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过年幸福指数”:城里人为啥不如乡下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骑士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7:32: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最近,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针对“人们过年的幸福感”做了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是,城市人“过年幸福指数”远远低于农村人。     

    当前,“幸福感”已成为一个流行语。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以前,人们习惯说,日子天天像过年该多幸福啊!过年之所以被认为是最幸福的,因为不仅有好吃的,更多的是有太多的节日文化内容。

    接受调查的石家庄市民刘江说,自己从农村长大,小时侯天天盼着过年,有好吃的,穿新衣,年前要做好多准备工作,买年货、大扫除、祭祖、请财神等等。就拿购年货来讲,一进腊月,县城里3天一小集,7天一大集,人们都赶着大年三十前把年货买齐。从正月初一开始,人们拜年、串亲戚,享受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光,吃的并非山珍海味,但那个过程让人好着迷。

    刘江说,现在的城市里,物质很丰富,日子天天像过年,想买的东西随时可以买到,再也不用囤积年货。而过年的仪式只剩下吃一顿年夜饭,拜年改成了团拜、电话、短信拜年,要么就是出去旅游,小孩可能还会盼着拿压岁钱,其他就没什么了。那些节日道具、节日符号成为一种怀旧的内容。

    专家指出,春节作为传统节日是由形形色色的习俗仪式支撑的,城市文明中少了这些,过年自然也就没了味道。

    石家庄市政协委员赵安定说,春节所有的主题都离不开农业社会农事的世俗性,农民用一些仪式表现对来年农业丰收的热切祈求,是农业文明的集中反映,与城市文明、工业文明大相径庭。因此,农村的年往往比城市更热闹、更富有传统特色。

    相比城里人,农村人过年的幸福感来自哪些方面?河北正定县刘庄村农民张辉对记者如是说,他们家从节前很多天就开始准备了,虽然天气很冷,但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更少不了贴窗花和对联;大年三十,男人们去祭祖,燃放鞭炮,祈求祖先保佑平安;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煮饺子。同时,女人在自家祖宗牌位下摆设供品、燃香,祈求神灵降福。

    随后,晚辈要挨门挨户向长辈叩头拜年;歌舞当然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初一至初五,村里请来唱戏的、踩高跷的,尽情娱乐;从初二开始,亲戚之间互相走动,互请吃饭,人们在吃团圆饭时商量家事,联络感情。     

    在感叹“到底该怎么过年”的同时,人们也在寻找着过年的新方式、新体验、新感觉。“城乡反串过年”近几年来颇受城乡百姓推崇。

    在石家庄市上班的张强每年一家3口人都要乘车到赞皇县山区农村老家过年,他说,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的年味更浓厚,到农村过年不仅能享受乡村纯朴的过年风俗,而且能借机会陪陪父母,叙叙家常。

    还有一些农村的老人,想借过年清静一下,到城里孩子的住处过春节。家住永年县刘汉村的刘大妈说,过去每年都是老两口在农村过年,今年来石家庄儿子家来过,感受一下城市人的生活,和孩子们一起看看电影、逛逛大商场、看看焰火表演,身心放松放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7-23 22:49 , Processed in 0.0702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