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3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培育完善招标投标诚信自律机制的思考 李小林 【转贴】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1:11: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培育完善招标投标诚信自律机制的思考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 2013-11-05 作者 李小林


市场诚信是社会价值理念、道德文化、法律制度和行业规范的集中体现。诚信是立国理政之本、是市场经济之魂、是企业生存之基、是为人处世之道。然而,失信易立信难,建设个人、企业、行业以及社会诚信自律体系是一项涉及经济、法律、道德文化的复杂又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招标投标市场秩序是市场主体信用的集中体现,因此,培育完善招标投标诚信自律机制是建设市场诚信体系的关键环节和有效切入口,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以下三个重要制约因素和发展路径。

一、市场主体诚信自律依赖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与市场主体诚信自律程度具有负相关。政府对主体的管控约束力愈强大,市场主体之间的诚信约束力就会愈脆弱。同时,因为政府按传统管理方式自身难以坚守信用,导致企业信用必然下降。主要有以下三个可能原因。

1.行政权力无限,可支配资源有限,导致政府失信,影响企业信用。行政权力过度介入市场,直接决定主体资格准入和项目许可等有限市场要素资源的配置,影响和制约企业行为和生存发展的前途命运。然而,这种行政管制的大多数结果无法准确预测、控制和实现市场资源要素与需求之间复杂、动态的理想平衡,也无法达到社会公共利益与企业目标利益的理想平衡。由此导致政府低能、低效并失信于公众和企业,从而连锁引发失去机会、资源和公平的企业被动失信市场;同时,企业因从中深感行政决定力远大于市场诚信的作用力,而更加集中关注维护政企的关系,以致必然有意和无意地忽视、削弱企业之间的诚信自律。

2.行政人员素质有限,责任局限,导致政府失信,影响企业信用。行政人员的素质能力大多数难以与其职权、责任以及市场复杂状况相匹配。工作人员控制市场资源和企业微观行为的职权越大,其素质能力就会显得相对越低,而承担的责任和压力又极其有限,由此导致其失信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政府部门产生失信行为的基本原因,并直接影响企业的信用。

3.行政监管市场微观行为的局限性,导致政府失信和企业失信。行政监管市场微观行为的政策措施往往具有原则性、滞后性并与复杂、动态的市场状况始终存在难以适应的状况。同时,行政监管措施往往因为执行复杂、困难和工作人员的不同理解而产生差异、多变。行政监管措施愈多愈细,上述现象就愈突出,这就难免政府失信,企业也难以守信。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及社会组织的自律管理作用,并要求以政务信用带动商务信用和社会信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市场信息共享体系是主体诚信自律的基础

市场信息割裂,公众监督失效,主体诚信必然下降。市场诚信缺失的重要外在原因是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在全国范围频繁流动,但是,受行政监管体制和局部利益的限制,市场主体相关信息却未能畅通流动和整合共享,而被地方区域、行业部门等条块界限自然阻隔、封闭、碎化和失真。社会公众监督和行政监督随之失效,市场主体因此无法有效鉴别交易对象能力和诚信的真实状况。诚信者得不到激励,失信者得不到惩戒。

为此,全国市场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突破条块分割界限的一体化市场信息共享体系。应当充分利用实施电子招标投标的契机,以电子招标投标系统连接各地方、行业及其各方主体的三大平台为载体,以系统真实记录和产生的招标投标交易以及合同履行的信息为基础,建立全国招标投标市场信用信息的征集、交互、整合和公开共享体系。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交易平台纵横汇集、积累的各类市场主体和客体的大数据及其比较分析成果,结合行业颁发的市场主体能力信用评价指导性指标,可以客观、动态、公开反映市场主体及其具体项目团队在实际区域、行业以及动态流动状态下的竞争能力和信用的基本状况。同时,将市场主体信用行为与从业人员的责任紧密关联,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招标项目业主依据市场主体能力信用的客观数据,可以自行评估或借助第三方专业评估,自主选择与招标项目需求匹配并具有竞争力的潜在投标人,并通过科学、公正的评标选择中标人。政府和国有资金投资项目的招标投标过程和结果应当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利用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平台及其数据成果,建立和完善市场主体能力信用的客观、动态、公开的市场自律评价机制,有望可以逐步替代市场主体资质资格的一次性静态、刚性的行政审批制度以及地方、行业组织采用的静态、局部、主观的能力信用评价方式。因此,这很可能发展成为促进招标投标市场一体化和诚信自律机制建设,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一条重要技术创新路径。

