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8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华北大,你留给了国家什么?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骑士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10:48: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国家养了这帮不孝子女,长大了弃母!回头再来帮着老外来跟国企竞争,来挖国家的墙角!最可悲的是,周围的人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们,他们好像真的衣锦还乡了。


  2000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有2154人,研究生1596人,这些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751人,大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其中有587人同时选择了美国,比例高达78%。


  2001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2217人,研究生2002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83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接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国,比例接近87%,比上一年增长了9个百分点。这一年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毕业32人,直接出国留学的达28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15人,出国人数达13人,比例接近90%。


  在拿到这组数据之前,北京大学教务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北大出国留学人员的统计数据是不会向外公开也从来没有向外公开过的。


  2002年4月5日,记者冒雨赶到了北京大学派出所办公室,门上贴着一张白纸:有事直接推门,不用敲门。进去之后,看到仅有的两个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交取表格、办理手续的人进进出出,电话铃声响个不停。办公室负责人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抽空说:"这段时间是办理出国留学手续的高峰期,北大学生申请出国留学被拒绝还是很少的,今年截止目前为止,出国留学的人肯定比去年还要多。其中大部分出国留学是自费的。"


  清华大学对于出国留学人员的统计数据讳莫如深,记者曾多次向清华有关部门索要相关数据,得到的回复是:这些数据没有得到教育部批准,不能随便向外界公布。但是来自新华社的数据表明:1998年,清华大学毕业生直接申请出国留学的为760多人;1999年为960多人;2000年更是突破千人大关,达1120多人;2001年继续保持在千人以上,而且每年都是持续增长的势头。


  据北大一些老师和学生说,北大文科出国的学生少一些,理工科毕业出国的学生就非常多了。比如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一直是出国比例比较高的的学科,如上文提到的,几乎全班学生都出国的现象也并不罕见,因此在美国举行同学会也就很自然了。


  在北大、清华出现了同样的现象,就是很多学生在大二、大叁的时候不是去上基础课而是手里捧着新东方的"红宝书"准备"寄托"(GRE和托福)考试。


  当记者走出北大校门时,碰见一群来自四川某中学度春假的中学生,尽管天上细雨靡靡,却丝毫没有降低他们的热情。他们争先恐后地在北大西门那座古香古色的门前留影。一个女孩子兴奋地对给她拍照的同学大声叮嘱,一定要把"北京大学"四个字拍进去,记者看见,他们的眼神中迸发着激动。


  北大、清华对于这些中学生来说,简直就是高高在上的圣坛,这里寄托着他们的希望和梦想。但是一旦梦想实现,当他们真正迈进这座大门的时候,为什么他们的"寄托"目标就迅速变成了遥远的大洋彼岸的那些国家?难道这里仅仅是他们实现跳跃的一道龙


  门?


  不回国的理由


  为什么出国留学?学生们的理由充分得似乎无可辩驳,"国内技术水平低,试验设备差,研究环境不好。"


  的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们的学术水平和学习研究的环境确实无法和诸如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相比。不过出去的学生大部分乐不思蜀又如何解释呢?


  《中国青年报》曾经在清华校园做了一个随机采访,被采访的18位清华学生中,明确表示希望出国深造的有14位,另外4位视情况而定。在被问到是否会回国时,表态坚决回国的只有3位;还有3位说现在是倾向于回国的,但不敢保证以后会有什么变化;表示要看情况再作决定和不打算回国的各有4位。


  其实,很多人在出去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不再回来的准备。


  另据统计,在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中,有一半以上是自费出去的,而学成回国的人员不到1/3,其中自费留学生回国率只有4%左右。绝大多数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是靠奖学金自费留学的。如果按照上述比例推算,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黄鹤一去不复返。


  为什么不愿意回来?国内的发展条件不好、体制不健全、国内的薪资待遇不高、国内的政策不够有吸引力……同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起来,上述理由的确成立。


  如果按照个人效益最大化的选择,他们的确实现了个人效益的最大化。但是,也正因为上述的种种原因,我们才更需要一流的人才投入到社会各个行业中,以改善现状,从总体上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北大、清华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和培养的大学,拥有全中国一流的师资和教学环境、设备,是国家最宠爱的两个孩子,但现在最宠爱的孩子尚不思回报国恩,我们又怎能对别的孩子有更高的期望?


  记得上次采访北大文化产业研究所的叶朗教授时,他引用老子的话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意为我们的根基在中国,鸟飞得再远再高,最终应该还是要飞回来。


  三年十八个亿,收获了什么


  从1999年起,为了支持北大、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国家分叁年累计单独给北大、清华各拨款18个亿。18个亿,虽然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需要的资金可能还差得很远,但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绝不是一笔小数目。正如北大校长许智宏所说:"国家给了北大和清华18个亿,的确是一笔很大的投入。"这是一种额外的投入、是一种特别的预算。


  按正常的拨款模式,北大、清华所得到的资金已经高于一般院校了,再加上这种政策倾斜,中国其他那些高校看来再急追慢赶,也无济于事,更遑论能够和北大、清华一争高下了。


  所有的现象和数据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铁的事实,那就是:国家对北大、清华十分重视和关照,为了把北大、清华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不惜厚此薄彼。


  为什么?


