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融界并购证券之星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3944

积分

精灵王

审视自我,穿透灵魂。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09:05: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国内第一家上市的财经网站金融界日前在发布2006年二季度业绩公告的同时,宣布了一个令业界瞩目的消息:金融界已经和证券之星签订协议,将以800万美元购买证券之星100%的股份。这个价格是金融界2004年10月登陆纳斯达克募集8000万美元融资的1/10。

  金融界的中报业绩算不上好看,但是,它现在要吞并成立年限和访问量都不逊于自己的证券之星。

  财经网站定位有差异,经营上各有千秋,并不能简单类比。但金融界有一项“硬指标”远远超越其他“同门”:金融界2004年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有了第一家,“后来者”便遥遥无期。这大概也是金融界为什么能成功并购另一个财经网站证券之星的原因。

  二季报下滑

  金融界二季报显示下滑趋势。二季度净利润为147万美元,比去年同期184万美元下滑20%,净利润率为30%,高于上一季度的7%,但低于去年同期的55%,同比下降83%。与新浪二季度净利润1040万美元相比,金融界只是一只“小虾”;但与新浪二季度净利润率为20%相比,金融界的盈利状况还算不错。

  同时,新增用户1877人,比去年同期新增用户2567人下降27%。相比之下,和讯的用户数比金融界领先不少。网络分析专家认为,新增用户下滑是导致金融界股市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更加促进它扩大市场份额的需求。

  同业整合加速

  事实上,金融界从去年底就开始了收购动作。去年12月,金融界收购了魔龙科技有限公司一部分股份,在手机接收实时报道上有优势。今年7月,金融界以100万美元收购了深圳巨灵科技公司。巨灵科技是中国首家向国内券商及投资公司提供金融数据库服务及电子信息网络的公司。

  现在,金融界又收购了业务上有相当重合度的证券之星。这使金融界突破了财经网站混战的瓶颈,有希望更快更大的发展自身。

  金融界于1998年8月建立,由一家财经网站和一家软件公司合并而成,原名“金融街投资理财网”。初时定位并不明确,由于同类网站极多,金融界的名声一直响不起来。2000年,金融界面临公司账户上仅剩80万现金的窘境。公司董事长启用了宁君,宁君对金融界的定位为“专”,金融界专于股票,将股票信息做精做细。

  证券之星于1996年建立,是中国最早的理财服务专业网站,其优点在于“快”,信息较另外两个网站及时。和讯是中国最大的财经门户网站,其特点在于“全”,广泛囊括各类财经新闻。

  风投背后推动?

  6年前,高盛曾向证券之星投资超过1000万元。但是,证券之星迟迟无法上市,而金融界已经上市,所以有业内人士分析,不排除高盛为了达到套现的目的,对此次并购做了推动。

  这让人想到年初,分众传媒在上市之后即迅速并购聚众传媒,分众传媒的投资人凯雷投资一手推动了这次合并。它们背后有一个简单而残酷的真理:投资基金就是逐利,然后套现走人。如果这个企业的上市机会不大,风险投资更可能会将这间企业装入已经上市的公司。

  聚众传媒的董事长在两家合并的致辞中曾说:“中国的企业都希望到纳斯达克去敲钟,我们是没有机会去了。”现在,证券之星的董事长韩宇泽也没有机会了。

  和讯“永远的痛”

  由于财经类网站有相当高的同质性,业务较为重合,所面对的群体也非常类似,所以最先上市的公司往往有天然的优势,也对其后期上市的财经类网站公司带来困难。金融界在纳斯达克抢先上市,使金融界在融资方面易于其他两家网站。

  去年11月,和讯CEO谢文闪电离职,引起业内震动。谢文是海归派IT人代表之一,他在任的两年,和讯一直呈上升趋势。2004年还一举扭转了和讯连续8年的亏损,实现盈利。但是,很多人都认为,和讯无法在报表上体现持续盈利,虽然“上升”但上升得不够快,导致和讯错失作为国内第一家财经网站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良机。

  关于离职原因,谢文当时在接受新浪网采访时说:“激情不再,也就该退出了。” (北京商报)
欢迎光临标兵的博客:http://biaobing.chinabiddingblog.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7-27 09:16 , Processed in 0.0734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