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Skype:当童话终结之后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3944

积分

精灵王

审视自我,穿透灵魂。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14:51: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07年01月05日  来源: 互联网周刊   作者:李洋

  Skype和eBay这桩轰轰烈烈的婚姻,现在看来并不十分幸福。

  王子娶了灰姑娘后,童话故事结束了,但现实还得继续。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被大换血的Skype已改初颜,却仍不可避免地成为了eBay的包袱。现在看来,此桩收购对于双方更像是一个错误。

  四年前,Skype以一种破坏性创新技术公司的角色诞生了。它所提供的免费而高质量的网络电话,使其拥有了大批拥趸而迅速走红。当时媒体对它的报道中,充满了赞美和惊喜,认为其对于传统电信业而言,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

  但是,2005年10月,当eBay对外宣布以41亿美元的“天价”(其中26亿为预付的现金和股票形式)收购Skype时,还是着实令许多人吃了一惊,因为他们看不到Skype对于eBay的价值在何处。来自投资方的反应更是如此,自此次收购之后,eBay在美国的股价已下跌了15%。

  事实上,这种怀疑论调一直伴随着eBay对Skype的改造。而eBay高层与Skype原班人马之间不和的传闻也已非业内的秘密。尽管eBay对此矢口否认,但事实终究胜于雄辩。据业内人士计算,在收购之后,原Skype的40位高级管理人员中已有18位被解职。而在改造Skype的过程中,eBay也先后多次调整了Skype的总裁人选。就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12月份,eBay又任命了原Skype首席市场执行官Henry Gomez为Skype新的总裁,而原来任这一职位的Alex Kazim将于2007年1月重返eBay母公司,其实后者也是于2006年7月才从Rajiv Dutta(现为Paypal总裁)的手中接过这一职位的。

  在eBay对外发布的公告中,对短短5个月再次调整部署的解释是,Henry Gomez更为熟悉Skype业务,该任命有利于该公司的下一步发展。但事实上,Gomez在eBay的资历要远胜过其在Skype公司渡过的光景。与此同时,Skype的原创始人之一Niklas Zennstrom,仍旧担任该公司的联合CEO一职。但他对自己的地位却感到担心,曾在采访中表示:“人们以为我在Skype可以待上二十年,而我自己看到的任期可能只有三年。”

  这个由他一手缔造的创新公司似乎早已丧失了当初的活力。eBay在努力把Skype打造成一个商业化的公司,但结果是,这既没有让Skype一如多年前人们预言的那样,成为传统电信公司的杀手,也没有为eBay自己赚得可观的利润。也就是说,eBay投进了数十亿美元,却看不到任何投资回报。

  因此,eBay不得不使出了另一个招数。2006年12月,Skype推出了3.0版,在增加了许多功能的同时,Skype也对外宣布,将结束长期以来的“免费试用”,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开始提供每年支付29.95美元费用的无限制通话服务。显然,eBay开始急于从Skype中收回其高额的投资,但业内分析人士对其收费的决定并不十分看好,尽管29.95美元的年费并不昂贵,但让习惯于免费的用户改变思维显然并不容易。

  而Skype在经历了收购后初期的高速增长之后,发展也趋于缓慢。据该公司发布的数据,在截至2006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其通话分钟数首次出现了负增长,由第二季度的71亿分钟下降为66亿分钟,下降7%。

  这让人们担心,Skype会成为下一个网景。在由它开辟的这个战场中,已经涌进了许多后来者,对其构成威胁,其中不乏微软、Google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另一方面,尽管eBay也在极力把Skype融入其电子商务平台之中,但其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Skype最大的用户市场是在亚洲和欧洲,但eBay最大的市场却在美国。“eBay对于Skype的管理是令人失望的。”来自Piper Jaffray投资银行的一位分析师如是说。该银行对eBay的评级为“低于市场表现”。

  显然,这种结果对于Skype和eBay而言都不是乐观的。尽管eBay没有对外透露其在Skype身上的损失到底有多少,但Skype已经被证明是那种“最富创新、却最难找到盈利模式”的技术,而成为了eBay的一块烫手山芋。另一方面,被磨光了激情的Skype或许也没有想到一笔天大的财富带来的却是更多的羁绊。目前,Skype的两位原创者又开始了新的创业之旅,其开发的一个网络电视项目又开始受到业界的关注。

  现在看来,对于创业公司而言,一跃而成为Google的时代早已过去了。不管是Myspace、Youtube、Skype,还是Facebook,或者下一个未知的闯入者,面对他们及其收购者的都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命题。
欢迎光临标兵的博客:http://biaobing.chinabiddingblog.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11-8 10:27 , Processed in 0.0744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