  因为中国处在一个经济发展的快速成长期,急需大量优秀的人才投入到各行各业中去,尤其是大批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但是18个亿和更多的投入之后,我们却惊异地发现,原来我们是在为他人做嫁衣--一流的人才,尤其是一流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大量地出走,而且是急不可耐地出走。花越多的钱,师资力量越强,教学环境越好,也恰恰为他们出国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清华的一位学生颇有感触地说:"能在本科毕业时出去,就不要在本国读研究生。"在北大、清华,本科毕业直接出国的学生比例比研究生还要高很多。


  "事实上,美国的留学政策、奖学金政策就是要中国本科生去读研究生。"新东方的出国留学专家、副校长徐小平在一次留学讲座上这样说。北大的一位教授也承认,之所以北大一些物理、化学专业的学生去美国留学的比例比较大,是因为美国这方面人才紧缺,因此这方面专业的学生申请赴美留学也比较容易一些。


  即使是没有出国参加就业的学生,也还有很大一部分流入了外企。原因是一样的,因为外企,尤其是那些着名的跨国公司,他们的待遇要远远高于国内的企业。


  于是一批批人才就这样流失了,前赴后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辛辛苦苦挖坑种树,施肥浇水,可是等到要收获果实的时候,我们却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毫不费力地就把果实摘走了。


  是国内真的没有这些人施展拳脚的环境和战场吗?


  一样的环境,一样的政策,一样的体制,我们却同样看到了大批成功的人士、成功的企业在国内驰骋疆场。同样的条件下,为什么这些人才能够适应,而那些流失的人才却不能?相反的,尽管也有大批黄鹤一去不复返,找到了他们认为更好的土壤,但是又有多少黄鹤在异地他乡"鹤立鸡群",作出一番丰功伟业了呢?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国内目前在吸引出国留学人才回国方面的确做得还很不够,国内的一些体制也的确还有待完善。但是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政策、体制、环境也都是逐步发展、改进和完善的,为什么我们的一流人才没有耐心和信心融入到这个过程中来呢? 国家养了这帮不孝子女,长大了弃母!回头再来帮着老外来跟国企竞争,来挖国家的墙角!最可悲的是,周围的人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们,他们好像真的衣锦还乡了。


  叁年十八个亿的投入,这是北大、清华享受的特殊待遇,但是在高投入的同时,我们是否得到了高回报?北大、清华最优秀的人才究竟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骑士

沙发
发表于 2005-11-2 10:48:39 |只看该作者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自大学组织诞生以来最为重要的一场变革,如何平衡社会的功利目标和大学文化使命的关系,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文化


  从恢复高考初期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如今70%以上的高考升学率在一些城市已不鲜见,伴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型,大学也逐渐由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


  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文化建设将在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发挥对社会文化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等,都成为当代大学无法回避的课题。


  日前,在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大学文化高层论坛”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大学、元智大学等高校的50余位知名专家和学者纷纷指出,在高等学校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的过程中,大学文化建设应以更积极的姿态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大学文化建设面临考验


  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动力不足,“懒、松、散”,在部分大学生群体中间早已司空见惯;个别高校教师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忙于“赶场”,却对承担的教学任务应付了事……高校中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使得大学文化建设的紧迫性越来越受到高校领导者和相关专家学者的关注。


  “当代大学正面临着都市化、市场化、功利化、教育大众化的多重压力,大学文化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的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普遍认同。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导致大学逐渐转变为公众机构,这是自大学组织诞生以来一场最为重要的变革。特别是在全球化、市场经济、行政体制、大众文化等的挑战和考验面前,如何重新认识当代大学的使命和精神,如何利用民族的传统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如何平衡社会的功利目标和大学文化使命的关系等问题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


  学者普遍认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中,许多大学积累了自己独立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在当今时代,大学正面临着新的多重考验。


  原台湾大学校长孙震介绍说,台湾上个世纪90年代的教育改革主张从教育松绑、个性教育、畅通升学渠道、提升教育品质和终身学习5个方面推动台湾的教育改革。计划付诸实施10年来,获得一些收效,但同时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出现了教育品质低落、学生水平下降、学术功利化等现象,这与大学文化精神的缺失不无关联,因为此前台湾的教育发展都是与经济发展的功利目的相配合的。


  大学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


  全球化、市场化趋势的加强在不可避免地带来学术功利化和学术浮躁的同时,也强化了大学文化的多元趋势,给了当代大学更为广阔的文化建设空间。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在谈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时明确指出:“大学应该有一种精神,应该有一种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使得人们能在这里探求真理,使大学能够通过不断的知识创新和理论创新去引领民族精神。”


  全国高教研究会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轮值主任赵存生教授告诉记者,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密切相关,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相异相生的格局,这种格局对大学的文化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文化应该把民族文化和繁荣世界文化联系起来,既要繁荣自己的民族文化,又要充当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和融会的桥梁。”原北京大学副校长王义遒则认为,大学文化的性质应该具有包容性,在多元的世界上,交流是发展的基本条件。


  不能沦为“失根的兰花”


  “真正的大学应该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以此作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全国高教研究会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王冀生指出,这样的大学应具有拥有专业知识的学术人员,以传播和创造文化为己任以及以文化为主导的机制。


  作为大学精神的主体,大学在创建适应新形势的大学文化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成为与会学者的一个共识。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岂之主张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充分挖掘现有的思想文化资源,推动大学成为人文精神的研究者、继承者、发扬者和传播者。北京大学金顶兵博士则认为,大学文化建设应该包括大学自身组织文化的建设和整个学术系统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建设,仅仅依靠个别大学的努力是不够的,大学还必须参与整个学术系统的文化建设之中。


  “21世纪华人地区的高等教育,应厚植学生的民族文化根基,使大学生免于在全球化的巨流中,沦为‘失根的兰花’而随波逐流,失去自我的文化认同。与之相适应,大学也应该从功利性的思维中挣脱出来,回归教育的本原目的。”这是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黄俊杰心目中理想的大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12-1 17:20 , Processed in 0.07333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