度出现了转变。”知情人士透露,9月30日,洛轴就要进行破产重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沙发
发表于 2006-7-17 11:14:58 |只看该作者

评论

自从今年两会以来,我国对外资并购的反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对诸多外资并购事件的反对和质疑不绝于耳。这一现象在机械制造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凯雷对徐工的并购、卡特比勒对山工的并购等众多外资收购行为都遭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质疑。应该说,在这些沸沸扬扬的新闻事件背后,有很多值得我们分析和挖掘的地方。
外资为什么收购洛轴
    面对一个负债总额达24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5%的老国企,舍弗勒这样的国际行业巨头为什么会表现出如此高的兴趣,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是机械制造业大国,设备制造市场景气、前景广阔,轴承作为通用机械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其二,现有的市场份额和部分技术对外商仍具备吸引力。尽管管理混乱、经营业绩不佳,但洛轴在国内轴承市场仍然很高的市场份额,而且其多项技术在国内仍处于领先水平。国内轴承产业集中度低,整体技术水平差,缺乏高端产品,收购洛轴可以达到控制国内高端产品生产、造成市场分割的局面。其三,高额负债及较差的经营状况使得洛轴的价值被严重低估,此时并购是很好的时机。
洛轴究竟应该怎么办
    个人认为,轴承作为通用机械设备,在制造领域被广泛采用,其制造技术水平对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军工产品、航天航空设备等国家战略产业发展水平。因此,中国的轴承制造业一定要走自主创新之路,不能过于依赖外资,更不能被外资所控制。我们可以通过外资入股、合资建厂等方式同国外企业展开合作,但一定要恪守51%的底线,即绝对控股,毕竟目前的困难通过很多途径都可以得到解决,而一旦卖给了外资对整个产业所造成的伤害将无法弥补。
另外,对于中轴协所提出的“哈瓦洛”的重组方案,个人也有不同意见。轴承是传动系统的重要部件,根据近些年来全球传动设备的发展情况来看,传动设备制造企业正在由原有的通用零件制造向专业化、集成化的传动系统转型。中国的企业在这方面显然落在了后面,目前来看,传动系统的基础部件,如轴、齿轮、轴承大多由不同的生产企业按国家标准进行生产,而后再进行组装,象重齿、杭齿这样具备一定系统制造能力的企业非常之少。在这种情况下,洛轴的重组更应该走综合化的道路,同其他零件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互补,形成具有集成制造能力的传动设备生产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7-25 23:06 , Processed in 0.07444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