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0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洋医械成寡头八成市场被垄断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骑士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9-23 10:20: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个本土医械企业的招标故事
  “我们的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是同类器械中质量绝对过硬的产品,301解放军总医院、上海血液中心、深圳血液中心等国家级先进单位都用的是我们的产品,可是这次招标我们输了。”行业中老牌的企业江苏某医用仪器厂负责人杨女士说。

  “如果他们是一个曾在国内市场上使用过的产品也还好说,可是这个产品是刚从美国进来的,也不是强生、惠普、西门子等知名品牌,尚未听说国内有哪一家医院试用过。我们输得不服气啊!”电话那头,杨已泣不成声。2001年9月份,杨所在的医用仪器厂参加某地区的血站建设项目设备招标,一个从未在市场上露过面的进口产品以高出一倍的价格在招标活动中击败了他们。

  2003年8月13日,记者远赴江苏,在该厂见到了这位“老三届”。杨女士说,当时,许多用户以及业内权威都认为我们中标把握很大,然而,还没有等到开标,我们已经听到有传言说我们可能被某进口企业挤掉。

  2001年9月25日上午9:30正式开标的时候,终于发生了传言中的那一幕。杨女士说,我们的价格才两万多元,他们进口产品的价格为4万多元,我们的产品已经在国内使用了多年,除了少数发达地区的中心血站进口了少量的国外血小板保存箱,全国大部分血站和医院都是用我们的产品,很多用户都对此结果大惑不解。

  杨女士说,他们在仪器的温度显示上使用了功能比较先进、显示比较准确的数字显示盘,而招标的参数却要求用指针显示盘,这个进口厂商正是使用这种显示方式。

  据悉,这次招标是国家为了改变该地区的医疗条件,国家财政拨款12.5亿元,并有地方财政支持,在全国范围公开招标的一个耗资巨大的医疗器械招标活动,而中标者大多为进口产品。同这个招标一样,在许多招标活动中,进口产品受到了超出寻常的青睐,甚至一些项目干脆直接规定只用进口产品。

  据记者了解,今年5月,华南某省“抗击非典专用医疗设备采购项目竞争性谈判”就有这方面的要求。据深圳迈瑞董事长徐航介绍,当时,他们从公告上看到这个消息之后,去该项目的招标代理机构报名,但到了那里才知道,只有进口厂商才有参加资格,只好放弃。他说,这种情况公司经常遇到,但他们公司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小有名气,遇到这种情况当然很不服气。徐航说,他们当时在深圳本地的非典招标中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后来他们是拿了市政府的批字才获准参加的。

  进口医械的寡头游戏

  资料显示,目前,国外医疗器械占据了国内市场约80%的份额。尤其是高端医疗设备几乎是清一色的洋仪器,从全行业来看,国产医疗器械只能在低端市场艰难图存。江苏某医用仪器厂杨女士说,她有一次到一家很先进的实验室去参观,接待方对她说:“我们整个实验室全是进口仪器,惟独你们厂这台血小板保存箱是国产的。”杨说:“一些人可能认为我会很高兴,但当时我特别不是滋味。”

  记者了解到,在一些领域,市场往往只有两三家进口厂商在作寡头竞争。事实上,与其说他们是竞争,不如说他们是合作。如某种产品,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只有一家瑞士企业和一家德国企业的国内总代理商在这个市场上“纵横捭阖”。到这个时候,精明的代理商开始互相串通,联手抬价,垄断市场。

  尽管他们在价格上有相当好的“默契”,不过,为了争夺某一地区的一项招标,他们的业务代表仍然会为此弄得沸沸扬扬,打得不可开交,业务代表会使用争夺市场所需要使用的一切手段。据一位熟知内情的人士介绍,事实上,这个时候往往有一方的代表是在作完全无谓的牺牲,他的输赢早已注定。

  “开标前的一刻,双方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激动不已,但有两个人是平静的———他们的老板。事实上,在下面的业务代表为争夺这个市场打得最轰轰烈烈的时候,双方的老板已经在电话里定了乾坤:‘这一单你来做,下一单留给我。你就按理想的价报,我报个高价。’”

