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95|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次遗憾的废标????

[复制链接]

96

主题

6

好友

5398

积分

风云使者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09:29:2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一次遗憾的废标????

《中国政府采购报》编辑部:


  日前我公司中标的一个项目被废标了,废标理由我十分不解。


  这个项目的中标公告发布后,未中标供应商A对评分有异议,并向监管部门提起投诉。针对投诉事项,监管部门经审查后发现,有项评分,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应判这家供应商的投标无效,但评委却给了0分。对此,监管部门认为,评委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及招标文件的要求判断这家供应商投标无效,这种做法,属于不按招标文件规定进行评分,应当将项目废标,责令重新开展采购活动。


  其实,无论是否判定该供应商投标无效,有效投标供应商的总数均在3家以上,并不影响采购结果。监管部门这样处理,对我公司而言,意味着马上到手的合同没了。请问,这样处理合法吗?


  针对来信,记者采访了部分业内人士及律师。在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庆亮看来,监管部门的处理合法合规。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8号,以下简称“18号令”)第五十四条和五十六条规定,评标委员会应当对投标文件进行初审。初审分为资格性检查和符合性检查。不具备招标文件中规定资格要求的或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其他实质性要求的投标文件,应作无效投标处理。同时,应在评标报告里写明包括投标无效投标人名单及原因。根据这一规定,该项目评标委员会的做法显然是不合规的。


  不过有业内人士提出,评标委员会没有将投诉供应商判定为无效投标,而是将其判为0分,从实践的角度看,即使判定投诉供应商投标无效后,有效投标供应商依然满足3家,投诉人的利益应当未受到损害,应驳回其投诉。因为原中标人作为第三方,其权益也应当受到保护。


  那么,监管部门依据这样一个小小的程序错误,就将项目废标,是不是小题大做了?在孟庆亮看来,按照现有法律法规,监管部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围绕供应商投诉事项是否属实展开。如果经查,评审中,评标委员会未按规定评标,可能影响采购结果,或者即使不影响采购结果但依然属于存在违法行为。而根据《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0号)第十九条的规定,政府采购合同尚未签订的,分别根据不同情况决定全部或者部分采购行为违法,责令重新开展采购活动。与此同时,依据18号令第七十七条规定,还应给予评标委员会成员警告、处1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当然,这样的处罚结果,让原中标供应商成为无辜的第三方。一个项目因此废标,令人扼腕叹息,业内人士普遍期待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能得以进一步完善。



未中标供应商A对评分有异议,并向监管部门提起投诉。

这个难道不是应该驳回的非法证据吗?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收起 理由
gzztitc + 1 提出问题,请教大家

总评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

好友

5398

积分

风云使者

17#
发表于 2015-10-18 11:49:04 |只看该作者

回 kkshadow 的帖子

kkshadow:说句老实话,招标采购、招标采购,其实施和参与的真正主体,其实就一个,那就是——人!把人管好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也不用立那么多法、制定那么多规章规定文件规程什么的了。因为再完善的法规政策制定、再严密的程序规程、再严格的监督管理,终究还是靠人去做的。去做的人出了 .. (2015-10-14 11:12) 
这个就不对了,人是活的,没法管,所以必须设计程序,用程序来制约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914

积分

精灵王

16#
发表于 2015-10-14 11:12:08 |只看该作者
说句老实话,招标采购、招标采购,其实施和参与的真正主体,其实就一个,那就是——人!把人管好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也不用立那么多法、制定那么多规章规定文件规程什么的了。因为再完善的法规政策制定、再严密的程序规程、再严格的监督管理,终究还是靠人去做的。去做的人出了问题,不管他在招标采购活动中是何种角色,都会造成该环节出现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671

积分

圣骑士

15#
发表于 2015-10-13 19:30:10 |只看该作者
这个这个。。。。监督部门扯淡的事做得还少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