三、市场诚信体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建立和完善招标投标市场诚信自律机制是一项复杂、艰巨而持久的社会系统工程。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和个人需要统筹规划,协同配合,共同努力。全社会需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建立国家相关信用法律制度,培育行业、企业和个人诚信道德文化,制定职业诚信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因此,不可奢望有一帖整治社会诚信的万灵之药,建设市场诚信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只遵循一个模式和标准。但是,每个企业和从业人员务必要坚定国家、社会、市场向着法治、诚信、文明、健康发展的信念,结合自身情况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发展目标、社会责任以及行为规范。为了眼前不当利益而不惜抛弃诚信,必将丧失自身的社会价值和未来的市场发展;坚守诚信或许会失去眼前的利益,但将会创造未来更有价值的市场前景。我们应当拒绝空洞的口号,每个企业和从业人员应该从自身诚信言行的基本要求开始努力。当面对不当利益诱惑和违法违规的要求,你即使无力制止,也应敢于放弃利益,拒绝参与不正当活动。这也是秉承诚信价值理念、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培育和完善招标投标诚信机制迫切需要汇聚这一点一滴的诚信贡献!


源自:《招标采购管理》        作者:李小林  

作者简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现任中国招标投标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曾长期在地方从事招标投标、工程造价等管理工作, 具有较深的招标投标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招标投标实践经验。参与了《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起草和论证工作;负责全国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大纲、辅导培训教材和《电子招标投标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发表多篇专业论文,广受业内好评。


保存时间:2013/11/5
原标题:中国招标投标协会
http://www.ctba.org.cn/list_show.jsp?record_id=209983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收起 理由
zxc1981 + 3 及时转发 招投标诚信建设文章

总评分: 威望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主题

11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招标师徽章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沙发
发表于 2013-11-6 13:11:22 |只看该作者
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与市场主体诚信自律程度具有负相关。政府对主体的管控约束力愈强大,市场主体之间的诚信约束力就会愈脆弱。同时,因为政府按传统管理方式自身难以坚守信用,导致企业信用必然下降。”
       把企业信用与政府监管联系起来看是一个重要观点。而且是负相关,政府转变职能与信息共享是作者提出的解决之道,仅仅从加强监管角度来改进招标工作是不行的。感觉文章好象只写了一部分,没写完,比如转变政府职能,增强社会监督、增加政府信用对企业信用的影响。
        观点独到,值得深思,列入精华贴汇总理论栏目。
请访问我的专栏:https://www.zhihu.com/column/c_13695202689525596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0

好友

15万

积分

版主

还没有签名,写一个吧~不不不

Rank: 7Rank: 7Rank: 7

招标师徽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最爱沙发 忠实坛友 金点子奖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3-11-6 13:17:32 |只看该作者

回 heluhua 的帖子

heluhua:          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与市场主体诚信自律程度具有负相关。政府对主体的管控约束力愈强大,市场主体之间的诚信约束力就会愈脆弱。同时,因为政府按传统管理方式自身难以坚守信用,导致企业信用必然下降。
   .. (2013-11-06 13:11)
政府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应属于市场参与方,最多只能算是监管者和裁判。因此,个人以为政府不存在信用一说(当然,也有代表政府的国资项目例外)。政府要做的其实非常简单:代表政府的广大官员不能有过多的想法和贪念,制定好游戏规则,履行好监管职责,其他的交给市场去吧!!!
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招标师、一级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设备监理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PMP。 上海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上海市设备监理评标专家、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特聘专家、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国家注册设备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讲师、中国设备监理协会青年设备监理工程师学术委员会会员、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特聘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275

积分

精灵王

地板
发表于 2013-11-7 10:33:16 |只看该作者
单从管理角度说 政府监管与企业信用未必是负相关 但政府“法治”的不顺、人员素质不高、对政府监督的不畅 确是影响社会信用体系的很重要因素

社会的诚信 不仅仅是企业的诚信 如果想通过完善招投标机制来推进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 却是太难了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6-7 16:19 , Processed in 0.06076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