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解读全国网信工作会议精神之网信强国篇

[复制链接]

1308

主题

247

好友

7万

积分

版主

上善若水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劳模 最爱沙发 社区明星 原创达人 版主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3 22:37: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xc1981 于 2018-7-3 22:39 编辑

专家解读全国网信工作会议精神之网信强国篇

网信中国

  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深刻回答关于网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近段时间以来,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全国网信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分析解读,“网信中国”分门别类进行整理集纳,推出“专家解读全国网信工作会议精神”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今天推出系列报道《专家解读全国网信工作会议精神之网络强国篇》。  

建设网络强国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中国信息安全杂志社副社长 张显龙:
  当前,建设网络强国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国网络信息产业变革越来越深刻,网络信息技术融入日常生活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与此同时,网络强国建设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重大举措形成历史性交汇,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世界网络空间安全竞争日益激烈,网络空间已成为各国谋求发展的新赛场、维护国家安全的新领域。可以说,我国建设网络强国,既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和支撑力,又面临国际网络空间的安全考验。建设网络强国,必须早作为、有作为、大作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同时间赛跑,抢抓历史机遇,抢占发展先机,全方位掌握网络强国建设主动权。

建设现代化强国必须以建设网络强国为基础支撑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院长 冯果: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互联网+”作为网络信息化思维创新与产业实践结合的新模式,推动经济形态在传统行业演变,为社会经济实体带来新活力、新增长、新发展。以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第二轮信息化浪潮也席卷而来,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创新型经济业态相继涌现,为网络信息革命注入了新动能、开拓了新方向、实现了新突破。信息化浪潮云奔潮涌,各个大国之间在网络技术和网络空间的角力与竞争也愈发激烈。现代化的核心是信息化,建设现代化强国必须以建设网络强国为基础支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建设网络强国是其重要一环。

成为网络强国须成为网络技术强国与网络治理强国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沈逸:
  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网络强国战略目标进行了高度概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要成为网络强国,首先,必须成为生产力意义上的网络强国,即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有效突破,具备网络技术强国的基本特征,能够在基础理论、实验室设计、工业生产以及市场竞争中占据关键地位,将中国建设成为真正的网络技术强国。其次,必须成为网络治理强国,在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建成适应时代需求的网络治理能力体系,并为全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业作出中国贡献。

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立足实践、尊重实践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 谢新洲:
  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立足实践、尊重实践。对于互联网这样一个新兴领域的各种探索和尝试,我们既没有盲目排斥和拒绝,也没有一味纵容和放开,而是始终坚持积极、审慎、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兴利去弊、扬长避短、为我所用。比如,在网络治理方面,鼓励公众通过互联网参与公共事务,让公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在产业发展方面,对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给予支持,对“野蛮生长”问题加以规范。同时,处理好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现网络与社会有机融合,推动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共享出行等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奇迹。

建设网络强国急需一大批复合型创新人才


重庆邮电大学校长 李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技术升级、产业调整、新经济业态以及社会治理模式变革等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一大批具有互联网思维、掌握新技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伦理判断、审美素养。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使命,高校必须坚持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范式,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加快信息技术新兴专业和交叉专业建设,强化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求是网等)


乘物以游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11-22 13:09 , Processed in 0.06593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