  这个时候,招标的意义就完全被寡头的“礼让”所解构,一切表演比真实的还要真实。

  高价与“操作空间”

  据介绍,一支进口心脏支架,报关价仅为700美元,一到经销商手中却变成了9000元人民币,到了医院则‘飙’升至18000元人民币,可谓连连翻番。某进口品牌的全自动××仪,其代理商的对外报价为200万元/台,但他们的成交价通过配置的附加品调节。业内人士指出,除掉附加品的价格,真正的成交价在这家医院是180万元,在那家医院是150万元,每家医院的实际成交价相差甚远。

  另据深圳海关一知情者透露,他知道一种医疗仪器,进口完税单上的价格是6000美元(即5万元人民币左右),但是,这个代理商令人无法想象地把这台仪器卖到了30万元,翻了数倍。

  惊人的利润空间意味着巨大的操作空间。据一些国内企业介绍,一些卫生部门经常会搞一些学术性、技术性的研讨会或者做一些行业性的展览,这些研讨会往往需要企业去赞助,进口厂商在这个时候往往会出手阔绰,动辄几万、几十万元地掏公关费。一个国内企业说,我们的价格卖不上去,利润已经非常薄,科研经费就已经非常紧张,不可能

  有那么大的财力去同进口厂商比试,“钱少了人家还看不起呢!还不如不去。当然,我们知道,到招标的时候,我们同样也就不用去了。”

  一位国外医疗器械代理商向记者透露,他们是某区域的代理,因为他们比较熟悉当地的情况,也容易搞掂当地的医院。“医院院长和设备科的关系要搞好,经他们同意后,让医院临床科室申请要求购买,然后医院向卫生局等部门打出采购报告和预算,审批同意后拨款招标采购。”

  “既然是招标,你们也未必能中啊?”记者问。“设备选型所采用的技术指标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借口缺乏某项并不重要的技术指标,可以让其他企业失去竞标资格。很多招标的技术参数其实就是为某个企业量身度造,这是公开的秘密,大家都在玩。”这位代理商不无得意地说。

  价格落差掣肘本土企业政策导向帮洋仪器大忙

  据杨女士介绍,同样一台采血控制器,国产最好的产品才卖2500元,而日、韩、德等进口品牌则高达20000元~50000元,价格最大相差10~20倍。

  深圳迈瑞董事长徐航说:“进口仪器厂家卖一台就想赚足,任何一个产品,没有国内厂家参与竞争,价格就降不下来。”

  徐航认为,国产医疗器械价格之所以这么低,是因为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对电子工业有价格政策所致。他认为,由于国产仪器的价格起点比较低,现在要提上去非常不容易,有人觉得国产仪器价格就是应该低,进口的就是应当高,很不讲道理。

  由于价格落差的存在,进口产品利用高利润操纵市场,越做越滋润;而国产厂商由于利润空间非常有限,连起码的研发经费都很紧张,就更别说与进口器械厂商去用重金疏通关系。如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许多企业已经生存得很艰难。徐航说,10多年前较早的10来个好一点的国产仪器厂,现在还活着的只有两三家了。

  国产器械不光是本身的售价要比进口器械低得多,他们在医院里使用的服务价格也明显要低于进口仪器,这一点在物价体系里有明确的规定。有业内专家对记者说,物价部门两条线收费导向本身就约束了国产医械的发展空间,换句话说,即使是某国产医械的产品品质达到了甚至进口品牌的水平,医院也不太愿意买国产设备,因为这种对国产设备的歧视性收费定价减少了医院的收入。

  谈到医疗器械的招标,一本土企业老总说,《招投标法》规定应当优先选用国产品牌,现行的普遍做法显然违背了这一法律精神。他说,在印度、韩国等国家,他们都是首先保护自己的产品,即使一些先进的仪器本国没有,也要优先采用OEM的方式生产,而在许多发达国家,国产设备哪怕比进口设备贵10%,政府也要求优先选用国产品牌。

