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议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危害及对策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侠客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4 14:37: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资产公司)在不良资产的收购和处置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所谓的道德风险,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造成资产公司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资产公司在收购银行不良贷款时,银行为赶上国家"免费的午餐"掩盖其过去因违规经营所造成的损失,弄虚作假,将自身的损失由国家埋单,掩盖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在剥离过程中,银行将已经丧失或根本没有的抵押物随贷款一起剥离,加大资产公司的处置风险,明明移交档案里有抵押物,资产公司在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后,却无从处置。如某资产公司接受的不良资产中在深圳有一处房产,位置很好,理想变现值很高。但通过派人调查,银行对该处房产并没有取得房产证,房屋开发商已将其抵押给了其他银行,资产公司受偿无望。

  二是债务人所在地方行政部门出于地方保护主义思想,进行行政干预,暗箱操作,使本来有望高比例受偿的债权低比例受偿或零受偿。如某资产公司接收的一个市场的债权,该市场由于地处偏僻,建成后无法发挥效益,银行贷款形成不良,但由于其坐落在高速公路旁边,存在一定的土地价值,如果及时破产,由于债权人仅两家,受偿率将会很高。但由于当地行政机关的干预,在破产清算组成立两年后,既不出具清算报告,也不进行资产重组,而是将市场出租收取租金,对资产公司正常合法的债权要求,采取拖延方式,使国有资产处于流失状态。

  三是资产公司内部少数员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通过损害资产公司的利益为自己谋利。如某资产公司在处置一个债权人的土地时,经办人员明知政府即将征用该块土地,并会给予一定的补偿,而资产公司经办人员却和银行剥离人员相互勾结,谎称该土地无法收回,受偿率定为零,并将债权低价出售给关系人,从中牟取暴利。

  四是有的债务人心存侥幸,认为债务已有国家埋单,借的钱不用还了,并心安理得地处置抵债资产。如在某县,债务人背着资产公司将企业的土地房屋出售,得款并不是用来归还债务,而是远走他乡,资产公司在上门清欠时才得知土地房屋已易主,根本就无法清欠。

  在经济市场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对策很多:

一是减弱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效应。如制定严格的市场运行法规,对肆意弄虚作假的行径一经查出,除追究造假的当事责任人外,也应对主管领导加以严厉处罚,从而防止和减少制造假信息,避免逆向选择。

  二是加强立法及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杜绝以人废法和维护地方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三是减少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如建立严密的内控制度、岗位责任、操作规程、激励与约束机制。

  四是克服和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障碍。如通过媒体公开信息,促使相关人员处于被监督的状态,由此产生自律心理,从而约束其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新手上路

沙发
发表于 2005-11-14 13:57:36 |只看该作者
I  think your  opinion  is  too  simp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7-24 00:37 , Processed in 0.0752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