好友

5398

积分

风云使者

14#
发表于 2015-9-16 15:03:20 |只看该作者

回 bidboy 的帖子

bidboy:另一个是招标文件中的规定造成的,排除文字因素,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应该是明确,不应该有各方理解的错误。否则这个招标文件就是不合格的文件。
但现实中往往受到水平或其他干扰,难以达到。 (2015-09-16 11:21) 
实质性偏离还好说,列举法就可以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

好友

5398

积分

风云使者

13#
发表于 2015-9-16 15:02:18 |只看该作者

回 kkshadow 的帖子

kkshadow:原则性规定或描述性的东西太多(对于规定的制定者来说,也确实难以一一明确、清楚的列举所有的具体情形),就会造成这样的,甚至出现类似无限求证的情况。 (2015-09-16 13:49) 
立法水平低,可操作性不强,看着高大上,实则无法实践。

所以才有财政部门的看似公平的作为,其实想想,他们也是无奈,怕担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914

积分

精灵王

12#
发表于 2015-9-16 13:49:35 |只看该作者

回 bidboy 的帖子

bidboy:另一个是招标文件中的规定造成的,排除文字因素,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应该是明确,不应该有各方理解的错误。否则这个招标文件就是不合格的文件。
但现实中往往受到水平或其他干扰,难以达到。 (2015-09-16 11:21)
原则性规定或描述性的东西太多(对于规定的制定者来说,也确实难以一一明确、清楚的列举所有的具体情形),就会造成这样的,甚至出现类似无限求证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107

好友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社区劳模

11#
发表于 2015-9-16 11:21:11 |只看该作者

回 kkshadow 的帖子

kkshadow:这里其实有一个根源性的问题,即:我们现行的很多法律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等等规范性的东西,往往会涉及一些事项、内容、性质、类别等等东西的认定。一旦认定出现不同的理解,会产生很多不同的结果和争议的情况。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招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关于否决投标的情形之一有一条 .. (2015-09-16 10:57) 
另一个是招标文件中的规定造成的,排除文字因素,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应该是明确,不应该有各方理解的错误。否则这个招标文件就是不合格的文件。
但现实中往往受到水平或其他干扰,难以达到。
e-mail:ctcitc@163.com;QQ:758466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914

积分

精灵王

10#
发表于 2015-9-16 10:57:23 |只看该作者
这里其实有一个根源性的问题,即:我们现行的很多法律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等等规范性的东西,往往会涉及一些事项、内容、性质、类别等等东西的认定。一旦认定出现不同的理解,会产生很多不同的结果和争议的情况。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招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关于否决投标的情形之一有一条“未响应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现在如果实践中,出现一个投标被否决,被否决的原因就是这个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中有未响应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情形,但投标人就会觉得他未响应的这个要求不是“实质性”的,由此就产生质疑、投诉甚至诉讼,有的甚至会因此发生信访。评标专家、招标人、行政监督部门、审判机关等等相关单位或人员也可能都会出现不同的理解,甚至一个行政监督部门或招标人单位内部不同的人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谁来认定谁对谁错?谁是最终最权威的认定机构?一个简单的异议或投诉,最终成了相关各方、多方讨论甚至争论这个未被响应的要求“是不是实质性要求”的闹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

好友

5398

积分

风云使者

9#
发表于 2015-9-16 10:07:52 |只看该作者

回 beargump 的帖子

beargump:个人意见,质疑的时候就应当直接回答,根据政府采购法第五十二条,供应商的权益未受到损害,质疑无效。压根就不应当进入到投诉环节。听江苏省政府采购中心的吴小明讲座时,举到一个例子,具体内容大概如下,评标时有演示环节,一个供应商忘带了一个很小的产品,没有演示,评委还是 .. (2015-09-14 16:55) 
你这个是投诉条件,没错,可以驳回,但是一般财政部门都是不作为,不驳回。

但是在检查中可以依据出现违法行为而废标,这个是依法处理,没什么可讨论的。唯一不明确的就是违法行为的界定。

两件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11-17 09:52 , Processed in 0.07441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