  记者在同一些进口医械设备厂商谈论国产医械行业的危险处境时,他们有些不以为然。一个进口产品的总代理说:“与国外企业竞争,可以提高本土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这就如同国内的家电行业一样,他们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发展了起来,这是一个优秀带动落后的过程。”

  不过,对于进口商的这种表述,卫生部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反驳了这种看法,他说:“这是他们在为自己找借口,大部分国外医械厂商引进来的是产成品,而不是生产线、核心技术和资金。民族医疗工业的做大做强,需要一个强大的技术平台和资金平台。那种高价操纵市场的营销方式,完全是在破坏我们的医疗体系,蚕食民族医疗器械产业,这些进口医疗器械带来的高昂检验费用大大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107

好友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社区劳模

沙发
发表于 2003-9-23 16:45:53 |只看该作者
这些不是大多通过招标采购的吗!
e-mail:ctcitc@163.com;QQ:758466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4

积分

圣骑士

板凳
发表于 2003-9-24 09:05:29 |只看该作者
是存在这样的现象,招标时,很多医院都盲目希望采购进口设备,其实也是满不公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107

好友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社区劳模

地板
发表于 2003-9-24 09:48:48 |只看该作者
那就是招标不公平了!
e-mail:ctcitc@163.com;QQ:758466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4

积分

圣骑士

5#
发表于 2003-9-24 15:19:13 |只看该作者
业主在评标委员会中一般都是主任评委,有什么办法呢,我觉得这个问题是需要纠正国人的心态的问题,和招标无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107

好友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社区劳模

6#
发表于 2003-9-24 15:49:48 |只看该作者
那就是招标公司的不对了,业主不能做主任的。
e-mail:ctcitc@163.com;QQ:758466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骑士

7#
发表于 2003-9-27 10:25:22 |只看该作者

“八大诉状”上书发改委 医疗器械商直指跨国公司“超国民待遇”

令主办单位始料不及,一场医疗器械行业抗“非典”工作座谈会竟演变为一场诉苦会、抗议会。而枪口是对准一个方向———跨国公司。
  7月13日下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这场会议变得空前活跃。沈阳东软医疗、北京万东医疗、北京航天长峰和深圳安科、深圳迈瑞等20多家国内医疗器械制造商把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多年来外资品牌持续垄断着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国内厂商认为,阻碍其前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进口医疗器械产品享有的“超国民待遇”。他们列举“八大诉状”,强烈呼吁取消这种“超国民待遇”。
  由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举办的此次会议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国家药监局等国家部委官员。据称,此“八大诉状”被列入会议纪要,各大代表均签了字,将由协会形成正式文件后,快速呈交国家发改委、国税局、卫生部及财政部等部门。

