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0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利用评委身份“卖”高分 合肥招投标中心涉贿窝案中又一专家受审【转帖】

[复制链接]

435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6:38: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利用评委身份高分 合肥招投标中心涉贿窝案中又一专家受审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 2009-08-26




  近日,涉嫌受贿、利用评委专家身份在招标中高分的合肥招投标中心聘用专家之一谭燎原,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接受审判。


  据了解,谭燎原原是安徽国祯环保设备制造厂(原安徽省电梯厂)电气工程师,他是涉贿窝案中最早接受康力电梯公司贿赂的专家,可谓该公司打开的第一个缺口


  谭燎原在康力公司参与竞标的和平家园、世纪阳光花园、合肥科技实业园、滨湖和园、滨湖家园等项目中,先后5次为该公司打高分,并在事后收取现金、购物卡等好处。另外,他还接受了康力公司的多次吃请,并热心帮助该公司跟其他评审专家牵线搭桥。根据公诉机关的指控,谭燎原从康力公司拿到的财物共计19960元。


  有关专家称,随着谭燎原的受审,合肥招标专家系列窝案中的生意经基本暴露在阳光下,这对于保障合肥市招投标市场的纯净具有典型意义。


  招标专家身陷利益漩涡



  据了解,为了确保招标、投标都能公平、公开、公正,从2006年起,合肥市对招投标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招标投标统一监管、统一运作,预防和遏制重点领域商业贿赂等腐败现象的发生。


  专家受贿窝案浮出水面,源于去年4月合肥市纪委的一次调查,牵出了这条暗藏地下的利益链。调查人员称,像这样有7名专家涉嫌犯罪的案件,在合肥招投标中心尚属首次。


  调查发现,这些专家都是以打高分开后门的方式,帮助投标公司中标收受贿赂。在这些涉贿专家中,收受感谢费最多的有6万元,最少的也有1万元。


  为了一点甜头将自己送上被告席,7名专家均表示懊恼不已,此前已出庭受审的孙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在最后陈述时忏悔道:由于是熟人搭桥,抹不开面子,又能得到好处便答应了,在评标中为请托的投标公司打了高分,最终促使请托公司中标。


  制度漏洞暴露灰色地带



  据孙某介绍,每次参与投标的专家评委并不是早就准备好的,而是在每次评标前半天,由电脑从专家库中随机抽选,然后再语音通知入选的专家,以防止评估专家在评标时进行权力寻租。自己知道选为评估专家也只是参与评估前一天的事情。


  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投标的企业是如何联系并买通这些随机抽出的专家呢?


  另一涉贿专家揭开了谜底。他告诉记者,虽然通知参与评估专家的时间很紧迫,但是合肥的业内圈子就那么大,大家都彼此熟悉。只要投标企业联系到其中一名专家,就能顺藤摸瓜找到其余专家。即使企业联系不到专家,也可以通过类似于商业间谍之类的人,专门负责打听联系专家。


  在悔罪的同时,孙某在法庭上还建议,为了防止这些灰色地带的泛化,堵塞制度的漏洞,应当对评分机制进行改变。他说,由于评标一般都有几个评估专家一起打分,所以可以采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那么作弊的可能性就会小得多。这样一来个别专家给某投标公司打高分,并不一定会让该公司中标。


  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为了防止招投标领域权力滥用行为的发生,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以期严把招投标评估关口。如为提高评标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合肥招投标中心建立了专家门禁系统、自动语音通知系统和音视频监控系统。进入评标区的专家都要把通讯工具交由专人负责、集中保管。招标中心对专家评委抽取结果实行密封打印,专家只有进入评标现场才能知道今天的任务。甚至还邀请纪委、检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社会特邀监督员,对招投标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督,增加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


  这些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但还应进一步加强对评估专家的有力监督。相关专家指出,一些条目规定只能对专家犯罪起到预防作用,或是更侧重于对招投标的宏观监管,对专家监督的缺失,导致一些投机企业选择这类人群为走捷径的突破口。而且,评估专家的工资不高,回报率低,企业感谢费的诱惑往往会使专家迷失方向,身陷金钱陷阱。


  建立招投标过程审查机制



  某一领域的专家就那么几个人,只要哪位被聘为专家就会很快成为攻关对象。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不法者对涉及投标领域的专家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采取放水养鱼的办法拉拢专家,平常进行感情投资,中标后及时兑现感谢费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甚至关键时刻的危机公关也早有了预案。这位业内人士说,评标中出现专家分差异常并不鲜见,但由于没有审查和纠正机制,即使大家明白其中奥秘,往往也只能听之任之。他认为,孙某建议采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以减少作弊的可能性,值得重视。但他还认为,建立完善的审查制度十分必要,对于评委分差达到一定幅度的自动启动审查机制,中止继续评审启动审查。如发现异常或引发异议,但又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串通的,可以建立无过错退出机制,这样应当可以纠偏潜规则,削减投标者放水养鱼的效果和热情,切断招投标业已形成的链条。


  合肥市招标投标中心在其网页上表示,为了加强对评估专家的监控,加大预防评估专家犯罪的力度,今年7月,中心特地制作了评估专家廉政承诺书,并制定了评估专家在评标过程中的各项须知。针对问题和不足,通过制度建设堵塞存在的漏洞,把具有合肥创新特色的招标投标统一市场管理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来源:法制日报  


    保存时间:2009/8/26
    原标题:中国招标投标协会
http://www.ctba.org.cn/list_show.jsp?record_id=1162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沙发
发表于 2009-8-26 17:37:02 |只看该作者
[s: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111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招标师徽章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板凳
发表于 2009-8-26 17:52:36 |只看该作者
不禁使我们想起总版主的还定标权于招标人的贴子,通过这是否就可以解决问题呢?还是走上越来越麻烦的评标制度呢?
请访问我的专栏:https://www.zhihu.com/column/c_13695202689525596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74

好友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地板
发表于 2009-8-28 07:54:34 |只看该作者
老朽曾说过,在同样的背景和条件下,最容易腐败的是随机抽取的评标专家。
老朽的邮箱: laochan2006@163.com 钱忠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8-8 18:24 , Processed in 0.0751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