  “八大诉状”
  据科技部一份报告显示,国内医疗设备市场基本由跨国公司占有。譬如磁共振,中国现有装机总量700多台,3/4是进口产品。与磁共振类似,至少在10多个领域,进口产品持续垄断市场。2001年中国医疗器械、设备进口额比上年增长44.34%,其中,CT扫描机进口755台,同比增长27.8%;磁共振成像装置进口171台,同比增长84.84%。
  这令2900多家大小医疗器械商心病愈发严重。他们一致认为,对外资品牌一边倒的政策构成对国产品牌的歧视,再加上地方利益驱使,令本不强壮的他们雪上加霜。
  首先遭受抨击的是进口税收政策。
  与会的江苏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袁英涛对记者直言不讳地说,国家对部分进口产品减免税收,导致双方竞争力严重失衡。由于国家规定,被用作“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的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可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购买国内产品则没有此优待。因此,许多医院和经营性机构纷纷“打着各类教学科研旗号进口这类产品”,而不愿买国产货。
  这些产品包括CT在内的10多项医疗设备及器械,在“科研和教学”名义下,被免去6%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比如一套1.5T超导磁共振进口价格约150万美元,以这些名义减少至少23%的税收约35万美元。
  郑全录教授称,2001年进口的171台磁共振,至少有70%约100多台是以这些名义进口的。
  另一方面,由于国产大型CT、磁共振等产品,除核心技术自主开发外,其他涉及的大部分零部件依靠进口,有时涉及上千种。据郑称,CT整机进口关税为6%(未来将降至4.5%),而进口部件的关税却高得多,如CT中的电机进口关税为35%。如此,以低成本为竞争优势的国产品,优势几近丧失。
  医疗机构收费双重标准,被国产商视为第二大诉状。
  此次北京会议,上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与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两大呼吸机生产商,同时还生产麻醉机。在非典期间伴随进口产品,呈现销售猛涨。但他们担心非典后重现低谷。
  上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销售科顾科长指出,浙江的卫生部门实行的收费标准是,进口呼吸机每小时收费是国产品的至少1倍,进口麻醉机的收费,则有的是2倍甚至3倍,如一次国产品的检测收费80元,而进口的可能是150元、200元甚至300元。
  双重收费标准全国各地非常普遍。例如,天津物价局和卫生局联合制订的《天津市各级医疗机构收费标准》明码标价显示,核磁共振(MRI),国产仪器检查一次收费630元,而进口仪器收费945元。
  由于使用国外仪器所收取的费用是同类型国产仪器的1.5-2倍,医院就更不愿买国产设备。
  而医院的态度,则又造成另一种连锁反应。在一些招标条款中,医疗机构要求“必须为进口设备”、“某部件必须为进口产品”,或通过某参数或某商务条款设定国内产品不能投标等,即执行《招投标法》设置歧视性条款,此为第三大诉状。另外,不能按“低价中标”的原则来选择中标单位,令招标形同虚设。
  为中国引进先进技术产品的外国政府提供贷款,也令国产商耿耿于怀。这些与会企业抱怨,进口的产品可以使用国外政府低息长期贷款进行销售,且买方当地财政又给予贷款担保,而国产品则没有相关的政府、银行相应支持。
  在多重压力下,国产商是举步维艰。与会企业代表抱怨说,“何止八条诉状,列举几十条都不为过。我们现在关心的是,什么时候会站在同一起跑线?”

  何时解忧?
  但是跨国公司对此却另有看法。针对国内厂商的抱怨,一家欧洲著名生产商说,“我们怎么会站在同一起跑线呢?我们发展多少年,他们发展才几年?”
  对此,今年3月刚刚履新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姜峰博士表示,“当初为鼓励进口,改善医疗技术条件,国家采取系列优惠政策,但现在这些政策似乎又反过来对崛起的国产商造成了不合理的竞争。”
  科技部高新司司长李健指出,我国目前在医疗器械领域共制定89项国家标准和471项行业标准,其中等同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只有109项,仅为总数的1/5。由于技术标准落后,就贸易技术壁垒而言,在数字化医疗设备领域我国几乎处于不设防状态,这令国外产品甚至二手设备可以长驱直入。
  卫生部一项报告显示,目前全国有二手CT机达1800多台,约占CT机总数的1/2,全部为进口产品,其中多数运行状态堪忧。
  相比之下,美国、日本及欧洲均建立了自己的标准和认证体系,相关进口产品的论证历时1-2年,这客观上延缓了国外产品进入其国内市场的速度。
  经过十多年发展,国内大型医疗器械迅速崛起,有的甚至可以与进口产品分庭抗礼。在大型CT、磁共振、X线机、超声等系列研制和生产,东软改变了过去由美国GE、德国西门子、荷兰飞利浦和日本东芝、岛津、日立等六大巨头把持的格局,跻身为全球第七,而且在多排CT上,一举甩掉岛津、日立,位列第五。
  科技部高新司司长李健认为,现在是迫切需要改变市场政策环境的时候了。据他称,这种现象已引起国务院高层重视。
  但江苏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袁英涛表示,“这些问题肯定需要解决,但近期能否解决我不乐观。”
  姜峰认为,在继续扩大吸引外资、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同时,如何不伤害国产商利益,在政府采购、人才政策、研发投入、标准制定等方面制订怎样的政策,需要再三权衡谨慎行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禁止发言

8#
发表于 2003-9-29 22:51:3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本头像不代表个人政治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11-26 03:10 , Processed in 0.0791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